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向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病毒
  • 15篇肝炎
  • 10篇细胞
  • 10篇慢性
  • 10篇丙型
  • 9篇肝炎病毒
  • 8篇乙型
  • 8篇丙型肝炎
  • 7篇蛋白
  • 7篇慢性丙型
  • 7篇慢性丙型肝炎
  • 6篇干扰素
  • 6篇HBV
  • 5篇血清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抗病毒
  • 5篇肝炎患者
  • 5篇丙型肝炎病毒
  • 5篇丙型肝炎患者
  • 4篇乙肝

机构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卫生局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北京佑安医院

作者

  • 32篇郭向华
  • 13篇靳海英
  • 13篇黄雁翔
  • 12篇谢放
  • 12篇陈德喜
  • 10篇林尊慧
  • 8篇李卓
  • 7篇乔录新
  • 6篇时红林
  • 6篇严艳
  • 5篇陈新月
  • 5篇马丽娜
  • 4篇林尊会
  • 4篇张玉林
  • 4篇王珊珊
  • 4篇刘凯
  • 3篇周育森
  • 3篇任锋
  • 3篇欧阳雅博
  • 2篇武志明

传媒

  • 4篇北京医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分型的分布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的分布和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10例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标本,应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法对31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310例...
严艳李卓郭向华林尊会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文献传递
HBV DNA荧光定量PCR室内质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郭向华黄雁翔靳海英谢放时红林林尊慧王露楠
关键词:PCR
HBV rtA181T突变对Huh7细胞自噬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HBV逆转录酶区A181T(rtA181T)位点突变对Huh7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别转染1.3mer HBV野生型质粒(WT组)、1.3mer HBV rtA181T突变型质粒(181T组)及1∶1共转WT和rtA181T突变型质粒(WT+181T组)。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BV表面蛋白(HBs)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外HBs Ag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内源性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及P62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 mRNA、Beclin1 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LC3后,免疫荧光检测自噬颗粒。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免疫荧光观察181T组、WT组及WT+181T组细胞内均有HBs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81T组细胞内的HBs表达高于WT组和WT+181T组。ELISA检测3组细胞培养上清的HBs 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39,P<0.001),其中181T组细胞外的HBs Ag水平(0.111±0.056)远远低于WT组(3.157±0.490)和WT+181T组(2.240±0.797)(P值均<0.001);WT组、181T组和WT+181T组均可见LC3-Ⅱ自噬颗粒聚集,181T组LC3-Ⅱ表达水平高于WT组和WT+181T组,而P62水平低于WT组和WT+181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81T组自噬相关基因Atg5 mRNA、Beclin1 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WT组和WT+181T组(P值均<0.05)。结论 HBV rtA181T突变可导致HBs Ag分泌障碍,并增加Huh7细胞的自噬水平。
时景仁郭向华王洁琳王珊珊乔录新陈德喜
关键词:突变自噬
射频消融亚致死性温度对肝癌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亚致死温度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干细胞(LCSC)产生及其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小鼠Hep1-6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样品,检测LCSC相关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不同温度分别刺激Hep1-6细胞后发现,45℃是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亚致死性温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显示45℃处理可引起CD13^+、CD44^+、CD90^+、CD133^+Hep1-6细胞水平明显上调,提示45℃温度导致Hep1-6细胞中以上各型LCSC产生增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显示45℃温度导致CD13、CD90、CD133 m RNA水平明显上调。CD13 m RNA水平在5例HCC患者复发肝癌组织中均明显上调,CD133 m RNA在4例复发肝癌中上调,CD90 m RNA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FCM检测显示CD13^+LCSC水平在4例复发肝癌中明显上调,CD133^+LCSC水平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提示CD13^+LCSC水平上调与45℃温度关系更密切。RT-q PCR检测显示4例CD13^+LCSC上调的复发肝癌患者13个LCSC相关转录因子中Sox2、Stat1明显上调,FCM检测显示45℃处理Hep1-6细胞后Sox2、Stat1 m RNA明显上调。用Sox2、Stat1 si RNA分别沉默了Sox2、Stat1基因,表明Sox2、Stat1均参与了45℃温度诱导的CD13^+LCSC产生。结论 RFA治疗中45℃亚致死性温度所致CD13^+LCSC水平增高与Sox2、Stat1表达有关。该结果对肝癌复发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郝美君刘凯郭向华欧阳雅博乔录新石英陈德喜郑加生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肝癌干细胞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virus quasi species with rtA181T/V mutation during antiviral therapy
欧阳雅博魏飞力郭向华乔录新王珊珊庞丽君李庆
HCV/HBV共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3.04%与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48.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6.207,95%CI:1.655-23.28,χ2=8.562,P=0.003)。单独HB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者(45.00%)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SVR者(13.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5.455,95%CI:1.463-20.332,χ2=7.357,P=0.007)。结论HCV/HBV共感染比单独HCV或单独HBV慢性感染更难治,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BV共感染有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
黄雁翔陈新月林尊慧靳海英马丽娜谢放郭向华时红林
关键词:共感染干扰素Α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慢性丙肝慢性乙肝
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分型的分布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的分布和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10例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标本,应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法对31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3...
严艳李卓郭向华林尊会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文献传递
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
2017年
目的以CD80、CD86抗体作为激动剂、脾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8周龄雌性HLA-A11DR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7组各6只,分别在8、11、14周龄时,A^F组臀部皮下接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多肽,G组接种等体积无热源PBS;A^E组在24周龄和F、G组在17周龄时脱颈处死,取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A、B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0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C、D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6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E、F、G组仅滴加10μg/m L GPC3多肽。孵育18 h后,采用酶联斑点分析仪检测干扰素γ(IFN-γ),以此判断T细胞效应功能。结果 A^G组脾细胞IFN-γ阳性斑点数分别为(80.61±48.91)、(207.67±60.41)、(1.67±0.97)、(1.33±0.49)、(2.33±1.53)、(38.17±5.18)、(2.33±1.53)个。其中,F组高于E、G组(P均<0.01),E、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B组>C、D、E组(P均<0.01),C、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IFN-γ阳性斑点数随着CD80抗体浓度升高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60 5,P<0.01)。结论 CD80抗体能够刺激耗竭性T细胞恢复产生细胞因子,且呈剂量依赖的动力效应;而CD86抗体未能检测到该功能。
孙斌杨晓珍郭向华周育森周育森孙世惠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多肽疫苗干扰素Γ
乙型肝炎病毒rtA181T/sW172stop突变的研究进展
2015年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病毒耐药变异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病毒逆转录酶区rtA181T/sW172*突变是多种药物的共同耐药通路,并与肿瘤发生有关.本研究总结了该突变的发生率和耐药通路情况,并对其耐药机制、
郭向华时景仁乔录新张玉林陈德喜
关键词:抗乙型肝炎病毒突变耐药机制逆转录酶区肿瘤发生
HCV RNA检测与HCV/HBV共感染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检测在HCV单独感染和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HCV感染者分别分为CH和LC组,HCV和HCV+HBV组,检测抗-HCV、HCV RNA。结果 96例HCV感染患者中肝硬化组HCV RNA阳性率较慢性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肝和丙肝二重感染者HCV RNA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HCV感染(χ2=5.65,P=0.017)。单纯HCV感染者和乙肝及丙肝二重感染者血清丙肝病毒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23)。结论在HCV RNA检测的同时结合HBV DNA的检测,对HCV感染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谢放黄艳翔靳海英郭向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