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如
- 作品数:67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190抗原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994年
- P190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基因的3个保守区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GEX-2T连接,经双酶切鉴定后转化感受态JM109大肠杆菌进行高效融合表达。
- 杨树桐潘卫庆邓海琳陆德如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表达
- 生物医药发展的新机遇
- 1996年
- 由于利用生物技术能有效地研制出对付各种“不治之症”的新药,它正吸引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科学家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自七十年代基因工程诞生以来,差不多每5年就有一次重大突破。最近,由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大量应用,新的突破已明显可见,而且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更深刻。
- 陆德如
- 关键词:生物医药新药研制化学合成新药研究
-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被引量:4
- 2000年
- 用恶性疟原虫MSP1 3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 ,诱导产生体液 ,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 450作用下进行融合 ,获得了 2株能分泌抗恶性疟原虫MSP1 31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 9H9和 8A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小鼠腹水抗体滴度最高为 1∶1 0 0 0 0。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类鉴定 ,2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 ,此单克隆抗体与MSP1 31蛋白抗原有特异免疫反应 ,证明通过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可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 谢文凯钟平潘卫庆陈启宇汪群斌陆德如
- 关键词:DNA疫苗单克隆抗体
- 免疫毒素构建的现状及未来
- 1991年
- 导向药物或称免疫毒素,由导向系统与“弹头”两部分组成,它能高效杀死癌细胞,又对正常细胞有很小损伤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导向系统与“弹头”偶连时存在着药效明显下降、鼠的单克隆抗体对人有免疫原性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涉及免疫毒素构建中的一些迫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近来在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克服的办法和崭新的设计思路——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嵌合抗体。本文综述了构建免疫毒素所应具备的理想条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郭葆玉陆德如
- 关键词:免疫毒素
- 优化mRNA翻译起始区提高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E.coli中的表达被引量:4
- 1996年
-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 王易伦张平武戴建新郭瀛军陆德如
- 关键词:HGM-CSF集落刺激因子MRNA粒细胞巨噬细胞
- rhG-CSF cDNA高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 1997年
- 目的:构建一个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DNA的重组质粒。方法:利用化学合成引物,进行PCR,对人G-CSFcDNA5'AUG侧翼序列进行翻译优化突变。测序确证后,重组入表达载体pED,构建成质粒pED-GCSF,用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ELISA法定量测定rhG-CSF表达水平。结果:转染COS7细胞后48h收集的上清rhG-CSF表达量为52ng/ml,72h为230ng/ml,显示rhG-CSF获得了暂时性高表达。结论:pED-GCSF是一个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rhG-CSF的真核表达质粒。
- 陈坚曹韫旭陆德如
- 关键词:基因重组G-CSF多肽生长因子
- 伤寒─鼠伤寒重组株Vi4072的效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伤寒─鼠伤寒重组株Vi4072所产生Vi抗原以伤寒Ty2株所产Vi抗原作对照,通过ED50测定和小白鼠被动保护试验作了比较,结果表明Vi4072株Vi抗原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0136μg,Ty2株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0183μg,说明Vi4072─Vi对小白鼠的保护作用不低于Ty2─Vi。被动保护试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两种Vi抗原的免疫血清对小白鼠提供的保护作用相同。
- 沈玉霖张谦杜送田王秉瑞曹韫旭温肇荣陆德如
- 关键词:重组体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效力试验
- 恶性疟原虫3D7株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C-末端基因的全合成及其表达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获得大量构象正确的 3D7/MSP1 4 2重组蛋白进行疫苗有效性试验。方法 采用不对称PCR法拼接合成了 3D7/msp1 4 2基因 (12 0 2bp) ,用电穿孔法将合成基因导入毕赤酵母并进行诱导表达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按毕赤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重新设计并全合成了 3D7/msp1 4 2基因序列 ,该合成基因在毕赤酵母系统 (Pichiapastoris)中得到高水平分泌表达 ,产生全长重组蛋白。识别构象表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与该重组蛋白反应。结论 重新设计的基因能在毕赤酵母中高水平分泌表达 ,并产生构象正确的重组蛋白 。
- 张冬梅潘卫庆陆德如蒋立平
- 关键词:疟原虫基因合成裂殖子表面蛋白1
- 转译优化对EPO基因在COS7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 1994年
-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O-cDNA表达载体pCSV-EPO(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者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者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用ELISA法定量测量EPO表达水平,转染后48小时及72小时收集含pCSV-EPO(1)的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1580pg/ml及954pg/ml,而含pCSV-EPO(2)的上清则为25300pg/ml和17450pg/ml。这表明经优化起始序列的基因表达远高于未经优化的。
- 童涌周向军曹韫旭温肇荣陆德如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COS7细胞
- 恶性疟P190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学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三肽重复区基因,定名为P190TR。该基因片段经DNA序列分析鉴定后连接到改建的pGEX-2T表达载体BamHI和XbaI位点中,经鉴定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JM109(DE3)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得到高效融合表达,经一步亲和纯化后就取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用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动物亦产生P190TR特异性抗体。
- 潘卫庆杨树桐邓海琳陆德如
- 关键词:基因表达免疫学恶性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