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玉婷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污垢特性
  • 6篇换热
  • 4篇换热器
  • 4篇板式换热器
  • 3篇生物膜
  • 3篇铁细菌
  • 3篇微通道
  • 3篇传热
  • 2篇氧化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碳酸钙
  • 2篇熵产
  • 2篇黏液
  • 2篇纳米
  • 2篇结垢
  • 2篇混合微生物
  • 2篇值模拟
  • 1篇单相
  • 1篇电场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2篇东北电力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4篇贾玉婷
  • 10篇王景涛
  • 8篇徐志明
  • 4篇张一龙
  • 3篇刘坐东
  • 2篇李洪伟
  • 2篇王丙林
  • 1篇李艺凡
  • 1篇杨美
  • 1篇夏国栋
  • 1篇曹丽华
  • 1篇宗露香
  • 1篇王艳红
  • 1篇周云龙
  • 1篇王迪
  • 1篇胡鹏飞
  • 1篇陈洋
  • 1篇马丹丹
  • 1篇韩志敏
  • 1篇李晓莉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化工进展
  • 2篇化工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火箭推进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高效节能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高效节能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采用热泵取代凝汽器、汽轮机蒸汽余热初步利用、汽轮机蒸汽余热深度利用、设置热泵溴化锂溶液循环回路、设置热泵蒸汽循环回路和构建汽轮机抽汽加热系统等内容,能够利用与常...
李晓莉曹丽华王迪周云龙杨美王艳红胡鹏飞宫远洋王景涛贾玉婷司和勇王占洲徐美超
文献传递
匀强电场下TiO_(2)-H_(2)O纳米流体沉积及传热特性研究
2023年
为探究匀强电场下纳米流体在换热表面上的沉积特性,以两步法制备的TiO_(2)-H_(2)O纳米流体为研究对象,依托环形可视化在线监测实验台,通过改变匀强电场强度探究电场强度对TiO_(2)-H_(2)O纳米流体在换热表面上的沉积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电场的施加对TiO_(2)-H_(2)O纳米流体在换热表面沉积影响显著。其污垢热阻渐近值随着电场强度的加强先减小后增大,当电场强度E=30 kV·m^(-1)时对应的污垢热阻渐近值最低,抑垢率为32.13%。电场的施加还可以有效地延长清洁状态时长,在这一过程中,纳米颗粒不会沉积在换热表面导致传热性能的降低。此外,电场的施加还可以有效延长总传热系数的下降时间,当电场强度在30 kV·m^(-1)时,纳米流体中颗粒沉积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最小,为33.2%。
王景涛孙鸿剑商辉徐志明贾玉婷
关键词:污垢热阻
扩展表面微通道内单相及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在微电子技术领域,高热流密度微型器件的瞬态热流已接近107W/cm2。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简单结构的微通道热沉已无法满足微型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所以,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新型高效...
贾玉婷
关键词:微通道换热特性
板式换热器混合微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铁细菌与黏液形成菌混合微生物污垢的结垢特性,进而为微生物污垢阻垢和抑垢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以微生物污垢中最常见的铁细菌和黏液形成菌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板式换热器中两种细菌在形成混合微生物污垢时相互协同抑制的关系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结垢特性。结果表明,微生物污垢存在明显诱导期,铁细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约为2×10^(–4)m^2·K/W,黏液形成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约为1.2×10^(-4)m^2·K/W,铁细菌相比黏液形成菌有较强的致垢能力,1∶1比例混合菌的热阻值介于二者之间;无论哪种细菌量占据主导时,它们之间的互相协同作用会促使混合污垢的致垢能力增强。30℃时混合菌的热阻渐近值低于35℃时的情况,达到渐近值的时间约为35℃时的2倍;流速对混合菌污垢特性的影响明显,流速为0.1m/s时的污垢热阻渐近值约为0.15m/s时的2倍,达到渐近值的时间约为0.15m/s时的2.7倍。
徐志明王景涛贾玉婷韩志敏
关键词:铁细菌板式换热器生物膜
板式换热器微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由于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大、结构紧凑、清洗方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这种换热设备也存在污垢问题,污垢的存在会影响换热,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冷却水换热系统中最常见的铁细菌和粘...
