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四海

作品数:2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隐喻
  • 4篇伦理
  • 3篇信任
  • 3篇隐喻观
  • 3篇哲学
  • 3篇主义
  • 3篇罗蒂
  • 2篇第二自然
  • 2篇多德
  • 2篇信任文化
  • 2篇亚里士多德
  • 2篇用法
  • 2篇真理
  • 2篇认知性
  • 2篇认知隐喻
  • 2篇上帝
  • 2篇实证主义
  • 2篇自然主义
  • 2篇威尔第
  • 2篇文化

机构

  • 25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5篇陈四海
  • 2篇郝如意
  • 1篇程秀波

传媒

  • 4篇科学技术哲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哲学动态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师范高等...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采和罗蒂的隐喻真理观之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尼采和罗蒂都是西方知识论传统的批判者,都否认存在与价值无涉的客观中立的知识;但同时尼采和罗蒂具有不同的哲学气质。他们在哲学上的共性和差异典型地表现在对待隐喻和真理关系的不同态度上:尼采从真理的隐喻起源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为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幻觉;罗蒂则认为隐喻虽不是真理的承担者,但却是真理的候选者,能够通过字面化的过程获得真理,这不仅是知识更新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罗蒂用实用主义的乐观主义改造了尼采意志主义的虚无主义,从而使得隐喻和真理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陈四海
关键词:隐喻真理
论I.A.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观被引量:1
2014年
I.A.理查兹在意义语境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相互作用观。理查兹认为语词不是自足的意义载体,因而隐喻不是语词层面的偏离和替代,而是语句层面所喻和能喻相互作用的结果。理查兹的相互作用观使得隐喻摆脱了传统修辞学的束缚,肯定了隐喻的非修饰性、不可转释性及其在科学和哲学话语中的普遍存在。理查兹认为隐喻研究的目的不是准确揭示隐喻的运作机制,而是提高人们运用隐喻的能力。他为隐喻研究所提出的诸种戒律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陈四海
关键词:隐喻相互作用
布莱克的模型理论与科学研究
2013年
布莱克把模型分为比例模型、类推模型和理论模型三类,比例模型的逻辑基础是同一性,类推模型和理论模型的逻辑基础是同构性,理论模型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原型进行隐喻性描述的研究方法。布莱克对社会科学研究滥用数学模型提出了批判,认为:数学模型并不具有因果解释效力;理论模型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理论模型和科学知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理性的关系;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基础就是我们假定在模型和所应用的对象领域之间存在的同构性。布莱克的上述论证最终使得理论模型在自然科学研究的逻辑中占有一席之地。
陈四海
关键词:隐喻同一性同构性
认知隐喻视野中的亚里士多德隐喻观被引量:2
2013年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有两个无法逾越的二分和对立,即必然性知识和基于或然性的其他话语体系的区分,以及语言的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把隐喻置入或然性的话语体系中,切断了隐喻和知识的联系,并且将隐喻与语言的常规用法对立起来。当代的认知隐喻观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二分,肯定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以及其与知识表述的密切关系。
陈四海
关键词:必然性或然性非常规用法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的雄辩与事实被引量:1
2012年
雄辩和事实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并不是相互竞争的二元关系,雄辩和事实加在一起共同作为竞争关系的一端,竞争关系的另一端是虚假和非正义。亚里士多德使得雄辩和事实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共生和依赖关系,从而使得修辞学摆脱了柏拉图的批评,推动了修辞学的制度化和合法化。
陈四海郝如意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雄辩三段论归纳法
麦克道威尔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疏论
2013年
从中世纪隐秘的自然观向现代科学的自然观的转变是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科学把自然描绘成由因果律支配的领域,由此造成了人的机体和心灵、理性和自然的分裂。麦克道威尔的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试图通过对感受性的概念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性的论证,来说明由于自发性的卷入,我们的自然和动物单凭本能获得的自然相比是独特的,但是自发性是通过教育进入我们的生活的,是和感受性一样自然的潜能。第二自然是人类唯一拥有的自然,我们拥有理性但仍在自然之中。
陈四海
关键词:感受性第二自然
认知隐喻视野下的中世纪隐喻观
2013年
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隐喻的研究背景从修辞学的风格修饰学转换到了基督教的圣经解释学,在这个话语转换中,信仰取代事实成为隐喻的边界条件,隐喻仍然不是自主的话语体系。但中世纪的神学家揭示了隐喻对文本理解的重要意义,并且指出隐喻理解需要建立在语言之外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对相互作用理论的预示。此外,中世纪神学家还肯定了隐喻作为真理之媒介,以及隐喻可以通过向字面意义的转化最终用于知识陈述。
陈四海
关键词:隐喻上帝真理
克尔凯郭尔反讽思想的伦理意蕴被引量:2
2020年
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一种言说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态度,一种世界观。反讽对现实的有效性进行批判和解构,可以打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主体的自由。但是,在否定特定时代的文化和道德规范有效性的过程中,反讽有潜在地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克尔凯郭尔认为,反讽并不必然与真诚相悖,我们可以通过驯服反讽,消除反讽的危险,反讽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人生和道德生活的重要前提和起点。
陈四海
关键词:反讽真诚相对主义道德生活
论詹姆斯关于宗教的家族相似说
2007年
詹姆斯的宗教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捍卫个人信仰的合法性和自由,其次是应对现实的宗教信仰危机,最后是试图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宗教科学来一劳永逸地结束宗教纷争。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他的反本质主义的个人宗教观。
陈四海
关键词:家族相似信仰危机
从理性主体到伦理主体——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思想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后现代主义对主体地位和认识能力问题的讨论采用了否定、解构和怀疑的方式,对于主体问题的研究是贯穿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思想研究的主线。福柯认为主体在不同的真相游戏中建构自身不同的地位,现代社会中的主体是被权力“塑形”的主体。通过考古学和谱系学的方法对所谓的理性主体、权力主体和伦理主体进行了逐步深入地考察,福柯发现隐藏在主体之后的话语、知识和权力对主体的构序作用。相对于马克思的主体解放之路,福柯的主体研究仍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陈四海韦宇婷
关键词:福柯后现代权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