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卫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中尺度
  • 4篇中尺度特征
  • 4篇急流
  • 3篇对流云
  • 3篇对流云团
  • 3篇云团
  • 3篇结构特征
  • 3篇风场
  • 3篇暴雪
  • 3篇暴雨
  • 3篇暴雨特征
  • 3篇暴雨天气
  • 2篇大雪
  • 1篇大雪天气
  • 1篇灾害
  • 1篇霜冻
  • 1篇天气气候
  • 1篇气候
  • 1篇涡度
  • 1篇涡度平流

机构

  • 10篇山西省气象台
  • 10篇山西省雷电防...
  • 9篇山西省气象局
  • 5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山西省气象信...

作者

  • 10篇范卫东
  • 9篇赵桂香
  • 4篇杜莉
  • 4篇王淑凤
  • 2篇韩龙
  • 1篇张国勇
  • 1篇李韬光
  • 1篇胡志新
  • 1篇刘志斌
  • 1篇韩龙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28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山西中北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了两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地面自动站风场上β-中尺度辐合和β-中尺度涡旋是造成此次暴雪的直接原因。降雪强度和落区与风场结构和高低空系统配置密切相关。(2)变形诊断揭示,500hPa总变形对地面锋生作用明显;伸缩变形项大值中心与地面涡旋中心吻合,是造成地面涡旋加强,产生强降雪的重要机制;对强冷锋降雪而言,切变变形项贡献大于伸缩变形项,切变变形大值区的出现和维持是700hPa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强冷锋稳定维持的重要因素。(3)强降雪前12h,高层有暖平流输入,而低层形成"湿冷垫",对低空低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强降雪出现前,高空西风急流在300hPa形成急流核,随着急流核的下传,低空低涡发展,切变线稳定维持,导致强降雪持续;强降雪落区和强度与高低空急流轴的位置和急流强度关系密切。
赵桂香杜莉范卫东王淑凤
关键词:急流
一次锢囚峰暴雪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发生在山西省北中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2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
赵桂香杜莉范卫东王淑凤
关键词:急流
山西省大雪以上天气气候特征分析研究
利用山西省108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小波分析和Gumbel方法,计算分析了山西省大雪以上天气的主要分布特征和突变情况,给出年降雪极值的重现期值;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大雪期间冷空气活动特征进...
赵桂香李韬光范卫东梁亚春武捷张国勇
关键词:大雪
文献传递
“8.18-19”山西中南部暴雨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中南部多站暴雨和2个测站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切断低压、槽线和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的共同影响,副高边缘不断生成和消亡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团(2个一般对流云团和6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包括1个MCC和5个MCS))是导致暴雨、大暴雨的直接系统;暴雨站上空TBB绝对值变化与降水变化有着较好的一致性。(2)此次降水过程,暴雨区非常分散,存在6个中心,分别表现出典型的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特征,其分布呈现出双峰、单峰和孤立单峰等多种型式,具有先沿着500hPa引导气流向东北发展,再随着副高撤退又向东南压的特点。(3)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显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存在涡旋降水、切变降水和辐合降水3种类型,其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暴雨落区却与它们和副高的相对位置有关。(4)A指数诊断揭示,高湿气团在高不稳定层结背景下,沿副高边缘不断抬升到高空,与来自高纬地区的强冷空气相遇,导致了强降水;在对流层中、高层,转化项是涡度发展的主要因子,使得垂直运动不断加强,成为不稳定大气的动力强迫因素。
赵桂香范卫东刘志斌韩龙
关键词:暴雨特征对流云团
一次锢囚峰暴雪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发生在山西省北中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2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
赵桂香杜莉范卫东王淑凤
关键词:急流
文献传递
一次锢囚峰暴雪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 年3 月14 日发生在山西省北中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2 次降雪增幅,而涡...
赵桂香杜莉范卫东王淑凤
关键词:急流
文献传递
“8.18~19”山西省中南部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文章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多站暴雨、2站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上切断低压、槽线和...
赵桂香范卫东韩龙刘志斌
关键词:暴雨特征对流云团
文献传递
山西省大雪天气的分析预报被引量:33
2011年
利用1971-2008年山西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山西大雪天气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大雪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次年4月间,但以3月最多;常出现连续2天以上的大雪天气,且多以局地为主,区域大雪仅占16%。38年来,山西大雪次数年际差异大,其中有3年异常偏多,5年异常偏少,且有两个显著偏少期和一个显著偏多期,但整体上呈缓慢增加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259次.(10a)-1;山西大雪次数南部最多、中部最少,北部和中部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呈减少趋势。(2)山西大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地面回流、河套倒槽及两者共同作用等三类,74%的区域大雪天气伴随500hPa阻塞形势。(3)诊断分析表明,大雪区上空上升运动存在两种垂直环流结构,涡度平流下传是导致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出现大雪持续和增幅的重要动力因素;低空超低空急流的维持和加强,不仅是水汽输送和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且加强了大范围辐合上升运动,成为对称不稳定的组织者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同时加强了低空中尺度上升运动;在回流形势影响下,近地层形成"湿冷垫",不仅使得暖湿空气沿其爬升,增湿、冷却达到饱和,而且加强了动力抬升作用,导致大雪的持续和增幅。(4)不同系统影响下高低空流型配置不同,造成的大雪强度、落区、时间均不同。
赵桂香杜莉范卫东张国勇胡志新
关键词:大雪
“8.18~19”山西省中南部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文章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 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18~19 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多站暴雨、2 站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 上切断...
赵桂香范卫东韩龙刘志斌
关键词:暴雨特征对流云团
近50年山西省霜冻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全面认识山西省霜冻天气特征,为农业的精细化区划提供更多参考,利用全省70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霜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最早最晚初霜日相差79天,终霜日相差112天,无霜期相差282天。(2)总体上,山西省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20世纪90年代后,初霜日推后的趋势明显加大。初霜日和无霜期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而终霜日不明显。(3)小波分析揭示,山西省初、终霜日以及无霜期均存在多尺度变化特征,但三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突变点不同。(4)山西省重度霜冻灾害多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21世纪以后,出现重度终霜冻灾害的几率增加。因此,采取科学的区划方式,合理调整种植布局,才能有效提高农业产业水平。
赵桂香范卫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