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怡

作品数:16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同位素
  • 9篇稳定同位素
  • 8篇同位素分析
  • 8篇稳定同位素分...
  • 7篇遗址
  • 4篇出土
  • 3篇食物
  • 3篇食物结构
  • 3篇人骨
  • 2篇遗址出土
  • 2篇中国史
  • 2篇史前
  • 2篇田螺
  • 2篇先民
  • 2篇菱角
  • 2篇墓群
  • 2篇古环境
  • 2篇国史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浙江省文物考...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 1篇山西省考古研...
  • 1篇大同市考古研...

作者

  • 16篇郭怡
  • 5篇王昌燧
  • 3篇张国文
  • 3篇胡耀武
  • 3篇夏阳
  • 2篇孙国平
  • 2篇杨益民
  • 2篇董艳芳
  • 2篇周杉杉
  • 1篇侯亮亮
  • 1篇吕鹏
  • 1篇李泊提
  • 1篇徐新民
  • 1篇蒋乐平
  • 1篇司艺
  • 1篇宋国定
  • 1篇李则斌
  • 1篇马颖
  • 1篇陈虹
  • 1篇陈刚

传媒

  • 3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华夏考古
  • 2篇南方文物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东南文化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史前时期社会性质初探——以北刘遗址先民食物结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对新石器时代北刘遗址早晚两期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先民的食谱特征,尝试探讨不同性别之间食谱的差异,为进一步讨论关中地区史前社会性质及其演变提供新的证据。分析结果表明,北刘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以C4类食物为主,反映了当时先民以粟、黍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北刘遗址早期(老官台文化)先民在食物结构上男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在同属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男女食物结构已发生明显分化,而包含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两个阶段的清凉寺遗址先民的食谱差异表现较姜寨更加明显。这种男女食物结构差异的历时性变化可能是由当时食物分配方式的改变导致,暗示了关中及临近地区从前仰韶至仰韶、龙山文化期社会制度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演进过程。
郭怡俞博雅夏阳董艳芳范怡露闻方园高强Mike Richards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结构
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实验室保护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的实验室保护方法,选用PEG 4000法、山梨醇法、乙醇-十八醇法对其进行试验,并以空白样品为参照,分别对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古菱角样品进行多方面分析,以选取保护效果最佳的处理方法。经过处理的古菱角尺寸干缩率明显下降,基本密度大幅提高,菱壳强度增加,并能保持成分基本不变。切片显微观察表明,加固材料的填充能有效支撑菱壳的细胞壁,使古菱角保持稳定的状态。乙醇-十八醇法通过乙醇置换脱水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使十八醇渗透菱角进行加固,处理后的样品表面色泽与冻干的空白样品最为接近,且久置后状态稳定,在三种方案中最佳。
郭怡周杉杉奚三彩孙国平刘东坡
关键词:脱水干燥
出土青铜酒器残留物分析的尝试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法,从出土青铜酒器内的土壤中提取有机残留物,对其作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酒石酸,表明这些青铜酒器在下葬时可能盛着酒。快速溶剂萃取法的萃取剂为1%磷酸(体积比)溶液,较之传统有机溶剂,操作时更为方便和安全。此方法可推广于陶器中残留物的分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益民郭怡马颖王昌燧谢尧亭
关键词:酒石酸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姜寨遗址先民食谱分析被引量:23
2011年
尽管通过C、N稳定同位素分析已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粟作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等,依然未能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对姜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一期、二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探索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人骨的δ13C平均值(-9.7±1.0‰)和δ15 N平均值(8.5±0.5‰),表明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依赖于粟类作物的动物等)在姜寨先民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动物资源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两期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先民一直从事粟作农业以及家畜的饲养活动。食谱分析并未发现第二期先民食用更多野生动物的证据,这可能与先民样品量相对偏少、二期先民食用的野生动物比例上升较小、动物类食物在先民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等原因有关。对比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年代相近的姜寨、史家、半坡遗址先民δ13C值,姜寨(-9.7±1.0‰,N=19)与史家(-10.0±0.7‰,N=9)接近,而远高于半坡(-14.8±1.9‰,N=5),表明半坡遗址粟作农业的种植规模要逊于姜寨和史家遗址。我们认为,不同遗址间先民δ13C值的差异,可能受半坡样品量偏少、遗址间小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郭怡胡耀武高强王昌燧Michael P.Richards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古环境
