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肉鸡
  • 2篇肉鸡养殖
  • 2篇屠宰
  • 2篇缺陷病
  • 2篇污染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抗体
  • 2篇鸡养殖
  • 2篇HIV感染
  • 2篇病毒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养殖
  • 1篇沙门菌

机构

  • 8篇周口市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鹤壁市疾病预...
  • 2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许昌市疾病预...
  • 1篇华县人民医院

作者

  • 8篇闫华伟
  • 2篇袁文清
  • 2篇张秀丽
  • 2篇左聪
  • 2篇郭晓玲
  • 1篇毛斐
  • 1篇张丁
  • 1篇张正尧
  • 1篇廖兴广
  • 1篇张冬民
  • 1篇炊慧霞
  • 1篇李艳娜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周口地区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调查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2008~2009年来周口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查体的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尿铅含量测定。结果 202名铅作业工人中38例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0.43~0.57μmol/L)属于铅中毒观察对象,49例尿铅≥0.58μmol/L,达到铅中毒水平。从事铅作业人员主要是20~40岁的青壮年。同时,铅作业工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结论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铅中毒发生。
孙俊闫华伟
关键词:铅作业工人铅中毒尿铅
2019年周口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周口市健康人群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抗体水平,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9年周口市健康人群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人群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IgG抗体阳性率A群为53.09%,C群为51.09%;男女之间A群、C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最高,0~1岁最低,各年龄组间A群、C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A=135.82,P<0.001,χ^2C=88.46,P<0.001);两个地区的A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沈丘县的A群抗体阳性率高于扶沟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周口市健康人群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阳性率均不高,应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并做好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闫华伟左聪张存良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球蛋白G
2011年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弯曲菌污染状况主动监测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中弯曲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肉鸡存栏量和屠宰量占全省60%以上的养殖场和屠宰场,在养殖环节采集鸡肛拭子,屠宰环节采集预冷后分割前鸡胴体,按照GB/T 4789.9-2008进行定性检测,按照ISO/TS 10272-3进行定量检测。对分离菌株用PCR方法检测HIP、CC和CL基因进行弯曲菌的复核。结果鸡肛拭子弯曲菌检出率为31.1%,胴体检出率为38.7%,仅检出空肠和结肠弯曲菌。鸡胴体弯曲菌污染严重,数量大于500 MPN/g的占75.7%。肛拭子和胴体的检出率随月份出现相似的波动。所有检出空肠弯曲菌均具有HIP基因,所有结肠弯曲菌均具有CC基因。结论弯曲菌在鸡胴体污染严重,活鸡携带弯曲菌是胴体污染的源头,屠宰过程存在严重的环境和交叉污染,建议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企业增强自律和食品安全意识,把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
张秀丽炊慧霞廖兴广郭晓玲闫华伟张丁
关键词:弯曲菌肉鸡养殖屠宰
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不同标本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研究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检验差错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腹泻项目监测检验工作的200例患者的1000份病原微生物标本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检验科实施腹泻项目监测检验工作后的200例患者及其1000份微生物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原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两组病原微生物检验误差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以及大便标本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误差率为8.80%低于对照组的1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泻项目监测检验措施可提高标本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闫华伟左聪张存良
关键词:标本采集
2014—2020年周口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周口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特征,为献血招募和降低经输血途径传播HIV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和核酸检测对献血者进行HIV初筛,有反应性者再进行确证,并分析不同特征人群HIV感染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404538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样标本中,HIV初筛有反应性202份,反应率4.99/万,确证阳性70例,阳性率1.73/万,2014—2020年反应率和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男性HIV阳性率(2.52/万)高于女性(0.50/万),初次献血者(4.63/万)高于重复献血者(0.58/万),献全血者(1.86/万)高于单采血小板者(0.29/万),18~30岁年龄组(2.93/万)高于其他年龄组,个体或职员(3.01/万)高于其他职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IV阳性合并感染梅毒7例(10.00%),合并感染丙肝2例(2.86%),合并感染乙肝1例(1.43%)。结论2014—2020年周口地区献血人群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感染人群主要是18~30岁、男性、捐献全血、初次献血、个体或职员及低学历献血者,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可有效减少经输血途径传播HIV。
朱岷高盼杨苹苹闫华伟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无偿献血输血安全
2016-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3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HIV感染情况
2023年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完善艾滋病检测策略和做好院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2021年周口市3家综合医院379311例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HIV抗体阳性率及其差异。结果379311例住院患者中HIV抗体初筛试验有反应者262例(6.91/万),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87例(2.29/万),2016-2021年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患者HIV阳性率(3.31/万)高于女性(1.20/万)(χ^(2)=18.436,P<0.05);已婚患者HIV阳性率(2.84/万)高于离婚/丧偶(1.61/万)、未婚(0.58/万)(χ^(2)=13.192,P<0.05);21~40岁组阳性率最高(4.91/万),不同年龄组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46,P<0.05)。87例HIV感染者分布于13个科室,不同科室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89,P<0.05);28例(32.18%)HIV感染者合并有HBV、HCV、梅毒双重或多重感染。结论2016-2021年周口市3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HIV感染者主要为男性、21~40岁,以感染科和心内科/心外科就诊者较多,双重或多重感染率较高。全面开展住院患者HIV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HIV感染者,获得HIV感染的医源性依据。
李艳娜袁文清刘晨晨朱岷张正尧闫华伟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住院患者HIV抗体
细菌性食物中毒采用大肠菌群测试菌片快速检测的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大肠菌群测试菌片快速检测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51份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疾控中心进行检验的疑似细菌感染食源性疾病对象,食具(63份)及食物表面样品(88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株制备不同稀释度菌液并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及测试菌片法检测最低检出限,以平板计数法为金标准,评估测试菌片法检测价值。结果测试菌片法10-6、10-7稀释度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均低于平板计数法,两种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计数法检测特异度96.77%、灵敏度96.63%、准确度96.69%、阳性预测值97.73%、阴性预测值95.24%,两种检测方式检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试菌片法检出限度更低且检测效果与平板计数法无明显差异,在食品及食源性细菌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闫华伟袁文清
关键词:食物中毒
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监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肉鸡产品销量占河南省市场60%以上的养殖场和屠宰场,于2010年6~10月份在肉鸡养殖环节采集成年鸡肛拭子、在屠宰环节采集鸡酮体按照GB4789.4-2010进行沙门菌定性或/和定量检测。结果共检测368只鸡肛拭子,沙门氏菌检出率8.7%;186份鸡酮体,检出率24.2%。鸡肛拭子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7、8月、鸡酮体检出率较高的月份分布在6、8月份;两类样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前3位一致,均为印第安纳、肠炎和哈达尔沙门菌。鸡酮体沙门菌污染量较低,91.1%在10MPN/g以下。检出沙门菌均具有invA基因。肉鸡胴体和活鸡肛拭子分离沙门菌均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活鸡肛拭子沙门菌较胴体沙门菌耐药严重。结论肉鸡沙门菌的污染取决于肉鸡携带沙门菌和养殖环境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并通过屠宰过程使污染扩大化和复杂化。宰后酮体鸡沙门菌的含量不高,但是沙门菌的存在将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分离沙门菌菌株耐药现象严重,提示政府要加大监测力度,养殖部门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张冬民张秀丽郭晓玲闫华伟毛斐
关键词:肉鸡屠宰沙门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