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才能

作品数:373 被引量:13,288H指数:7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6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60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天文地球
  • 1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主题

  • 129篇油气
  • 114篇盆地
  • 79篇页岩
  • 70篇勘探
  • 62篇气藏
  • 61篇地质
  • 45篇油气藏
  • 45篇成藏
  • 45篇储层
  • 43篇非常规油气
  • 41篇地层
  • 36篇四川盆地
  • 34篇岩性
  • 34篇页岩气
  • 34篇页岩油
  • 27篇致密
  • 25篇甜点
  • 25篇能源
  • 21篇地层油气藏
  • 19篇岩心

机构

  • 360篇中国石油天然...
  • 29篇中国石油
  • 2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玉门石油管理...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工程院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石油天然气总...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73篇邹才能
  • 89篇陶士振
  • 80篇朱如凯
  • 71篇杨智
  • 58篇袁选俊
  • 56篇吴松涛
  • 55篇侯连华
  • 38篇赵文智
  • 29篇董大忠
  • 28篇潘松圻
  • 25篇白斌
  • 25篇李建忠
  • 20篇柳少波
  • 20篇公言杰
  • 19篇高晓辉
  • 18篇张国生
  • 17篇汪泽成
  • 16篇崔景伟
  • 16篇李明
  • 14篇徐春春

传媒

  • 61篇石油勘探与开...
  • 21篇石油学报
  • 17篇天然气工业
  • 15篇天然气地球科...
  • 14篇第四届中国石...
  • 10篇地质学报
  • 9篇中国石油勘探
  • 8篇沉积学报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中国科学(D...
  • 5篇矿物岩石地球...
  • 5篇中国科学:地...
  • 5篇地球科学
  • 4篇岩石学报
  • 4篇北京石油管理...
  • 3篇科学中国人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石油科技论坛