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史前施肥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3
2017年
施肥是作物栽培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行为。探索农业起源阶段是否存在施肥活动,若存在,程度如何等问题,不仅能丰富对史前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认识,也将获得人与动植物的关系、人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等方面的新信息。史前时期缺乏文字记载,当前研究方法的不足也限制了考古材料的发现与理解。本文在综合史前施肥问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际上利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判断史前施肥问题的原理和实例,以期为探讨我国史前施肥问题提供借鉴。
邬如碧郭怡
关键词:施肥史前
浙江大学召开“中国史前先民生活方式研讨会”
2014年
2014年6月28~29日,“中国史前先民生活方式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举办,会议开幕式由郭怡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华新、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严建强、副主任项隆元出席会议并致辞。
郭怡陈虹周科南
关键词:中国史博物馆学开幕式文物
农业区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滞后性——基于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群人骨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不同地域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饮食传统和饮食文化。然而,当人们持续不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原有的饮食文化将会产生变化,如拓跋鲜卑的饮食文化就经历了从游牧向农业的转变。本文对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群26例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 (δ^(13)C值为-11.5±2.7‰,n=26;δ^(15)N值为9.8±1.2‰,n=26)显示,先民的食物类型差异较大,并包含大量的肉食资源。研究表明,以C_3类食物为主的先民主要放牧或狩猎,以C_4类食物为主的先民主要以种植粟、黍等C_4型农作物喂养家畜。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群人群中两种不同饮食传统的存在,显示游牧民族新的饮食习惯(以粟作农业产品为食)的形成滞后性于北魏政权的建立,这可能与气候变冷及他们的排斥有关。
侯亮亮古顺芳张昕煜戴玲玲武夏张国文郭怡
关键词:食物结构
北刘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申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比北刘遗址不同时期以及姜寨(6900~6000BP)、史家(6300~6000BP)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探索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从老关台文化期到仰韶文化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仰韶文化期内,粟作农业存在先繁荣后衰退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与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郭怡夏阳董艳芳俞博雅范怡露闻方园高强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古气候演变
田螺山遗址古菱角埋藏环境调查与保护对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运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田螺山遗址的地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得出了不同地层中主要元素的分布规律;再对古菱角外壳遗存和现代菱角外壳进行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总结古菱角经长期埋藏后,外壳结构和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最后初步探索古菱角类植物遗存的科技保护对策。
郭怡李泊提孙国平奚三彩
关键词:化学分析
西周倗国墓地绿松石珠微痕的数码显微镜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有效揭示史前和历史时代早期出土玉器的加工痕迹,了解古代机械加工的起源和演变过程,选择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一枚穿孔绿松石珠,在带有景深扩展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功能VHX-500K型数码显微镜下进行微痕分析。发现其表面的打磨痕迹和孔壁上钻孔形成的多圈平行螺旋纹皆十分清晰。结合现代绿松石打磨的模拟实验和前人的工作,认为该枚绿松石珠表面打磨的工具应为一种机械转动磨盘,其具备粗磨和细磨两个功能。有关磨料的颗粒甚粗,其尺寸远大于现代细磨盘的磨料颗粒度。至于珠上的穿孔为对钻贯通,推测为空心管钻配合解玉砂高速旋转而成。这是国内首次将数码显微镜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微痕分析,其研究成果可为古玉的科学鉴定,从加工工艺角度提供重要的信息。
杨益民郭怡谢尧亭夏季王昌燧
关键词:数码显微镜玉器绿松石三维图像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