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玉娟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梗死
  • 6篇脑梗死
  • 4篇动脉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氨酸
  • 4篇半胱氨酸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卒中
  • 3篇小鼠
  • 3篇梗塞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叶酸
  • 2篇神经元
  • 2篇缺血
  • 2篇脑梗塞

机构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19篇董玉娟
  • 13篇刘俊艳
  • 6篇李娜
  • 4篇王冰
  • 4篇任士卿
  • 4篇李育臣
  • 4篇王建茹
  • 3篇左凤同
  • 3篇王瑜玲
  • 3篇李春岩
  • 2篇张进贵
  • 2篇林小慧
  • 2篇任世卿
  • 2篇魏娟红
  • 2篇张玉果
  • 2篇张彦
  • 2篇王宇
  • 1篇崔建岭
  • 1篇任慧玲
  • 1篇刘好文

传媒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前庭神经元炎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对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口服眩晕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注射作用快,疗效肯定,是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理想药物。
董玉娟刘俊艳任士卿张彦王瑜玲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前庭神经元炎症状改善治疗组眩晕停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 ,探讨GBE与缺血损伤神经元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 GBE治疗组及脑缺血组 BDNF阳性细胞数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坏死灶中心区 GBE组及缺血组BDNF阳性神经元均消失 ,但在坏死灶周围区 ,两组 BDNF阳性细胞均显著增加。两组细胞形态无明显不同 ,但GBE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又显著高于相应缺血对照组。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大鼠局灶脑缺血半暗带区 BDNF的表达水平 ,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及重塑。
李育臣董玉娟王建茹王冰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局灶脑缺血阳性细胞阳性神经元
慢性应激刺激成年小鼠对其老年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刺激成年小鼠对其老年期认知功能及海马区神经结构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成年雄性小鼠予以慢性束缚性刺激6周(Stress,S组),束缚结束后成年S组小鼠即刻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并断头以免疫组化学及硫堇染色方法观察海马区突触素及尼氏小体的变化,并利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突触素免疫组化反应阳性产物数量;而老年S组小鼠于慢性束缚6周后普通环境下继续饲养11周至老年期(25周龄)再进行上述行为学及病理学检测。对照组小鼠正常环境下饲养并分别于14周龄、25周龄进行上述行为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成年及老年S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P<0.05);海马区脑组织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和尼氏小体数量较同龄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少(P<0.01)。结论:给予成年期小鼠慢性应激刺激可导致老年期小鼠认知功能损害,其记忆的损害与年龄老化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左凤同刘俊艳董玉娟任世卿
关键词:突触素尼氏小体海马老年
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48
2001年
目的 :寻找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 ,对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血管狭窄等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1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Hypertension,HT)者 46例 ,其中 18例收缩压低于 15 0 mm Hg,13例脉压差小于 30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2 31例合并有糖尿病 (Diabetes Millium,DM) ,对照组仅仅 18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0 1)。 32 1例 SIP患者行 TCD或 /和 MRA检查者 14例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 ,这部分患者脉压差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低灌流与进展性卒中有关。其中 12例 MD患者行 MRA或 TCD检查 ,均发现有小血管显影不良或狭窄 ,6例有大血管病变。 4影像学检查显示分水岭梗塞或顶深部侧脑室体旁梗塞多提示大血管病变 ,尤其是 MCA起始部或主干支狭窄 ,常预示进展性卒中的可能。结论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 ,糖尿病以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而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也易引起 SIP。SIP患者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常提示此类患者侧枝循环建立不完善 ,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 ,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脑灌注压 ,切记不要过分降低血压 ,尤其疑为大血管病变者。
