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俊斌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肠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肿瘤
  • 3篇肠肿瘤
  • 2篇旋毛虫
  • 2篇旋毛虫感染
  • 2篇直肠肿瘤
  • 2篇上皮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结肠上皮
  • 2篇结肠炎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4

机构

  • 9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杨平
  • 9篇钟俊斌
  • 7篇曹杰
  • 6篇李旺林
  • 6篇张通
  • 4篇王强
  • 4篇杨建荣
  • 4篇张伟健
  • 3篇孙政
  • 2篇魏建昌
  • 2篇肖焕擎
  • 2篇曾山崎
  • 1篇黄迪
  • 1篇兰平
  • 1篇陈华翠
  • 1篇王春冉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LF6蛋白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结果 KLF6蛋白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到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逐渐下调(85.7%、76.5%、43.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20,P<0.01);KLF6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2=0.13,P>0.05),与分化程度(2=4.04)、淋巴结转移(2=6.79)、TNM分期(2=6.16)有关(均P<0.05)。KL6表达阴、阳性患者血清CEA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KLF6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KLF6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节。KLF6可作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一个监测指标,长期的随访有助于评价手术疗效、是否转移和监测复发。
王强曹杰杨平孙政钟俊斌李旺林
关键词:KLF6结直肠癌癌胚抗原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免疫功能及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相关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术后免疫指标CD3^+、CD4^+、CD8^+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腹腔镜组免疫指标CD3^+、CD4^+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不仅对患者免疫功能损害较低,还较开腹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钟俊斌杨平孙政曾山崎黄迪魏建昌王春冉罗祖洋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术免疫功能
T细胞诱导的结肠炎中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对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 研究肠道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的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辅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每组n=5),观察多形螺旋线虫感染7d后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3、5、7d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CFSE的阴性率,判定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第7天时有螺旋线虫感染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黏膜固有层细胞浸润增多,结肠上皮破损增加,病理评分明显升高(5.20±0.84比2.00±0.71,P〈0.05)。感染3、5、7d后,感染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增殖均比无感染组明显增强,CFSE的阴性率升高[3d:(7.03±1.61)%比(2.32±0.62)%,5d:(55.05±13.41)%比(29.10±2.23)%,7d:(76.97±1.89)%比(43.87±5.56)%,均P〈0.05]。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的增殖有关。
李旺林曹杰肖焕擎杨平钟俊斌杨建荣
关键词:肠炎CD4阳性T淋巴细胞细胞增殖
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无瘤技术在5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59例中无一例手术死亡,58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直肠吻合术;1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失血量50~150mL,平均80mL;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20min;肠功能恢复时间12~48h,平均22h。术后无患者发生吻合口漏。未发生术后腹腔出血、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术后排便习惯改变,有便频、排便不尽感33例,3个月后上述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5~36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2例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无肺转移。结论无瘤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旺林曹杰张伟健杨平王强钟俊斌杨建荣张通
关键词:无瘤技术直肠肿瘤腹腔镜
旋毛虫感染对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T.spiralis)感染对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T.spiralis感染BALB/c小鼠。7 d后直肠灌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其后的0 min、60 min、120 min,分别检测小鼠血液中HRP的情况,尾静脉采血检测IgG1和IgG2a,随后处死小鼠,以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另外,以T.spiralis感染STAT6敲除小鼠,同前法一样操作,观察相同指标。结果:T.spiralis感染组结肠通透性明显增加,IL-4和IgG1明显增高,IgG2a明显降低(均P<0.05)。STAT6敲除小鼠实验,T.spira-lis感染并未导致结肠通透性的增加(P>0.05);与BALB/c感染组小鼠相比,STAT6敲除感染组小鼠IL-4明显较低(P<0.05)。结论:T.spiralis感染能够导致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的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IL-4的分泌来实现的。
