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沈华

作品数:188 被引量:386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8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5篇细胞
  • 76篇肿瘤
  • 44篇癌细胞
  • 43篇卵巢
  • 33篇基因
  • 32篇卵巢癌
  • 32篇肠癌
  • 26篇癌患者
  • 25篇蛋白
  • 25篇血清
  • 24篇胃癌
  • 24篇流式细胞
  • 22篇腺癌
  • 21篇食管
  • 21篇细胞系
  • 21篇流式细胞术
  • 20篇食管癌
  • 20篇外周
  • 19篇卵巢肿瘤
  • 17篇免疫

机构

  • 119篇浙江省肿瘤医...
  • 84篇浙江省肿瘤研...
  • 4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浙江省中医药...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浙江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空军杭州疗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8篇许沈华
  • 92篇朱赤红
  • 61篇牟瀚舟
  • 61篇钱丽娟
  • 40篇刘祥麟
  • 37篇凌雨田
  • 29篇顾琳慧
  • 28篇苏丹
  • 23篇余传定
  • 20篇孙永正
  • 20篇郑智国
  • 19篇冯建国
  • 18篇张谷
  • 17篇倪型灏
  • 13篇应莉莎
  • 13篇高永良
  • 12篇戴珊星
  • 12篇姜志明
  • 12篇周星明
  • 11篇张奕荫

传媒

  • 11篇肿瘤学杂志
  • 10篇中国肿瘤
  • 6篇中华妇产科杂...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浙江肿瘤
  • 6篇全科医学临床...
  • 5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癌症
  • 4篇浙江肿瘤通讯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Journa...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浙江省生理科...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7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7篇1998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癌药对培养的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的即时杀伤作用
1989年
<正> 用氟脲嘧啶等4种抗癌药物短时间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盲肠来分化腺癌(HCe-8693)细胞系,初步观察了药物对该细胞生长、核分裂指数及~3H-TdR掺入DNA的影响。以期选择较有效的抗癌药物作为大肠癌手术病人腹腔冲洗液。材料与方法材料细胞采用本所新建立的HCe-8693细胞系。培养液为含20%小牛血清的日产RPMl-1640,每ml培养液中含青霉素100 U、链霉素100μg、氢化可的松 10μg、胰岛素0.01 U,pH为6.8~7.0。~3H-TdR是北京原子能所产品,比活性为27.2 Ci/
钱丽娟张奕荫许沈华钱永金张宗显戴珊星孙永正
关键词:抗癌药盲肠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131I标记抗人 结结癌单克隆抗体MC3对裸鼠载人肠癌的治疗作用
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 (MoAbMC3)对裸鼠载人肠癌进行实验性治疗。每只鼠腹腔注射131I-MC3 5 MBq/64μg蛋白。
许沈华钱丽娟牟瀚舟朱赤红孙永正戴珊星张宗显
文献传递
食管癌细胞P-gp与C-erbB-2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了解食管癌细胞C-erbB-2与多药耐药性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糖蛋白(P-gp)和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细胞C-erbB-2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食管...
许沈华倪型灏凌雨田张谷朱赤红刘祥麟
关键词:食管癌C-ERBB-2
文献传递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转移相关蛋白峰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转移相关蛋白峰(3144m/z蛋白峰)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3144m/z蛋白峰的表达,并与CA153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44m/z蛋白峰阳性率(30_2%)与CA153阳性率(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4m/z蛋白峰阳性率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生育情况、流产情况、体重指数、有无家族史、肿瘤大小、肿瘤分子分类、脉管瘤栓、神经侵犯、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和PR表达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外周血清3144m/z蛋白峰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同时进行血清CA153水平检测,有助于提高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
刘玮王晓稼许沈华毛伟敏
关键词:乳腺癌CA153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多基因产物的表达被引量:3
2000年
许沈华冯建国倪型灏张谷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转移流式细胞术
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89年
肿瘤坏死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和细胞溶解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迅速,已搞清其氨基酸顺序,并能大量生产重组体肿瘤坏死因子。本文介绍了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性质,增强其效果的方法及其治疗实验性肿瘤和临床癌症病人的研究进展。
许沈华张宗显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作用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基因表达谱差异 ,筛选与食管早期癌变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抽提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将各mRNA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一链做探针 ,混合后在1张含有4096条双点人类全长基因的芯片上进行杂交。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比较差异2倍以上的共有92个基因。其中差异3倍以上共有36个基因。在92个基因中有4个基因与食管癌基因表达谱中出现的相同。[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 ,进行了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检测 ,发现有4个基因与食管癌基因表达谱中出现的相同 ,这些基因可能与人早期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钱丽娟许沈华牟瀚舟冯建国朱赤红刘祥麟程勇沈卫文
关键词:食管癌外周血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分子标记靶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99例NSCL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hl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含量,然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细胞因子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疾病分期、吸烟状况均无相关性,但各细胞因子之间的表达密切相关。分层分析显示,IL-2、IL-4的表达与中晚期NSCLC的预后相关。排除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吸烟史的影响,高表达IL-2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IL-2患者的0.46倍(CI:0123~0.92,P〈005);与此相反,高表达IL-4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IL-4患者的2.86倍(CI:120~682,P〈005)。结论Th细胞因子的检测可以反映机体的肿瘤免疫状态,间接提示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L-2为中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良好独立因子,而IL-4则为不良预后因子。
王小红苏丹杨云山许沈华陈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清细胞因子
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3144m/z蛋白峰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解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3144-m/z蛋白峰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lt;br&gt;  [方法]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3144 m/z蛋白峰的表达水平,并与患者手术前血...
王晓稼苏丹刘玮许沈华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乳腺癌血清检测临床病理
必解癌Ⅱ号在荷人卵巢癌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4
1994年
用我所研制的必解癌Ⅱ号(BJA-Ⅱ)在高转移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上进行抗肿瘤治疗(BJA-Ⅱ组),并与顺铂治疗(顺铂组)、BJA-Ⅱ和顺铂治疗(联合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比较。治疗于裸鼠接种移植瘤的次日开始,将BJA-Ⅱ按每天每只裸鼠16mg的剂量混入饲料内经口投入,治疗53天,每只裸鼠服药总量达848mg。结果:BJA-Ⅱ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63.7%,有2只裸鼠移植瘤消失。实验结束,BJA-Ⅱ组平均瘤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JA-Ⅱ有抗肿瘤转移作用(BJA-Ⅱ组中1只转移,对照组中4只转移)。BJA-Ⅱ组治疗后周围血白细胞数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脾重/体重比值、淋巴结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等指标均优于顺铂组。表明:BJA-Ⅱ在裸鼠体内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转移、提高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
高永良许沈华牟瀚舟孙永正钱丽娟朱赤红戴惠芳肖必文
关键词:卵巢肿瘤抗癌药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