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丹

作品数:45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淋巴
  • 18篇病理
  • 15篇细胞
  • 15篇临床病理
  • 10篇淋巴瘤
  • 9篇临床病理分析
  • 9篇病理分析
  • 8篇淋巴结
  • 7篇文献复习
  • 7篇免疫
  • 7篇复习
  • 6篇肿瘤
  • 5篇细胞淋巴瘤
  • 5篇病例
  • 4篇肿大
  • 4篇子宫
  • 4篇淋巴结肿
  • 4篇淋巴结肿大
  • 4篇病例简介
  • 3篇性疾病

机构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三峡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45篇郑晓丹
  • 28篇周小鸽
  • 22篇谢建兰
  • 15篇魏雪静
  • 12篇郑媛媛
  • 11篇陈光勇
  • 10篇金妍
  • 8篇张淑红
  • 8篇张彦宁
  • 7篇朱红
  • 6篇柳玮华
  • 5篇岳冰
  • 4篇黄受方
  • 3篇吕蓓蓓
  • 2篇蔡晓辉
  • 2篇刘红刚
  • 2篇郝敏
  • 2篇宫丽平
  • 2篇杜金荣
  • 2篇石晓燕

传媒

  • 18篇中华病理学杂...
  • 8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ikuchi病中检测出全T细胞相关抗原丢失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全T细胞相关抗原CD2、CD3、CD5、CD7在Kikuchi病中是否存在丢失,探讨将全T细胞相关抗原丢失作为鉴别T细胞良、恶性病变辅助诊断依据的局限性.方法 收集33例明确诊断为Kikuchi病和15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通过复习HE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病变中CD2、CD3、CD5、CD7的表达情况.结果 72.7% (24/33)的Kikuchi病患者中存在一种或几种全T细胞相关抗原的丢失,其中13例仅CD5丢失,1例仅CD7丢失,1例仅CD2丢失,2例CD2和CD7丢失,4例CD5和CD7丢失,2例CD2和CD5丢失,1例CD2、CD5和CD7丢失.以CD5丢失最多见(60.6%,20/33),其次为CD7(24.2%,8/33)和CD2( 18.2%,6/33).抗原的丢失多见于增生型及坏死型.经随访,抗原的丢失与Kikuchi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15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中无明显抗原丢失现象.结论 Kikuchi病中存在一种或几种全T细胞相关抗原的丢失.因此,将全T细胞相关抗原丢失作为T细胞淋巴瘤辅助诊断依据不适用于Kikuchi病.
魏雪静谢建兰周小鸽郑晓丹郑媛媛金妍朱红张彦宁张淑红陈光勇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文身色素性淋巴结炎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26岁.因无意中发现右颌下淋巴结肿大3周于2012年8月10日入院。自诉右领下淋巴结大小约1.0cm×0.9cm×0.9cm,有轻压痛,伴发热,最高达37.5℃,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
郑晓丹周小鸽谢建兰李文生
关键词:淋巴结炎色素性颌下淋巴结肿大文身淋巴结大小症状缓解
盆腔放线菌病三例及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探讨盆腔放线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3例盆腔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盆腔放线菌病患者中有2例有久置宫内节育器病史;3例的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表现为腹痛、发热或泌尿系统症状;其中2例患者伴有消瘦,术前盆腔CT检查均显示盆腔包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误诊为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另1例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及阴道排出异物,形成膀胱-子宫瘘。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例均盆腔粘连严重,1例行子宫全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右侧卵巢肿物剥除+膀胱瘘口修补术,1例因盆腔粘连严重仅行左侧附件切除及盆腔病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见到典型放线菌团形成的“硫磺颗粒”确诊。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随访1~2年,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盆腔放线菌病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到放线菌即可确诊,抗生素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必要时需联合手术治疗。
蔡晓辉李晓伟郑晓丹贺昕红蒋国庆
关键词:子宫全切除盆腔粘连附件切除泌尿系统症状盆腔包块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两个亚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对3例AIP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Ⅰ型AIP,组织学表现为胰管扩张,周围淋巴、浆细胞浸润,伴席纹状纤维化;免疫组化Ig G4>10/HPF,Ig G4/Ig G>40%。1例Ⅱ型AIP,组织学表现为胰管扩张,周围淋巴、浆细胞浸润,并见导管上皮及腺腔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仅显示个别Ig G4阳性细胞。结论 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两个亚型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本病预后良好,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郑晓丹陈光勇石晓燕黄受方周小鸽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
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CyclinD1在新分类的喉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Cyclin D1在2017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的喉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的石蜡包埋标本共133例,其中包括喉原位癌(n=23)、喉高级别异型增生(n=49)、喉低级别异型增生(n=31)、选择同期的声带息肉(n=30)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上述标本中浸润上皮内的CD163+TAMs百分比及Cyclin D1在上皮基底层、副基底层、中1/3层及上1/3层阳性细胞数量。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CD163+TAMs和Cyclin D1鉴别诊断高级别和低级别异型增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喉高级别异型增生中,浸润上皮的CD163+TAMs百分比(17. 2%)明显高于其在喉低级别异型增生中的百分比(1.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喉上皮基底层中Cyclin D1的表达在喉高级别异型增生(61. 18±15. 16 cells/field)比喉低级别异型增生(15. 26±7. 39cells/field)明显增加(P <0. 01)。CD163+TAMs作为诊断标志物鉴别喉低级别异型增生与高级别异型增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958,Cyclin D1的AUC为0. 909(P <0. 01)。结论浸润上皮内的CD163+TAMs和基底层Cyclin D1的表达模式可作为鉴别喉高级别异型增生与低级别异型增生的标志物;在喉癌前病变进展过程中Cyclin D1成对称的表达模式。
