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冰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S100β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脑梗死患者94例,健康对照组94例,测定各组的Hcy、S100β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中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度(22例)、中度(35例)和轻度(37例)。按照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27例)、中面积梗死(24例)和小面积梗死(43例)。结果重、中度脑梗死组血清Hcy、S100β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0.05)。重度脑梗死组血清Hcy、S100β水平高于中度脑梗死组(P<0.05)。大、中面积脑梗死组Hcy、S100β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100β水平高于中面积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存在着Hcy、S100β水平的变化,并可能成为评估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饶亚华蒋冰陈馨
-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
- 武汉地区3072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武汉地区孕妇早期TORCH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在优生优育领域方面提供数据性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072例孕妇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孕妇TOX-IgM、CMV-IgM、RV-IgM和HSV-IgM阳性率分别为0.74%、0.16%、0.20%和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优生优育的质量,怀孕早期进行TORCH感染检测很有必要。
- 冯先华郗娟蒋冰王银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优生畸胎
-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Gas6水平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 6)与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120例冠心病患者(CHD)作为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CHD+T2DM)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对三组血清进行Gas 6的浓度检测,并检测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LISE法检测健康对照组Gas 6的含量为227.61±7.28pg/ml,冠心病患者组血清中Gas 6含量为278.57±6.61pg/ml,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Gas 6含量为285.66±6.37pg/ml。冠心病患者组和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组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支数越多,血清Gas 6水平越高(P<0.05)。结论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 6)在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浓度明显升高,且随冠脉狭窄支数增多而增高,提示Gas 6参与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 陈馨陈杰蒋冰徐升强
-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周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APF、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及血沉在RA中的意义,并探讨以上7种常用检查项目的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PF、AKA,抗RA33抗体及使用速率散射比浊定量法检测RF,点化学发光法检测CRP及魏氏法检测血沉。共检测160例确诊RA患者、90例非RA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PF、AKA、抗RA33抗体、抗CCP抗体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45.6%、33.8%,27.5%,80.0%,62.5%,71.9%及74.4%,特异度分别为94.2%,94.7%,92.1%,90.0%,68.9%,56.8%and 79.2%。RA患者这五种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中,RA阳性组,APF+RF+CCP联合筛查阳性率已经达到95.0%。结论 7种指标在检测RA均有显著意义,APF、抗CCP及RF联合筛查即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更多指标的联用更有助于早期发现RA患者。
- 陈超徐升强王银蒋冰胡先泳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
- Pre S1抗原与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 S1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e S1和乙肝两对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观察不同模式中pre S1的表达水平和HBV DNA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门诊及住院受检者血清标本2 180例,在1 971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pre S1和HBV DNA的检出率均较高,且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大三阳、小三阳和HBsAg/抗-HBc(+)三种模式中pre S1的阳性率分别为94.3%、59.1%和78.9%;pre S1在HBeAg阳性组和HBV DNA阳性组中的阳性率为94.3%和84.9%,明显高于在HBeAg阴性组和HBV DNA阴性组中的62.1%和56.3%(P<0.01);且大三阳组的HBV DNA含量也远高于其他组(多数高于105copies/ml),尤其是pre S1也是阳性的同时,HBV DNA拷贝数多高于107 copies/ml,呈高拷贝复制;而正常人群(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pre S1检出阴性。结论:pre S1能较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存在与复制情况,联合检测pre S1和乙肝两对半,结合HBV DNA定量检测,可早期发现低水平的病毒感染,是判读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较好参考指标,尤其在检验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对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读和疗效观察都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曾繁钰蒋冰谭璐
- 关键词:PRES1抗原HBV乙肝两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