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世标

作品数:173 被引量:626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8篇职业病
  • 46篇职业病危害
  • 27篇风险评估
  • 22篇关键控制点
  • 21篇噪声
  • 20篇基因
  • 16篇本底
  • 12篇细胞
  • 11篇听力损失
  • 11篇危害分析
  • 11篇高本底辐射
  • 11篇超氧化物歧化...
  • 10篇多态
  • 10篇
  • 9篇噪声性
  • 9篇噪声性听力损...
  • 9篇职业病危害因...
  • 9篇子体
  • 9篇风险评估方法
  • 8篇易感

机构

  • 157篇广东省职业病...
  • 17篇苏州大学
  • 12篇广州市职业病...
  • 12篇广州市第十二...
  • 9篇中山大学
  • 8篇广东药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佛山市顺德区...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惠州市职业病...
  • 3篇珠海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东莞市职业病...
  • 2篇粤北人民医院
  • 2篇海南省卫生防...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73篇苏世标
  • 52篇陈建雄
  • 44篇刘明
  • 41篇李荣宗
  • 33篇温翠菊
  • 29篇闫雪华
  • 25篇邹剑明
  • 24篇陈惠清
  • 23篇李小亮
  • 23篇黎丽春
  • 23篇杨敏
  • 22篇耿继武
  • 22篇李旭东
  • 20篇温薇
  • 20篇靳雅丽
  • 19篇徐海娟
  • 16篇陈慧峰
  • 13篇童建
  • 10篇冯本秀
  • 10篇聂继华