李旺林曹杰张伟健杨平钟俊斌杨建荣张通
关键词:旋毛虫结肠上皮白细胞介素4
非编码RNA在胃肠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lncRNA)在胃肠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明确lncRNA以及同源基因HOXA远端转录本(HOXA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a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本研究为大鼠试验,于2022年4—12月选择100只成年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长期喂养高硝酸盐食物,形成胃肠肿瘤后,进行胃癌手术或者结肠癌手术,探讨非编码RNA(non-coding,ncRNA)在胃肠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表达能力对比,基于表达能力的不同,对比胃肠肿瘤大鼠的生存时间,最后对比RUNX1-IT1与Lv-NC细胞迁移增殖能力。结果lncRNA及同源基因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结果中,HOTTI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3.99±1.05),在癌旁组织的表达为(3.5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P=0.021)。HOTTIP与GAPDH的引物都表现为单峰,有着较高的特异性;lncRNA及其同源基因在胃肠肿瘤预后中,使用Kaplan-Meier对预后与基因表达关系进行的研究中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迁移实验及增殖实验中Lv-RUNX1-IT1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都有所降低。结论非编码RNA在胃肠肿瘤微环境当中,可有效抑制胃肠肿瘤细胞表达,对大鼠生存时间未造成较大影响,Lv-RUNX1-IT1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有所降低。
钟俊斌魏建昌王强杨平张通陈华翠
关键词:非编码RNA同源基因胃肠肿瘤免疫细胞
小肠旋毛虫感染对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T.spiralis感染对小鼠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E—cadherin)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BALB/c小鼠和STAT6基因敲除(Th2缺乏)的STAT6-/-小鼠,分为T.spiralis感染组和无感染的对照组,每组中BALB/c小鼠和STAT6-/-小鼠各5只。感染7d后直肠灌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灌注后0、60和120min分析小鼠血液中HRP水平以检测结肠通透性;随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分布,Westernblot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IL.4的表达。结果感染组BALB/c小鼠血清H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血清H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BALB/c小鼠感染组结肠上皮细胞中E.cadherin均位于细胞质,而在对照组中位于细胞膜;同时,感染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中E.cadherin的分布和表达均无明显变化。BALB/c小鼠感染组肠系膜淋巴结IL。4水平为(193.0±12.5)ng/ml。明显高于BALB/c小鼠对照组和STAT6-/-小鼠感染组[(21.0±2.3)ng/ml和(15.0±3.1)ng/ml;均P〈0.05]。结论T.spiralis感染能够导致小鼠结肠上皮E—cadherin分布和表达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的分泌来实现。
李旺林曹杰兰平杨平钟俊斌杨建荣张通王强
关键词:旋毛虫结肠上皮白细胞介素4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第1天,替吉奥80mg/m2,一天两次,连续14d,21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85mg/m2静滴,第1天,CF200mg/m2,静滴,第1~5天,5-FU400mg/m2,静滴,第1~5天,21d为一疗程。至少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6.25%(18/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1.25%(1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毒性反应比较,其中重度骨髓抑制、重度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稍高(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优于FOLFOX4方案,毒副反应轻,有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可以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钟俊斌曹杰杨平张伟健曾山崎孙政张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伊立替康疗效安全性
大肠埃希氏菌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恢复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评价肠道大肠埃希氏菌(E.coli)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饮用含3.5%DSS的饮用水5 d,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拟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空白对照组饮用未添加DSS的饮用水。饮用DSS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1)单纯DSS处理组;(2)细菌耗竭小鼠(bacteria-depleted mice,BD小鼠)单纯DSS处理组;(3)细菌耗竭小鼠大肠埃希氏菌处理组。从4方面评价各组的处理反应:(1)一般情况:包括体重、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和重量;(2)组织病理评分;(3)化学比色法检测病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核转录因子-κΒ(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结果:无E.coli处理的细菌耗竭小鼠难以从DSS诱导的肠炎中恢复。E.coli处理组和无E.coli处理组比较,大体评分、组织病理评分和MPO活性明显改善(P<0.05)。E.coli处理组NF-κB活性显著高于无E.coli处理组(均P<0.05)。结论:肠道正常菌群是肠道炎症恢复的必需条件。大肠埃希氏菌能够促进小鼠DSS结肠炎的恢复;该作用与促进NF-κB的活化有关。
李旺林曹杰肖焕擎张伟健杨平钟俊斌张通
关键词:炎症性肠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大肠埃希氏菌NF-Κ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