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耀宗

作品数:558 被引量:7,420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3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9篇胰腺
  • 137篇胰腺炎
  • 137篇腺炎
  • 86篇急性胰腺炎
  • 76篇细胞
  • 65篇肿瘤
  • 61篇腺癌
  • 60篇胰腺癌
  • 53篇综合征
  • 50篇溃疡
  • 47篇肠易激
  • 46篇易激综合征
  • 46篇肠易激综合征
  • 37篇食管
  • 36篇重症
  • 36篇慢性
  • 35篇发病
  • 33篇肠病
  • 29篇凋亡
  • 26篇基因

机构

  • 5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0篇第二军医大学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4篇上海市第一人...
  • 22篇复旦大学
  • 2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8篇中华医学会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53篇袁耀宗
  • 73篇徐家裕
  • 60篇章永平
  • 56篇吴云林
  • 49篇乔敏敏
  • 49篇姚玮艳
  • 46篇孙菁
  • 43篇诸琦
  • 40篇江石湖
  • 34篇王兴鹏
  • 33篇陈平
  • 33篇夏璐
  • 27篇翟祖康
  • 26篇李兆申
  • 22篇吴巍
  • 22篇许斌
  • 21篇孙蕴伟
  • 18篇汤玉茗
  • 17篇刘建生
  • 16篇贲其稳

传媒

  • 125篇中华消化杂志
  • 64篇胃肠病学
  • 25篇国际消化病杂...
  • 21篇上海医学
  • 16篇国外医学(消...
  • 16篇胰腺病学
  • 15篇中华胰腺病杂...
  • 1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0篇胃肠病学和肝...
  • 9篇中国实用内科...
  • 8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临床消化病杂...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新消化病学杂...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14篇2015
  • 21篇2014
  • 19篇2013
  • 28篇2012
  • 20篇2011
  • 26篇2010
  • 35篇2009
  • 49篇2008
  • 40篇2007
  • 32篇2006
  • 40篇2005
  • 28篇2004
5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就诊人数逐年增加,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其局限性。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GMA)是国外治疗IBD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内则缺乏此类研究。目的:探讨GMA治疗I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GMA治疗的2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8例为克罗恩病(CD)。入组患者均为5-氨基水杨酸(5-ASA)疗效不佳或激素抵抗者。分析GMA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2周末疾病临床活动度指数(CAI)、内镜活动度指数(EAI)、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GMA治疗后,UC和CD组CAI、E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实验室指标中,UC组治疗后Alb显著升高(P<0.05),CRP显著降低(P<0.05),CD组仅CRP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显示GMA治疗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GMA治疗可有效减轻5-ASA或激素治疗无效IB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道黏膜损伤、控制炎症反应活动且安全性良好,但该结论需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姚玮艳陈英陈舒陶凤来沈锐袁耀宗钟捷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CROHN病白细胞去除术
重视非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袁耀宗汪菁峰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要临床表现吞咽困难
咪唑安定在内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1年
金珏袁耀宗吴云林于布为
关键词:咪唑安定内镜检查内镜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在炎症性肠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问题被引量:4
2010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累及全消化道和肠外器官的慢性胃肠道炎性疾病。其迁延小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身心伤害。IBD的传统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5氨基水杨酸、柳氮黄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AZA)、6-巯基嘌呤(6MP)、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等。大部分患者经这些药物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顾于蓓袁耀宗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长期疗效生物制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性疾病
川芎嗪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浆血栓素、前列环素及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观察了活血化淤中药川芎嗪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浆血栓素(TXA_2)、前列环素(PGI_2)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浆TXA_2、TXA_2/PGI_2比值以及LPO明显增高;腹腔注入80mg/kg鼠重川芎嗪能显著降低TXA_2,稳定TXA_2/PGI_2比值,降低LPO,减少腹水积聚,提高病鼠存活率,减轻胰组织出血坏死程度和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
王兴鹏徐家裕袁耀宗翟祖康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列环素川芎嗪氧自由基血浆TXA2腹腔注入
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揭示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慢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uig Divi等方法制备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模型组 ) ,制模后的 3、4、5和 6周取胰腺组织 ,对照组则在 4周取材。分别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 (COL Ⅰ )、TGF β1、CTGF]和原位杂交染色 (TGF β1、CTGF)。结果 模型组于 3周后可见局部胰管扩张、胰腺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空泡样变 ,小叶内腺泡细胞有局限性纤维化或无变化。 4周时胰管显著增生 ,胰管周围及小叶间和小叶内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 ,局部腺体萎缩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而 5、6周时胰腺纤维化程度与 4周时比较并未见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TGF β1主要分布于间质区成纤维细胞细胞质、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浸润区。CTGF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部分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原位杂交显示TGF β1mRNA及CTGFmRNA分布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吻合。此外 ,TGF β1、CTGF与代表纤维化严重程度的FN、COL Ⅰ的分布及表达基本相同并成正相关 (P <0 .0 5 )。对照组在4周时仅见脂肪组织浸润。所有结果 3、4两周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孙蕴伟顾柏炜朱颖袁耀宗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5FU、丝裂霉素(MMC)、顺铂治疗(TACE)进展期肝癌(HCC)21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TACE治疗2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Ⅱ期15例,Ⅲ期6例.结果接受TACE患者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平均生存期91mo,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15%和424%.Ⅱ期患者获得的平均生存期、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5mo,867%,60%;明显优于Ⅲ期患者的53mo,367%,0%(P<001).多次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2mo,明显优于单次治疗的68mo(P<001).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结论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是治疗进展期HCC的有效手段.
涂水平吴达明袁耀宗吴云林江石湖吴裕忻
关键词:肝癌羟基喜树碱栓塞治疗肝动脉灌注
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被引量:14
1995年
采用胰管内逆行加压注射犬自身胆汁和胰蛋白酶混合物诱发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术后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即有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等异常改变,而川芎嗪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与假手术组接近:病理学检查显示非治疗组胰间质微血管中可见微血栓形成,腺泡及脂肪细胞环死。川芎嗪治疗组鲜见。本文结果提示在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异常改变的血液流变学为胰组织微循环障碍、微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环死等一系列改变的重要因素,川芎嗪可有效地阻止或改善这些变化。
王兴鹏袁耀宗徐家裕梁子钧浦勤宪董辉
关键词:坏死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川芎嗪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功效,人类应用斑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斑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而其衍生物有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酸钠和去氢去甲斑蝥素等,这些衍生物是在斑蝥素的基础上改变某些化学基团或是由人工合成的新型低毒抗癌药,具有抗肿瘤、增加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周季兰姚玮艳袁耀宗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衍生物斑蝥酸钠
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若干进展
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论述。
袁耀宗汤玉茗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反流症状
文献传递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