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恭华

作品数:88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21篇氢醌
  • 17篇肝细胞
  • 14篇L-02肝细...
  • 10篇染毒
  • 10篇DNA损伤
  • 9篇小鼠
  • 9篇基因
  • 7篇
  • 7篇POL
  • 6篇亚砷酸钠
  • 6篇上皮
  • 6篇酸钠
  • 6篇合酶
  • 5篇荧光
  • 5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上皮
  • 5篇脂质
  • 5篇人支气管上皮
  • 5篇自噬

机构

  • 66篇赣南医学院
  • 33篇深圳市疾病预...
  • 24篇中山大学
  • 7篇南昌大学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4篇佛山科学技术...
  • 4篇环境保护部华...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赣州市疾病预...
  • 1篇佛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5篇胡恭华
  • 34篇庄志雄
  • 22篇高艳芳
  • 19篇杨建平
  • 18篇黄海燕
  • 15篇杨淋清
  • 13篇郭有
  • 12篇纪卫东
  • 12篇沙焱
  • 11篇胡大林
  • 10篇邹丽君
  • 8篇袁建辉
  • 8篇刘建军
  • 8篇涂晓志
  • 7篇庾蕾
  • 6篇何云
  • 5篇李舒梅
  • 5篇王伯超
  • 5篇胡姿浩
  • 5篇胡小山

传媒

  • 14篇毒理学杂志
  • 12篇赣南医学院学...
  • 6篇卫生研究
  • 4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乳过敏原β-乳球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食物过敏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均要求对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其中就包括作为八大过敏性食物之一的牛乳及其乳制品。β-乳球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约占乳清蛋白的50%,牛乳总蛋白的10%,并且约有82%的牛乳过敏患者对β-乳球蛋白过敏,因此其可以作为检测食品中是否含牛乳蛋白的一个有效的标志物。建立灵敏、可靠的β-乳球蛋白检测方法,对牛乳过敏原标识及保障牛乳过敏人群的安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牛乳β-乳球蛋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免疫法、蛋白微阵列法、等离子体共振法等色谱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促进牛乳β-乳球蛋白等过敏原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何圣发陈红兵龙彩云邹丽君胡恭华熊亮高艳芳
关键词:Β-乳球蛋白
砷联合MC染毒致小鼠肝功能及遗传损伤的效应
目的:观察砷和微囊藻毒素(MC)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肝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砷染毒剂量组(12.5μg/L)、MC染毒剂量组(0.25μg/kg&...
郭有高艳芳王伯超胡小山胡姿浩胡恭华
氢醌对人L-02肝细胞泛素连接酶Rad18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L-02肝细胞中泛素连接酶Rad18表达的影响,探讨Rad18在HQ所致肝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L-02肝细胞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和160μmol/L)的HQ作用24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ad18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d18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结果存0~80μmol/L的范同内,HQ对L-02肝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当染毒剂量超过16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79.20%)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Q作用浓度的升高,L-02肝细胞的Olive尾矩也逐渐增加,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920,P〈0.01)。在HQ染毒剂量低于40μmol/L的范围内,Rad18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均有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当HQ的剂量超过40μmol/L时,Rad18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继续增加,而其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HQ可使L-02肝细胞的Rad18表达增加。
胡恭华庄志雄黄海燕庾蕾袁建辉杨淋清
关键词:肝细胞DNA损伤
砷联合MC染毒致小鼠肝功能及遗传损伤的效应
目的观察砷和微囊藻毒素(MC)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肝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砷染毒剂量组(12.5ug/L)、MC染毒剂量组(0.25μg/kg·...
郭有高艳芳王伯超胡小山胡姿浩胡恭华
文献传递
ADP-核糖基化调控泛素化修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ADP-核糖基化和泛素化修饰作为2个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参与重要的生命活动。ADP-核糖基化在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转录调节、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肿瘤的发生发展等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泛素化在蛋白质定位、代谢、功能、调节和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几乎参与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
刘海龙刘海龙黄海燕
关键词:翻译后修饰泛素化
低砷染毒对小鼠致肾脏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低剂量砷染毒小鼠致肾脏脂质过氧化情况。方法:96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分组,设0、50、500、5000μg/L4个染毒组,再将每个剂量组分4、6、8周3个染毒时间点,经饮水染毒,测定肾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水平。结果:在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随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则是均随着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的增加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活性降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OD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低砷可以诱导小鼠肾脏的抗氧化损伤系统出现适应性的增高,随着剂量和作用时间增加最终会造成小鼠的氧化损伤。
高艳芳郭有胡恭华邹丽君
关键词:亚砷酸钠脂质过氧化肾脏
氢醌致肝细胞DNA损伤过程中Po1η的泛素化特征
【目的】探讨氢醌(hydroquinone,HQ)对肝细胞内DNA聚合酶Polη泛素化状况的影响,明确Polη在HQ诱导肝细胞DNA损伤过程中是否受到包含泛素化过程的翻译后修饰的调控作用。【材料和方法】将L-02细胞用0...
胡恭华郭有熊亮高艳芳邹丽君
关键词:氢醌肝细胞DNA损伤泛素
文献传递
氢醌对L-02肝细胞损伤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氢醌(HQ)对L-02肝细胞损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5、10、20、40、80、160和320gmol/L的HQ作用24h后对L-02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万能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HQ染毒之后L-02肝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摄影成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浓度HQ染毒24h后L-02肝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观察HQ对L-02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在0~80μmol/L浓度的范围内染毒24h后,HQ对L-02肝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浓度≥160μmol/L时,染毒24h后,存活率则明显下降(P<0.01),LDH漏出率、ALT和AST活性均有随着HQ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60和320μmol/L组LDH漏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但ALT和AST活性只在32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才有明显增加(P<0.01)。此外,160和320μmol/L组L-02肝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HQ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胞膜而对L-02肝细胞产生毒性影响。
胡恭华庄志雄杨淋清沙焱杨建平
关键词:氢醌L-02肝细胞细胞毒性
石英接尘者红细胞膜GSH-px活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2005年
目的探索石英粉尘接尘者外周静脉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研究方法,抽取健康的职业性石英粉尘接尘者179名,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2ml,以肝素钠抗凝,运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并计算GSH-px活性水平的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红细胞膜蛋白含量;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8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对厂内各工序点的生产环境噪声及粉尘浓度2个因素进行现场监测,共计考察10个可能因素;按样本红细胞膜GSH-px活性大于或小于参考值标准进行二分变量分类,并以此二分变量为应变量,以被考察的10个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成组资料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筛选,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接尘工龄、工序点粉尘浓度、防护口罩使用情况、饮茶习惯及吸烟指数等5个因素,最终进入了回归方程(α=0.05)。结论石英粉尘接尘人员红细胞膜GSH-px活性主要受接尘工龄、工序点粉尘浓度、防护口罩使用情况、饮茶及吸烟等5个因素的影响。
胡大林刘移民唐冬生彭晓春何云沙焱涂晓志胡恭华杨建平庄志雄
关键词:石英粉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红细胞膜非条件LOGISTIC回归
亚砷酸钠经由miR-425-5p调控CCM3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血管生成的效应,阐明砷经microRNA调控CCM3表达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采用HUVECs,亚砷酸钠终浓度为0、1.0、5.0、10μM.MTS、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血管生成效...
高艳芳赵志强胡恭华何云
关键词:亚砷酸钠血管生成毒性效应基因表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