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波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论信用道德选择被引量:5
- 2003年
- 主体的信用道德选择受制于利益、环境和制度诸因素。利益是信用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肯定和尊重主体的个人利益,信用道德之义务要求才会为人们所自觉覆行。因此,信用道德选择需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德行与幸福相一致的正义的社会道德环境。在现代社会,只有法律才能为信用的道德选择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 程秀波
- 关键词:道德环境法律制度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生态伦理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伦理问题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社会历史、经济发展、制度设计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国有企业一直以追求高利润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目标,而较少关注其自身的生态伦理责任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有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有效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国有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缺失的原因、规避由于国有企业生态伦理缺失带来的风险以及重塑国有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建设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程秀波张金金
- 关键词:国有企业生态伦理社会责任经济全球化
- 道德法律化的根据与界限被引量:18
- 2005年
- 道德的法律化是道德与法律关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道德的法律化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有着学理上的根据。同时,道德的法律化又必须受到应有的限制。既不能不区分道德的性质盲目地实施道德的法律化,也不能不顾道德与法律各自的特点,把所有的道德要求都直接移植为法律。
- 程秀波
- 关键词:道德法律道德法律化
- 伦理的制度化及其限制被引量:14
- 2001年
- 伦理和法律制度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模式 ,在实践中需要相互支撑。伦理与法制制度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现代转型 ,使伦理的制度化成为必要和可能 ,同时也决定了伦理制度化的基本界限。伦理的制度化、法律化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过分的制度化 ,既会侵损道德 。
- 程秀波
- 关键词:伦理法律制度伦理制度化道德
- 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0
- 2003年
- 只有以生态伦理为指导 ,通过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才能真正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
- 程秀波
-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文明人类中心主义
- 火车票“实名制”的制度伦理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火车票实名制之争本质上是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标准的争论。实名制体现了民众对于平等的公平购票权、乘车权的伦理价值诉求,具有时代的价值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实名制价值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各种现实条件的改善与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实名制的现实合理性基础是其价值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统一。
- 程秀波郭献明
- 关键词:实名制伦理诉求
- 也谈冯友兰的“接着讲”
- 2009年
- 冯友兰曾多次声明,他的哲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的理学,大小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因此,冯友兰所讲的接着宋明理学讲,应该理解为主要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不能理解为只接着程朱理学讲。实际上,冯友兰的"接着讲"不仅仅是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且是融合了古今中西的"接着讲"。
- 程秀波于建东
- 关键词:接着讲道体觉解实在论新实在论
- 略论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并存的样态,居于主流地位的则是源于西方近代且在现代不断得以强化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虽然对于人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极大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也造成人的需要的严重扭曲、人及其消费的异化,以及伴随生态危机而来的人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鉴于此,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必须实现生态化的转型。当代社会既具备实现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型的认知、价值和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 程秀波郑园园
-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生态危机生态化转型
- 道德的特性被引量:1
- 2007年
- 程秀波
- 关键词:道德现象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伦理学
- 道德与信用被引量:3
- 2003年
- 程秀波
-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道德理论道德建设信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