传媒

  • 56篇中国职业医学
  • 29篇中国卫生工程...
  • 13篇中华劳动卫生...
  • 9篇中国工业医学...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中国辐射卫生
  • 5篇广东省职业健...
  • 4篇环境与职业医...
  • 4篇预防医学
  • 4篇广东省职业健...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广东省劳动卫...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个体防护...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安全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7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13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人群的周围血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HBRA和对照地区(CA)各50名年龄为50.0—59.0岁男性居民作为HBRA组和CA组。采集2组人群肘静脉血分离白细胞和血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白细胞中COX1ImRNA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中COXⅡ蛋白水平。结果HBRA组人群白细胞COXⅡ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A组[(13.01±1.76)vs(1.00±0.23),P〈0.01],HBRA组人群血浆中coxI蛋白水平与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0.58,1.56)vs0.88(0.44,1.57)mg/L,P〉0.05]。结论低剂量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能导致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可能与适应性反应机制相关。
杨敏苏世标郭强之耿继武李晓艺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低剂量线粒体
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热休克蛋白27基因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长期连续天然放射性照射人群的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国阳江市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 HBRA)50名50~59岁男性居民为HBRA组,另选择在恩平市某镇对照地区( CA)年龄相仿的50名男性居民为CA组。采集周围血分离血浆和白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中HSP27蛋白水平,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测定白细胞中hsp2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ΔCt值表示,ΔCt值越大表示mRNA相对表达水平越低)。数据采用中位数( M)与四分位数( P25,P75)描述。结果 HBRA组和CA组人群的血浆HSP27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0.98,2.82) vs 1.48(1.12,2.45) mg/L,P >0.05]。 HBRA组周围血白细胞中hsp27 mRNA的ΔCt值低于CA组[1.68(1.33,2.35) vs 3.08(2.13,4.47),P<0.01],即HBRA组hsp27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A组。结论低剂量长期连续照射可能提高人体白细胞hsp27基因表达水平,诱导产生适应性反应。
张丹英郭强之李文肖斌严茂胜苏世标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热休克蛋白27HEATPROTEIN
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职业病危害预测与控制措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以广东省某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类比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经验法等方法分析预测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并探讨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工艺、工程、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结果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以及苯系物等,其中噪声超标率为46.7%,电焊烟尘CTWA超标率为56.3%,其他粉尘超标率为37.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53.8%。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焊工、打磨工、油漆工和切割工,关键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措施、工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结论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噪声聋、振动病以及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苯系物中毒风险较高,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李旭东苏世标陈建雄杨敏邹剑明
关键词:职业病
蜂胶对纳米二氧化钛所致大鼠氧化损伤防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效应,以及蜂胶对这种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灌服给药剂量为8、16、32 mg/(kg体质量·d)纳米TiO2溶液,共7 d;低、中、高剂量蜂胶干预组于灌服0.2 g/(kg体质量·d)蜂胶后,间隔4 h,再分别灌服8、16、32 mg/(kg体质量·d)纳米TiO2溶液,灌服7 d后,中、高剂量蜂胶干预组分别继续灌服0.2g/(kg体质量·d)蜂胶7和14 d;对照组大鼠仅灌服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2 ml,共7 d。采集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毒组SOD活力下降[(1 187.0±5.7)vs(1 215.2±21.7)×103μmol/(min·L),(1 154.4±10.4)vs(1 215.2±21.7)×103μmol/(min·L),P<0.05],MDA水平增加[(1.71±0.03)vs(1.62±0.07)μmol/L,(1.78±0.03)vs(1.62±0.07)μmol/L,P<0.05]。大鼠血清中SOD活力随着纳米TiO2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回归方程:^y=-1.820 x+1 213.000,决定系数(R2)=0.748,P<0.01],MDA水平随着纳米TiO2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回归方程:^y=0.005 x+1.630,R2=0.656,P<0.01]。蜂胶干预处理大鼠的SOD活力高于染毒处理大鼠(P<0.01);蜂胶干预处理大鼠的MDA水平低于染毒处理大鼠(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可引起大鼠的氧化损伤,蜂胶能够增强大鼠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靳雅丽杨敏苏世标陈菊艳刘明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蜂胶纳米材料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NANO-TIO2
高本底地区辐射对8-OHdG和hMTH1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天然低水平放射性辐射对氧化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阳西县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和恩平市天然放射性低本底辐射地区(CA)各48名50-58岁土生土长男性居民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匹配,佩戴热释光剂量计测得外照射剂量。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浆和白细胞,ELISA法测定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含量,QPCR法测定血白细胞人8-羟基鸟嘌呤核苷酸酶修复基因(Human Mut Thomologue,h MTH1)m RNA转录水平。结果 HBRA组和CA组居民外周血血浆中8-OHd G浓度分别为(0.27±0.11)μg/m L和(0.32±0.10)μ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个人剂量呈负相关(rs=-0.271,P=0.013);h MTH1 m RNAΔCt值分别为(9.61±2.51)和(10.01±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个人剂量呈负相关(rs=-0.219,P=0.028)。结论长期暴露于天然放射性低本底辐射地区可降低居民氧化损伤水平、提高DNA损伤修复能力。
刘明苏世标郭强之张丹英杨敏
关键词:8-羟基脱氧鸟苷
高本底地区汉族人群MGMT基因5'侧翼区遗传多态性分布
【背景】O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人体细胞DNA损伤修复和多阶段致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机体受到长期持续性低剂量电离辐射后可产生...
陈慧峰赵雷温薇陈惠清苏世标杨宇华闫雪华
关键词:高本底地区遗传多态性
文献传递
1例二甲基甲酰胺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1例二甲基甲酰胺(DMF)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方法,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职业史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分析发生原因。结果患者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原、辅料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显示,干法贴膜浆料DMF水平为629.71g/kg,湿法搅拌料DMF水平为787.30 g/kg。干法车间第二涂台和湿法车间配料房工作场所空气中DMF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13.57和350.64 mg/m3。依据GBZ 59—2010《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致病原因后,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结论应规范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和个体防护措施,加强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以防止类似职业中毒发生。
陈惠清李荣宗李小亮温薇陈慧峰苏世标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职业病肝病
氡及其子体对职业人群和大鼠外周血SOD及MDA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长期氡及其子体吸入对职业氡暴露人群与大鼠的氧化损伤,寻找早期效应标志物。方法用固体核径迹法测定作业场所中氡浓度,利用1 Bq/m3=1.26×10-3WLM(工作水平月)的转换系数算出单位氡浓度氡子体年暴露量。职业氡暴露人群按照氡子体累积暴露剂量分为2,26和106 WLM即3个低、中、高剂量组。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暴露于普通环境中,中、高剂量组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氡子体累积暴露剂量分别达1,27和105工作水平月。检测各组人群和各组大鼠外周血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低、中、高剂量职业氡暴露人群外周血中,SOD活力分别为(117.34±18.07)U/ml、(83.32±19.79)U/ml和(60.37±21.40)U/ml,MDA含量分别为(1.85±1.12)nmol/ml、(2.68±1.36)nmol/ml和(3.35±1.61)nmol/ml。随着氡子体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SOD活力逐渐降低(P<0.05),MDA含量逐渐升高(P<0.05)。在低、中、高剂量吸入氡染毒大鼠外周血中,SOD活力分别为(1 393.40±88.30)U/ml、(1 198.60±132.44)U/ml和(1 098.60±50.90)U/ml,MDA含量分别为(0.53±0.13)nmol/ml、(1.89±0.13)nmol/ml和(2.18±0.18)nmol/ml。随着氡子体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SOD活力逐渐降低(P<0.05),MDA含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SOD与MDA可作为氡及子体吸入引起氧化损伤的早期效应标志物。
苏世标仲恒高张卫聂继华杨鲁静童建
关键词:子体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某运动皮鞋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某运动皮鞋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寻找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紫外线、粉尘和化学毒物等。粉尘包括矽尘、煤尘和其他粉尘。化学毒物主要包括环己烷、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1,6-亚己基二异氰酸酯、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己烷、丙烯腈、苯乙烯、1,3-丁二烯等。其中,岗位噪声8 h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结果为71.1~99.2 dB(A),超标率为41%(43/105);岗位高温检测结果为29.1~30.8℃;紫外辐照度检测结果UVC和UVB分别为未检出~2μW/cm2和未检出~6μW/cm2,超标率为59%(10/17);粉尘检测结果CTWA为0.24~30.3 mg/m3,超标率为21%(7/33)。其中:①矽尘检测结果CTWA为1.26~1.57 mg/m3,超标率为100%(3/3);②煤尘检测结果CTWA为1.0~1.12 mg/m3,超标率为13%(4/30);煤尘检测结果CTWA为1.0~1.12 mg/m3。检测的化学毒物78个岗位中,擦拭处理剂岗位丁酮和配胶房乙酸乙酯检测结果CTW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分别为302和378 mg/m3;其他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局、辅助用室、职业病防护设施(整改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建设项目在进行个体防护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可行。
宫奇黄晓婷靳雅丽薛来俊苏世标
关键词:制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铀矿井下氡及子体浓度10年变化规律分析
[目的] 了解某铀矿井下氡及子体在10年间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工种的分布规律,以便针对性采取井下降氡措施。[方法]收集1995-2004年间某铀矿井下氡及子体浓度资料,计算平衡当量氡浓度及平衡因子F。[结果]①主要工...
苏世标杨鲁静张卫苏衍春余龙童建
关键词:铀矿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