刘俊艳董玉娟李娜任士卿李育臣王建茹刘好文王冰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梗塞脑出血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旨在研究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发病机制。 方法 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8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形态学表现,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的相关性。 结果 86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皮质下梗死的患者,63例(73.3%)呈多发性病灶,主要累及内交界区及半卵圆中心。TCD监测到14例(29.8%)皮质下梗死患者的微栓子,其中13例为多发性病灶,多表现为半卵圆中心梗死(P<0.001)、皮质播散性小梗死(P<0.001)以及多发性脑梗死(P<0.02)。结论 动脉-动脉栓塞与血流动力学低灌注的共同作用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内交界区梗死、半卵圆中心梗死为不同发病机制的两种梗死类型,后者与栓塞机制关系更为密切。
刘俊艳董玉娟任士卿刘玮魏娟红李春岩
关键词:皮质下梗死发病机制大脑中动脉多发性脑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相对表观弥散系数与脑电地形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计算rADC与BEAM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并观察各参数间相关有无显著性。结果:病灶中心区及病灶周边区rADC,与BEAM相对数字图平均值中的δ、α_2等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在脑梗死超早期,梗死灶中心及周围rADC的改变,与脑电波频率的改变有密切关系,rADC值降低越明显则往往脑电图(EEG)频率越慢。结论:rADC与BEAM之δ、α_2等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BEA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磁共振rADC的改变,在脑梗死超早期,可应用BEAM了解脑梗死缺血程度,估计治疗预后。
李育臣徐辰王宇王建茹董玉娟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脑电地形图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报告
2007年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性,55岁,退休教师。患者于入院前20年(3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痛,最严重时不能工作达2年,通过理疗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持续存在。入院前的15年逐渐出现右侧臀部以及腰背部较对侧欠饱满现象,因不影响行走且进展非常缓慢而未就诊,近2年逐渐出现右侧颈肩部酸痛感,不伴有肢体麻木及放射性感觉障碍,间断接受物理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胡新磊董玉娟刘俊艳张彦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退休教师肢体麻木物理治疗腰背部颈肩部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用尤瑞克林治疗14d,与同期未用尤瑞克林者进行对照,观察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认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任慧玲刘俊艳吴婧王建如董玉娟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与脑梗死颈总动脉溶栓预后
2002年
目的 了解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rADC)的改变与颈总动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周边及外围区rADC ,结合颈总动脉溶栓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DC均值梗死灶中心区 <周边区 <外围区 ,恶化组rADC均值低于非恶化组 ;两组以各区rADC作为判别因子得判别式 :D =0 0 2 0X1 +0 0 1 5X2 +0 0 1 8X3- 3 41 5(X1 、X2 、X3分别为中心、周边、外围区rADC) ,Wilks′λ值为 0 799,X2 =8 843 ,P值 =0 0 31。结论 超急性期脑梗死颈总动脉溶栓近期结局与溶栓前rADC的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李育臣王健茹董玉娟马晓辉王宇崔建岭
关键词:脑梗死颈总动脉溶栓治疗
DWI对MCA狭窄患者卒中亚型的诊断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MR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l)对MCA狭窄患者急性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经TCD/MRA诊断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下简称MCA闭塞性病变: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esive disease MCAOD)患者,分别于病后1周内行头颅水抑制MRI成像(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及DWI检查,比较FLAIR、DWI所示梗死灶的类型和数量。结果:238例症状性MCAOD患者的FLAIR结果表明,单发腑梗死137例(57.6%),多发性脑梗死101例(42.4%)。其中皮层区域内梗死82例(34.5%),深部小梗死120例(50.4%),变界区梗死143例(60.1%)。而内交界区梗死、半卵园中心梗死以及伴随的皮层小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52.9%、22.7%、13.0%,84例MCAOD患者的DWl结果表明,73.8%患者呈多发性脑梗死表现,皮层区域内梗死、交界区梗死、深部小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6.4%、56%和44.0%,而皮层播散性小梗死(22.6%)、半卵园中心梗死(29.1%)的诊断率高于FLAIR结果。结论:DWI对于微小梗死以及多发梗死的诊断明显优于FIAIR成像,尤其对于皮层播散性小梗死灶以及半卵园中心梗死的诊断更敏感,利于卒中亚型的诊断及卒中机制的判断。
刘俊艳任士卿董玉娟魏娟红李春岩
关键词:梗死类型DW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