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承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医学生
  • 4篇细胞
  • 3篇医学教育
  • 3篇教育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社区教育
  • 2篇思维
  • 2篇思维能力
  • 2篇批判性
  • 2篇批判性思维
  • 2篇批判性思维能...
  • 2篇全科医学
  • 2篇全科医学教育
  • 2篇误诊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淋巴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血吸虫病

机构

  • 14篇长江大学
  • 4篇湖北省卫生职...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长江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9篇胡承明
  • 4篇何长华
  • 4篇徐文涛
  • 4篇赵静
  • 3篇任伯绪
  • 3篇李会廷
  • 2篇何长华
  • 2篇谭小平
  • 2篇王卫政
  • 2篇吴宏安
  • 2篇余凤英
  • 2篇张庆
  • 2篇彭芳
  • 2篇龚权
  • 2篇印爱平
  • 2篇李爱华
  • 2篇沈关心
  • 2篇邓文芳
  • 2篇齐小伟
  • 2篇吴慧芳

传媒

  • 5篇湖北省卫生职...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7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4个专业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387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正性表现(>280分),7个特质中除寻找真相(37.00分)和系统化能力(38.93分)表现为意义不明确外,其余均表现为正性特质(>40分);不同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宗教信仰、了解批判性思维和课外阅读时间3个因素有相关性(P<0.05)。结论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虽然呈正性,但还有待提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相关知识的了解,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邓文芳任伯绪龚权胡承明赵静齐小伟彭芳
关键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
白线疝二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吴慧芳胡承明
关键词:误诊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分为A、B、C三级 ,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TBA)。结果 :TBA值随Child Pugh分级加重呈递增现象 ,各组血清TBA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血清TBA与白蛋白 (ALB)呈负相关 (rs=-0 .417,P <0 0 0 1) ,与总胆红素 (TBIL)呈正相关 (rs=0 .482 ,P <0 0 0 1) ,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无明显相关性 (rs=0 .195 ,P >0 0 5 )。结论 :血清TBA是肝炎后肝硬化病情变化的灵敏指标。
胡承明徐文涛吴宏安何长华陈有荣
关键词:血清总胆汁酸肝炎后肝硬化TBAALBCHILD-PUGH
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研究
1999年
为了解肝癌(HCC)患者的免疫状况,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用红细胞酵母商花环试验测定了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显示,HCC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HCC患者RBC-C3bRR明显降低(P<0.01),而RBC-ICR明显升高(P<0.01)。结果表明:HCC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此可作为判断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并提示对HCC患者可采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胡承明徐文涛王家珑王思元邵静芳王晓林沈关心吴远
关键词:T淋巴细胞红细胞免疫学
重素质 强技能 实验教学谱新篇
2010年
长江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3年。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初步建成了教学理念先进、实验设备优良、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实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管理水平较高的现代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任伯绪衡艳林胡承明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自主性临床能力培养实验教师队伍探究性学习
医学生创造意识调查与培养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解医学生创造意识(非智力)状况,对长江大学医学院151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医科大学生创造意识水平总体看来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①男女创造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②本科生与专科生创造意识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高年级与低年级创造意识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培养医科大学生创造力的意见与建议。
余凤英胡承明李菊娥蔡闽赵静李爱华
关键词:医学生
DNCB所致结肠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活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在实验性结肠炎过程中,小鼠体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8),小鼠先以DNCB涂腹液涂腹致敏,然后实验组以DNCB灌肠液灌肠,对照组以相应体积的乙醇灌肠.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和大便性状,并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动物状态进行评分.所有小鼠处死后观察大体形态改变,并自病变严重部位取组织标本,HE染色,镜下观察结肠的病理学改变.各组小鼠断头取血, 分离出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1, TNF-α,IL-6,IL-4,IL-10的吸光度.结果:灌肠24 h后实验组小鼠腹泻百分率达59%,体质量明显减轻,死亡20%.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小鼠结肠无黏连,黏膜轻度充血,无溃疡形成,镜下组织结构可见, 腺体排列基本整齐;实验组小鼠腺体数目减少,组织结构紊乱,黏膜糜烂,出血、坏死和大面积深层溃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3.82±2.77 vs 1.25±1.65,P<0.05),组织病理学评分(2.47±1.33 vs 0.38+0.72,P<0.05)显著升高;促炎细胞因子IL-1(112.9 ±8.3 ng/L vs 81.2±16.3 ng/L,P<0.01),TNF-a(137.9 ±36.7 vs 110.3±22.4 ng/L,P<0.05),IL-6(48.2±4.3 ng/L vs 36.1±7.2 ng/L,P<0.01)活性亦显著升高,而抗炎细胞因子IL-4(96.7±16.5 ng/L vs 130.1±13.1 ng/L, P<0.01)和IL-10(107.3±31.2 ng/L vs 149.8±45.1 ng/L, P<0.01)活性显著降低.结论:DNCB诱导的结肠炎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抗炎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有关.
余万桂张恒文胡承明张道明梅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小鼠
P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7名和对照组56名,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前后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对两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总分和各维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积极作用。
邓文芳任伯绪龚权胡承明赵静齐小伟彭芳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理本科生
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与慢性血吸虫病关系的探讨
1998年
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临床较少见,病因不明,为了查明该病与慢性血吸虫病的关系,本文作了初步探讨。
何长华吴宏安尚安华韩萍周开敏胡承明
关键词:淋巴滤泡增生回肠末端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消化内科血吸虫卵
Polo样激酶1小片段干扰RNA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联合RNA干扰技术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化学合成针对PLK1的小片段干扰RNA(PLK1-siRNA),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中,利用实时定量PCR、台盼蓝活性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对PLK1的基因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检测.结果:转染PLK1-siRNA后,肝癌细胞中PLK1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表达量相当于空白组的49.7%±3.6%;细胞增殖活性从转染24h后明显下降;细胞分裂周期发生变化,S期比例下降,阻滞在G2/M期的细胞比例上升,于48、72h阻滞在G2/M期的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PLK1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siRNA能特异性抑制肝癌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针对PLK1基因的RNA干扰有望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
张庆胡承明谭小平王卫政何长华刘南植
关键词:POLO样激酶1RNA干扰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