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芳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农户
  • 4篇生计
  • 2篇生计方式
  • 2篇生计资本
  • 2篇石羊河下游
  • 2篇甘南高原
  • 1篇信任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生计策略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退化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水足迹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行为
  • 1篇农户生计
  • 1篇区域创新能力
  • 1篇资本
  • 1篇足迹

机构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赵雪雁
  • 6篇张丽琼
  • 6篇李文美
  • 6篇郭芳
  • 1篇张亮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甘南高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25
2014年
以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了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促进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转型的建议.结果发现,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弱;农户的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分异,农区农户生计策略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半农半牧区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最强,纯牧区次之,农区最弱.
赵雪雁郭芳张丽琼李文美
关键词: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农户甘南高原
石羊河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效率被引量:8
2015年
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不仅决定着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更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以石羊河下游48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多独立样本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差异性和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越向石羊河尾闾,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越小,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大;(2)坝区种植多样化指数最高,湖区农户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最高,坝区与湖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泉山区;(3)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兼户的种植多样化指数最高,纯农户、农兼户和兼农户的土地投入与产出、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依次降低;(4)家庭规模、户主年龄、非农业收入与土地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性,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农业总投入、农业收入与土地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性。最后,提出改善石羊河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张丽琼赵雪雁郭芳李文美
关键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
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无偿献血率、信任度和社会组织密度指标测量区域社会资本,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5个指标衡量区域创新能力,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区间的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具有相似性;(2)信任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规范纬度和网络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关系;(3)人均GDP、R&D人员和研发机构数量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社会资本、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赵雪雁李文美张亮张丽琼郭芳
关键词:社会资本区域创新能力信任网络
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碳足迹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减少碳排放迫在眉睫。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估算了甘南高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生活直接能源消费碳足迹和间接能源消费碳足迹,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年人均碳足迹达2.67 t CO2,其中,生活直接能源消费碳足迹比例达76.53%,间接能源消费碳足迹比例仅占23.47%;(2)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甘南高原农户的碳足迹依次下降,其中,纯农户人均碳足迹达4.32 t,兼业户与非农户分别为2.37 t和1.07 t;(3)随着农户家庭规模的增大、收入水平的提高、距县城距离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户碳足迹不断增加;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增加和非农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碳足迹不断减少。
郭芳赵雪雁张丽琼李文美
关键词:生计方式碳足迹农户甘南高原
黑河中游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水足迹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水资源紧缺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当前急需探寻影响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因素,建立低水消费模式。生计方式作为影响家庭水资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已得到关注。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水足迹估算模型,核算黑河流域中游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水足迹,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生计方式对水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黑河中游农户的人均水足迹为145.87 m3,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的人均水足迹下降,其中,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的人均水足迹分别为151.61 m3、148.08 m3和137.91 m3;②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黑河中游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的人均粮食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依次降低,农户人均果蔬、清洁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依次增高,兼业户的人均畜产品消费占用水足迹比例高于非农户和纯农户;③提高非农化水平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可以减少水足迹,扩大家庭规模和农户人均纯收入会增加农户的水足迹,但水足迹的增加速度低于家庭规模和人均纯收入自身的增加速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对黑河中游地区农村建立低水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张丽琼赵雪雁郭芳李文美
关键词:黑河中游农户非农化水平水足迹
石羊河下游农户对生态退化的感知及响应被引量:5
2015年
石羊河下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寻求有效的响应策略。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石羊河下游农户对生态退化的感知及响应策略。结果表明:农户对水资源紧缺感知最强烈,对沙尘暴频发感知度次之,对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的感知度较低;坝区、泉山区和湖区农户对水资源紧缺和土地盐碱化的感知强度依次增加,对沙尘暴发生频率的感知强度依次降低;坝区、泉山区、湖区的水资源紧缺响应策略多样化指数和土地盐碱化响应策略多样化指数依次增加,湖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响应策略的多样化指数最高,泉山区土地荒漠化的响应策略的多样化指数最低;不同区域农户对生态退化的响应措施各异,生计资本和农户对生态退化感知度对响应策略有显著影响。结合研究区域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上述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退化的建议。
李文美赵雪雁郭芳张丽琼
关键词:农户生态退化生计资本石羊河下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