苏才丽柳玮华郑晓丹魏雪静刘红刚
关键词:CYCLIND1肿瘤标志物
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ASEBV+T/NK—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EBV感染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经过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基因重排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对20例ASEBV+T/NK—LPD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1)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8.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18/20)、肝脾大(18/20)、淋巴结肿大(17/20);17例随访中11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9个月。(2)组织病理学特点:淋巴结T区明显增宽至弥漫成片,淋巴滤泡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消失。病变中细胞种类多样至相对单一,以中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大细胞散在其中。淋巴细胞多数异型性不明显,少数轻或中度异型。6例被膜增厚,9例可见局灶或片状坏死及核碎;3例可见噬血细胞现象;另外,肝、脾、肠黏膜、扁桃体和骨髓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3)免疫表型特点:20例都表现出T细胞明显多于B细胞,很多细胞表达颗粒酶B或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仅1例CD56阳性。14例CD4/CD8检测病例中8例以CD8阳性细胞为主,5例以CD4阳性细胞为主,i例CD8和CD4阳性数量相当。(4)全部病例EBER均阳性。阳性细胞最多的区域数量在30~300个/HPF,绝大多数病例中EBER阳性细胞包括大、中、小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扩大的T区。(5)TCR基因重排显示该病细胞群体中既有多克隆(4/7)也有单克隆(3/7)。结论ASEBV+T/NK—LPD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淋巴结及肝脾大;淋巴结以T区扩大和轻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EBV感染的细胞毒性T细胞构成病变主体。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往往死于器官衰竭和出血。
郑晓丹周小鸽金妍谢建兰魏雪静陈书媛梅雪宫丽平吕蓓蓓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成年人免疫表型分型
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167例手术病理诊断低级别(G1、G2)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是否绝经、异常阴道出血时间、合并代谢综合征、CA125升高(≥35 U/ml)、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占位、合并子宫腺肌症、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09分期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P<0.05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7例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LVSI 24例(14.4%)。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4项因素(异常阴道出血时间≥4个月、CA125升高、合并子宫腺肌症、分期Ⅱ期及以上)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期Ⅱ期及以上(OR=7.357,95%CI:2.140~25.288,P=0.002),CA125升高(OR=4.883,95%CI:1.612~14.794,P=0.005)为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LVSI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FIGO 2009分期Ⅱ期及以上、CA125≥35 U/ml与子宫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LVSI有关,间接提示淋巴结转移风险,术前应高度关注,以便制定更为精准的手术方案。
郝敏郑晓丹魏雪静马楠蒋沫怡朱夏琴李松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癌
面部皮肤结节
2010年
1.病例简介:患者男,36岁.因"右面部皮肤红疹1个月"于2007年4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右面部皮肤红疹1.5 cm×1.5cm×1.0 cm,突出皮肤,结节状,色暗红.未发现其余部位皮肤病变和淋巴结肿大.遂行面部结节切除.
谢建兰周小鸽金妍郑晓丹魏雪静
关键词:皮肤结节淋巴结肿大病例简介皮肤病变结节状红疹
WHO女性生殖肿瘤分类第5版关于子宫体及宫颈腺癌分类的解读被引量:6
2021年
WHO女性生殖肿瘤分类第5版已于2020年9月出版,此版分类中,关于子宫体及宫颈腺癌的变化尤为显著且重要,本文就此部分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子宫内膜腺癌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以及宫颈腺癌分类的更新、Silva分级系统。第5版分类更加注重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相结合,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后信息,对患者的精准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郑晓丹陈光勇黄受方
关键词:宫颈腺癌子宫内膜腺癌子宫体
左颈部包块
2012年
1.病例简介:患者女,2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包块7d于2009年6月21日入当地医院。体检:左颈部包块,大小为2.8cm×2.2cm×1.0cm.无压痛,无发热,
谢建兰周小鸽金妍郑晓丹魏雪静
关键词:颈部包块病例简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