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红丽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浏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杆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耐药
  • 3篇基因
  • 3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碳青霉烯
  • 2篇内酰胺酶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烯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酶检测
  • 2篇抗生素
  • 2篇基因研究
  • 2篇超广谱
  • 2篇超广谱Β-内...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培养
  • 1篇药敏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6篇浏阳市人民医...
  • 1篇长沙医学院

作者

  • 9篇邓红丽
  • 5篇刘文恩
  • 4篇陈振华
  • 3篇邹明祥
  • 2篇李艳冰
  • 2篇叶春枚
  • 2篇张文
  • 2篇简子娟
  • 2篇李志波
  • 1篇李艳明
  • 1篇梁湘辉
  • 1篇唐银
  • 1篇龚志军
  • 1篇彭思红
  • 1篇高骞
  • 1篇张静
  • 1篇张红玉
  • 1篇周辉
  • 1篇李鲜花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2014年度...
  • 1篇第四届全国细...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鲍曼不动杆菌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探讨某院产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 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5月临床分离株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9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
邓红丽刘文恩陈振华简子娟李艳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1912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为了解长沙地区孕妇TORCH(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感染情况及规律。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11月期间来湘雅医院产前检查的 1912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结果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86%、2 .46%、3 .2 9%、7.3 7%及 3 .61% ;每年 11月~次年 1月和 2~ 4月份分别为TOX和CMV感染的相对高发期 ,HSVⅠ、HSVⅡ及RUV的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差异 ;TOX和HSVⅡ为长沙地区孕妇TORCH感染首犯。 结论 妊娠妇女对TORCH一类存在一定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预防性的治疗 ,并可以考虑把早妊期尽量避开TORCH感染相对高发期 ,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龚志军周辉梁湘辉彭思红邓红丽唐银
关键词:孕妇TORCH
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在HBV-DNA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中的作用,为HBV基因的分型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份HBV-DNA阳性样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120份样本均被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成功分型,荧光定量分型PCR检出29(24.17%)例混合感染样本,直接测序法检出7(5.83%)例,前者检出率高于后者(χ2=15.817,P=0.000);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81.67%);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经TA克隆后,证实与荧光定量分型PCR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荧光定量分型PCR法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的HBV基因分型法,对基因型混合感染样本的检出率高于直接测序法,且正确率高。
邓红丽李志波张红玉李鲜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基因型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近一年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9120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 614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68株,阳性率14.1%,其中革兰阳性菌187株,占50.8%;革兰阴性菌158株,占42.9%;真菌23株,占6.3%。对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进行了药敏结果分析,除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100.0%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目前我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提示临床医生应多做血培养,以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邓红丽陈振华刘文恩邹明祥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
抗核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浏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433例已确诊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ANA,判断荧光核型,免疫印迹试验(LIA)抗核抗体谱(ANAs)12项检测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抗CC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在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中,ANA核型阳性共25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83.03%(137/165),类风湿关节炎(RA)阳性率为26.85%(40/149),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为64.15%(34/53),混合结缔组织病阳性率为100.00%(20/20),多肌炎/皮肌炎阳性率为33.33%(8/24),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阳性率为86.36%(19/2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0%。(2)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组蛋白抗体和核小体抗体阳性标本中均质型所占比例最高;抗尿嘧啶-1低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蛋白(抗U1-n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标本中,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硬皮病-70(Scl-70)抗体主要见于均质核仁混合型;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标本中,胞浆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着丝点B(CENP B)抗体则全为着丝点阳性;(3)在175例IIFA-ANA阴性(IIFA-ANA-)标本中,LIA-ANAs阳性(LIA-ANAs+)1例;(4)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82例,其中RA组阳性率为51.68%(77/149),非RA组阳性率为1.76%(5/284)。结论 ANAs中抗ds-DNA抗体、抗Jo-1抗体、抗CENP B抗体与ANA的荧光模式和风湿性疾病类型有一定关联;ANA核型以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IIFA-ANA-者检出LIA-ANAs+的可能性较小;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诊断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邓红丽李志波张文张静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抗核抗体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探讨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6月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179株,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查;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及ERIC-PCR分型以阐述其耐药分子机制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7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9.2%、48.0%、45.3%、6.7%和7.8%,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74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71株菌携带OXA-23基因;接合试验证实碳青霉烯酶基因不能经质粒转移;ERIC-PCR分型发现,74株菌分为4个基因型且在医院内多个科室克隆传播。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较多,OXA-23基因是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产酶菌株的克隆传播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陈振华刘文恩高骞邹明祥邓红丽李艳冰叶春枚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流行病学
420例院内真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现状及用药情况,为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浏阳市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病例,并对420例医院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院内真菌感染患者420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6%,好发于呼吸道(54.3%)、泌尿道(19.5%)、消化道(15.7%),多发于老年人(73%)。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4.3%),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34.0%),与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不规范有关。结论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是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规范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手段。
张文汪平帮邓红丽
关键词:真菌抗生素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陈振华刘文恩邹明祥邓红丽李艳冰叶春枚简子娟
鲍曼不动杆菌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某院产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5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9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ER基因并测序,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携带PER-1型基因,阳性率60.47%(78/129)。PER-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6.15%、44.87%、38.46%、10.26%和8.97%,对其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PER-1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ER-1阴性菌株(均P<0.05)。78株PER-1阳性菌株包括7型,分别为A型(1株)、B型(1株)、C型(55株)、D型(18株)、E型(1株)、F型(1株)、G型(1株),C和D型为主要克隆型。结论 C和D型PER-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为该院最主要的流行株。产PER-1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最佳选药。
邓红丽刘文恩陈振华简子娟李艳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多重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