贾玉婷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铁细菌
板式换热器铁细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为探讨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污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浓度下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铁细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细菌的结垢诱导期明显缩短,结垢速率加快,污垢热阻的渐近值呈减小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污垢热阻值呈现明显的增长。
徐志明贾玉婷王丙林张一龙刘坐东王景涛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传热铁细菌生物膜沉积物污垢特性
水滴型凹穴微通道流动与传热的熵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与等直径段有不同夹角的水滴型凹穴微通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并通过强化传热因子(h)和熵产增大数(N_(s,a))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带有凹穴的微通道的进出口压降沿着流动方向呈锯齿形下降,与矩形微通道相比,水滴型凹穴的存在对压降的影响较小。小Re时,水滴型凹穴微通道的传热效果增加较少甚至小于矩形直通道,而当Re>300时,随着水滴型凹穴出口切线与等直径段夹角的减小,微通道热沉的传热性能逐渐增大。熵产分析表明,由传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而由流动摩擦引起的不可逆损失随之减小,而且传热熵产在总熵产中占主要部分。水滴型凹穴微通道的不可逆损失均小于矩形直通道,而且与等直径段夹角越小的凹穴微通道其不可逆损失越小。
贾玉婷夏国栋马丹丹李艺凡宗露香
关键词:微通道传热数值模拟熵产分析
Ni-P-PTFE复合镀层对颗粒污垢沉积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Ni-P-PTFE复合镀层对颗粒污垢沉积特性的影响,利用化学镀工艺在碳钢表面制备Ni-P-PTFE复合镀层,以TiO_(2)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表面能(PTFE浓度)下Ni-P-PTFE复合镀层在TiO_(2)悬浮液中的颗粒污垢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碳钢试样,Ni-P-PTFE复合镀层对于TiO_(2)颗粒沉积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PTFE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的表面能降低,污垢沉积量呈下降趋势,在表面能为26.8 mJ/m^(2)(PTFE=12 ml/L)时,TiO_(2)颗粒污垢在Ni-P-PTFE复合镀层的沉积量最小。实验结果与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出的最佳表面能结果相一致,也为针对不同类型颗粒在换热表面的沉积的抑垢提供了指导施镀的依据。
王景涛宋凡福徐志明贾玉婷
关键词:结垢复合镀层表面能
预冷发动机氢氦PCHE通道换热与热应力数值分析
2023年
基于高超声速预冷发动机闭式氦布雷顿循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的应用,对PCHE氢氦通道的热固耦合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着重阐述了热侧氦参数对换热的影响机制。探究了热侧壁温和换热系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冷侧换热的影响。考察了通道截面温度和湍动能的分布情况。通过熵产和综合换热系数评价了PCHE通道的性能,进行了通道热应力分析,建立了热侧和冷侧换热关联式(误差在±15以内)。结果表明:热侧压力对换热仅有微弱影响;热侧流量提高对热侧和冷侧换热均有增强作用。热侧进口温度下降导致热侧和冷侧换热减弱;热侧进口温度提高造成通道熵产显著增加,热侧流量增加造成通道熵产显著减小;高热应力出现在冷热流道之间和壁面两侧,局部最大热应力达到25 MPa。
王彦红李雨健贾玉婷李洪伟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换热热应力熵产
氧化镁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2年
为了研究MgO颗粒与碳酸钙(CaCO_(3))相互作用对其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MgO颗粒与碳酸钙在水溶液体系中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体系中Ca^(2+)、CO_(3)^(2-)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对MgO颗粒运移方向造成偏移。同时,因为MgO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加速溶液中碳酸钙团簇的形成,使离子扩散系数迅速下降,其形成的碳酸钙团簇结构也更加紧密。另外,由于MgO颗粒吸附大量离子,导致体系中游离的Ca^(2+)、CO_(3)^(2-)数量减少。又因为碳酸钙团簇周围水合层的阻碍作用,相比均相成核而言,更容易在溶液中与MgO颗粒形成晶核,进一步影响换热表面所沉积的污垢量。
王景涛孙金泽贾玉婷徐志明
关键词:碳酸钙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