年份

  • 13篇2023
  • 23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22篇2019
  • 11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21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22篇2012
  • 34篇2011
  • 21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 25篇2007
  • 19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3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炭地下气化及对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意义被引量:71
2019年
基于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基本概念、机理与模式,指出目前面临的挑战、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煤炭地下气化这一革命性技术能够实现"人工制气",且符合煤炭清洁利用方向,在新能源达到规模化供应之前,可开辟中国特色的有效供甲烷与氢气战略新途径。中国含油气盆地煤系发育,仅超出煤炭企业井工开采深度、埋深1 000~3 000 m的煤炭资源量即为3.77×10^(12) t,初步预计可气化煤炭折合天然气资源量为(272~332)×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3倍,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总和基本相当。根据煤炭地下气化反应机理和产物组分的差别,初步将煤炭地下气化分为"浅层富氢、中深层富甲烷、深层超临界极富氢"3种开发模式。石油石化企业可在煤炭企业井工开采范围之外,发挥自身技术、管道、市场等一体化优势,根据不同需求和相应技术成熟度,优选路径发展煤炭地下气化业务,可将大量煤炭资源进行有效清洁开发利用,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还可结合产出氢气就近利用以及在邻近油区开展CO_2驱油与埋存,打造石油石化循环经济净零排放示范区,为"氢经济"时代到来储备资源和技术,更为中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开辟新的途径。
邹才能陈艳鹏孔令峰孙粉锦陈姗姗东振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天然气超临界水
中国陆相重点盆地页岩层系液态烃形成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
<正>致密油是当前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重点领域,页岩油是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资源,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基于北美和中国页岩层系液态烃地质特征系统比较研究,提出页岩层系液态烃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无稳定自然产能等2个基...
杨智邹才能付金华姚泾利刘新社吴松涛林森虎
关键词:液态烃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的形成条件
<正>致密油是致密储层油的简称,是指赋存于覆压基质渗透率≤0.1mD的砂岩、灰岩等储集层中的石油。致密油的形成经过短距离运移,油质较轻,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产能下限,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石...
庞正炼邹才能陶士振吴松涛
吐鲁番-哈密盆地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与分析
1991年
吐-哈盆地内湖相有机质和煤系有机质在成烃模式上存在差异,即煤系生烃门限深度<湖相泥宕<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陆相沉积。
邹才能赵文智龙道江
关键词:煤系石油门限天然气
中国海相页岩气主要特征及勘探开发主体理论与技术被引量:16
2022年
中国南方埋深 3 500 m 以浅的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通过 10 余年的攻关实践已经趋于成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向新的高度,基于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梳理了中国海相页岩气的主要特征和勘探开发主体理论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基本特征——海相深水陆棚沉积,富有机质页岩大面积连续分布;有机质高热成熟生气后就地储集,后期构造改造影响页岩含气性;储集空间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储层超致密、特低渗透,不改造无自然产能;层理和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影响着页岩气井的产能;页岩岩石力学性质决定水平井实施工程效果,水平井开发初期产量高、递减快,中后期低产但生产周期长。(2)针对上述特征,建立了页岩气“甜点区”“甜点段”理论和有效开发“人工气藏”理论,即沉积和构造共同作用形成海相页岩气“甜点区”或“甜点”,地质和工程两类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决定页岩气开发需找到“甜点段”;通过“人造高渗区,重构渗流场”构建“人工气藏”,可以实现对超致密低渗透页岩气藏的有效开发;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技术精准打造页岩储层“透明地质体”与通过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建立“人工气藏”,是当前页岩气开发最有效的技术手段。(3)四川盆地南部超压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的“甜点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厚度介于 3 ~ 5 m 的高脆性富有机质“甜点段”是页岩气水平井的最优“黄金靶体”。(4)以水平井多段压裂为主体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发展跨越,川南地区埋深 3 500 m 以浅上奥陶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水平井单井 EUR 由初期的 0.5×10m^(3)提升至目前的 1.0×10^(8)~ 1.2×10m^(3)。(5)川南地区已落实海相页岩气有利区可工作面积为 2.0×10km~2,预计
邹才能赵群赵群熊伟王红岩于荣泽
关键词:四川盆地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储层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
松辽裂谷盆地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的斜向俯冲,发生弧后伸展裂陷, 造成火山岩的大量喷发,以爆发相和溢流相为主。火山岩储层物性较好,不严格受埋深控制, 但非均质性强,孔隙度0.5%-18.7%不等,渗透率0.1...
陶士振米敬奎邹才能戴金星
关键词:均一温度氦同位素氩同位素火山岩松辽盆地
文献传递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被引量:267
2008年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
邹才能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
关键词:成岩相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被引量:87
2011年
以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礁滩大气区为例,阐述了台缘礁滩体带状大气区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经历了克拉通内裂陷作用和基底断裂活动,在区域大缓坡背景下,形成了以城口—鄂西海、开江—梁平海槽及南充—绵阳台内洼地3个负向单元以及奉节—镇巴台坪、石柱—仪陇台坪、遂宁—磨溪台坪3个古地貌高点为特征的"三隆三凹"的古地理格局,台坪向海槽过渡的高能带环境发育大型台缘带礁滩体;经历早期溶蚀、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与埋藏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形成了沿台缘带分布的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台缘带礁滩体具有良好烃源条件,断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明显优于台内礁滩体,台缘带控制天然气富集,即大型台缘古地理背景、规模白云岩溶蚀礁滩储集层、良好的下生与侧向气源条件和带状集群展布的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复合3类圈闭"四要素"有机配置决定带状大气区的形成与分布,展示了台缘带礁滩大油气区的良好勘探前景。
邹才能徐春春汪泽成胡素云杨光李军杨雨杨威
关键词:成藏条件基底断裂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延长组7段3亚段(长7_(3)亚段)沉积了一套异常高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高达35.8%,是目前中国陆上"进源找油"的重要战略性接替资源。基于全盆TOC含量统计,对异常高有机质样品(TOC≥6%)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矿物岩石学以及微体(超微)生物化石的埋藏学特征,探讨了异常高有机质沉积的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7_(3)亚段异常高有机质富集段发育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淡水—微咸水环境,光照充足、水系发育、具有适量的陆源碎屑输入,草莓状黄铁矿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指示了底水以"贫氧"条件为主,营养元素含量、磷酸盐化石及金藻休眠孢囊化石埋藏特征等证据均指示沉积期湖盆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鄂尔多斯盆地长7_(3)亚段在高初级生产力水平背景下,动荡的"贫氧—氧化"底水环境和稳定的"贫氧"底水环境均可以形成异常高有机质沉积(TOC≥6%)的规模富集。
刘翰林邹才能邱振潘松圻张文正荆振华郝记华尹帅吴松涛李士祥郭秋雷
关键词:沉积环境草莓状黄铁矿鄂尔多斯盆地
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及其控藏机理研究与应用
查明吴孔友邹才能匡立春
本项目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不整合为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而且能形成相关油气聚集。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已发现的油气约有25%聚集于不整合附近。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关键词: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