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丽娟

作品数:95 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8篇细胞
  • 47篇肿瘤
  • 30篇癌细胞
  • 28篇细胞系
  • 27篇肠癌
  • 24篇卵巢
  • 18篇肠肿瘤
  • 17篇卵巢癌
  • 15篇裸鼠
  • 14篇人卵巢
  • 14篇人卵巢癌
  • 14篇腺癌
  • 14篇卵巢肿瘤
  • 13篇杀伤
  • 12篇结肠
  • 12篇癌细胞系
  • 11篇顺铂
  • 10篇直肠
  • 10篇高转移
  • 9篇体外

机构

  • 68篇浙江省肿瘤医...
  • 34篇浙江省肿瘤研...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省医学科...
  • 4篇浙江省中医药...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95篇钱丽娟
  • 61篇许沈华
  • 40篇牟瀚舟
  • 34篇朱赤红
  • 24篇孙永正
  • 19篇顾琳慧
  • 18篇凌雨田
  • 16篇戴珊星
  • 15篇戴惠芳
  • 13篇张鸿未
  • 12篇张奕荫
  • 11篇冯建国
  • 10篇高永良
  • 8篇杜灵彬
  • 8篇钱永金
  • 6篇刘祥麟
  • 6篇黄晓曙
  • 5篇高永良
  • 5篇孔祥鸣
  • 5篇马胜林

传媒

  • 8篇肿瘤学杂志
  • 7篇中国肿瘤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浙江肿瘤通讯
  • 4篇浙江肿瘤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癌症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6篇199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NK/T细胞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人NK/T细胞系,命名为人NK/T细胞系ZQNK-29,于2012年06月12日保藏在位于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C201278。本发明人NK/T细胞系可长期...
钱丽娟顾琳慧牟瀚舟凌志强冯建国杜灵彬凌雨田姜志明孙文勇孔祥鸣朱赤红许沈华苏丹毛伟敏
文献传递
5-氟脲嘧啶对大肠癌细胞内胆酸活度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将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腺癌细胞(HR-8348),以癌细胞内胆酸代谢为动态监测点.采用新发展的胆酸微电极,观察抗癌药物的药理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5-FU(500 mg·L^(-1).250mg·L^(-1))时,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癌细胞内胆酸活度明显降低,高浓度5-FU组,癌细胞胆酸活度(25.2×10^(-5)mol·L^(-1))在24h后开始下降,3 d后为(2.6~5.3)×10^(-5)mol·L^(-1).并一直处于此水平。低浓度5-FU组,癌细胞胆酸活度在3d后有明显下降,一直处于(14.4~17.2)×10^(-5)mol·L^(-1)水平。肠癌细胞胆酸活度被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本文也简要描述了进行活细胞生理实验的胆酸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特点。
刘俊涛余湢洪文兵许沈华钱丽娟牟瀚舟
关键词:大肠肿瘤胆酸5-氟脲嘧啶
长必安协同顺铂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许沈华牟瀚舟钱丽娟朱赤红孙永正冯建国凌雨田沈汉澄孙静芸杨锋戴关海章建民
关键词:裸鼠卵巢肿瘤顺铂肿瘤转移
吉西他滨联合放射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 gemzar GEM)商品名为健择 (gemzar)联合放射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EM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O-8910PM细胞2...
钱丽娟顾琳慧朱赤红凌雨田张鸿未
关键词:吉西他滨人卵巢癌
文献传递
131I标记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3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及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oAb)MC3用131I 标记后,在裸鼠人肠癌模型上进行肿瘤定位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标记抗体特异性结合率为37.5%。裸鼠体内在48-120
许沈华牟瀚舟钱丽娟朱赤红张奕荫黄睦曙张宗显孙永正戴珊星
文献传递
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六种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BeadArray,CBA)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5、IL-4、IL-2)含量改变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连续收集各类恶性肿瘤患者共101例,同时设立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的微阵列技术代替传统的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IFN-γ、TNF-α、IL-10、IL-5、IL-4、IL-2的含量,然后分析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0、IL-5、IL-4、IL-2含量分别为(62.05±127.96),(19.53±37.41),(10.68±12.00),(4.43±7.95),(7.32±13.68)和(2.99±9.73)pg/ml;除IL2外,其余5项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FN-γ、TNF-α、IL0-10、IL-05、IL-04、IL-02测定的敏感度分别为72.3%、17.8%、39.6%、85.2%、80.2%和9.9%。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有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升高,其中以IL-5、IL-4和IFN-γ三种细胞因子均升高最多见,占60.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对比与分析,细胞因子的单项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并不大,但联合检测血清IL-5、IL-4、IFN-γ等的含量在肿瘤临床诊断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蔡菊芬顾怡生钱丽娟卢红阳王敏华
关键词:肿瘤细胞因子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细胞内胆酸含量分析被引量:6
1995年
作者用近期发展的对胆酸敏感的双通道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检测21例肠癌活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17.59±1.18×10(-5)mol/L,12例距肠癌远端正常肠粘膜细胞内胆酸平均含量为4.58±0.66×10(-5)mol/L,前者是后者的3.84倍,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用放射免疫分析法(PEG法)检测23例肠癌细胞冻融液和远端正常肠粘膜细胞冻融液,胆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44±0.20nmol/ml和0.36±0.07nmol/ml,前者是后者的3.99倍,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检测50例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胆酸含量范围在2.02~17.55nmol/ml之间,平均为5.90±0.50nmol/ml;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胆酸含量范围在0.86~4.9nmol/ml之间,平均为2.60±0.2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许沈华孙永正钱丽娟牟瀚舟刘俊涛洪文兵朱赤红
关键词:胆酸放射免疫分析
油菜花粉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体外生长抑制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生长抑制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BPE作用于体外生长的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通过CCK-8法检测BPE对DU-145的增殖抑制,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测定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 BPE对DU-145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BPE浓度为1000μg/ml时,DU-145细胞抑制率以48h尤为显著,达到79.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低、中浓度的BPE作用24h后,对细胞生长抑制不明显。BPE可以引起细胞凋亡,同时改变细胞周期。随着浓度的升高,DU-145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下降。BPE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显示阴性时,Bax表达较低,低浓度BPE使其表达大量增加;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增加,Bax表达反而降低。阴性时,Bcl-2表达较低,低浓度BPE使其表达大量增加;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增加,Bcl-2表达急剧降低。Bax/Bcl-2比值在阴性时最高,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BPE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效应。
顾琳慧钱丽娟杜灵彬姜志明高云凌雨田曹明富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区别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检测46例乳腺癌及41例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形成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25+IL-2受体细胞(CD25+IL-2R)、CD3+总T淋巴细胞(CD3+T)、CD4+辅助T辅助细胞(CD4+TH)、CD8+杀伤/抑制T细胞(CD8+TCS)、CD56+NK细胞(CD56+NK)和CD19+总B淋巴细胞(CD19+B)比例。结果:外周血IL-2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25+IL-2R细胞、CD4+TH细胞和CD56+NK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L-2水平呈负相关;在乳腺良性肿瘤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19+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IL-2-R细胞、Th细胞、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总B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
邹德宏杨红健谢尚闹凌雨田钱丽娟俞洋丁小文
关键词:乳腺肿瘤白细胞介素2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抗癌药对培养的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的即时杀伤作用
1989年
<正> 用氟脲嘧啶等4种抗癌药物短时间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盲肠来分化腺癌(HCe-8693)细胞系,初步观察了药物对该细胞生长、核分裂指数及~3H-TdR掺入DNA的影响。以期选择较有效的抗癌药物作为大肠癌手术病人腹腔冲洗液。材料与方法材料细胞采用本所新建立的HCe-8693细胞系。培养液为含20%小牛血清的日产RPMl-1640,每ml培养液中含青霉素100 U、链霉素100μg、氢化可的松 10μg、胰岛素0.01 U,pH为6.8~7.0。~3H-TdR是北京原子能所产品,比活性为27.2 Ci/
钱丽娟张奕荫许沈华钱永金张宗显戴珊星孙永正
关键词:抗癌药盲肠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