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永杰

作品数:76 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成都市卫生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脑梗
  • 29篇脑梗死
  • 29篇梗死
  • 24篇急性
  • 16篇急性脑梗死
  • 13篇蛋白
  • 12篇血清
  • 11篇脑出血
  • 11篇出血
  • 10篇血管
  • 10篇缺血
  • 9篇细胞
  • 8篇血性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7篇低氧
  • 7篇低氧诱导
  • 7篇低氧诱导因子
  • 7篇缺氧
  • 7篇缺氧诱导

机构

  • 74篇四川省人民医...
  • 13篇泸州医学院
  • 9篇西南医科大学
  • 5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市第一人...
  • 3篇崇州市人民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自贡市第一人...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武警水电第三...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青羊区...
  • 1篇成都市第八人...
  • 1篇三六三医院

作者

  • 76篇罗永杰
  • 23篇杨友松
  • 16篇孙红斌
  • 12篇刘洁
  • 10篇郭富强
  • 9篇王晓平
  • 9篇肖军
  • 8篇余能伟
  • 6篇韦永胜
  • 6篇吴文斌
  • 4篇许飞
  • 4篇冯建华
  • 4篇代红源
  • 4篇李晓佳
  • 4篇董巍
  • 4篇胡长林
  • 4篇刘静
  • 3篇王孟琼
  • 3篇陈林
  • 3篇高国勋

传媒

  • 14篇实用医院临床...
  • 10篇四川医学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四川省医学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医学科技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 4因子 (PF4)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 38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F4的含量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多灶性脑梗死组PF4为(14 6 9± 7 6 3)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6 5 0± 2 70 )ng/ml,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PF4水平与病灶体积无关 (r=0 0 93,P >0 0 5 ) ,但与病灶数目有一定关系 (r=0 74 5 ,P <0 0 5 ) ,多灶性脑梗死组病灶越多 ,PF4越高。结论 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高 。
刘洁罗永杰余能伟韦永胜杨友松
关键词:多灶性脑梗死血浆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TG、PF4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血浆 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血小板 4因子 (PF4)在急性脑梗死 (ACI)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 40例 ACI患者 6~ 72 h、7天和 30例对照组血浆 β- TG、PF4的变化。结果 发现 ACI发病 6~72 hβ- TG和 PF4、7天后 PF4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 ;ACI7天后 PF4较 6~ 72 h显著下降 (P<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P<0 .0 1) ,AC17天后 β- TG与对照组无差异 (P>0 .0 5 )。这些变化与病灶面积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 (P>0 .0 5 ) ,但在发病 6~ 72 h血浆 β- TG、发病 7天后血浆 PF4,随梗死面积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 ,β- TG、PF4均升高可能为发病在 6~ 72 h的 ACI患者 ,仅有 PF4升高可能为发病 7天后的 ACI患者。因此 ,可结合临床将血浆 β- TG、PF4的改变 ,作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判断指标之一。
罗永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拜阿司匹灵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4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用拜阿司匹灵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4因子(PF4)的变化。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不用拜阿司匹灵组(n=40)和服用拜阿司匹灵组(100mg/次,睡前服用,n=30),其他治疗两组间无差异。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二组治疗前、治疗后7d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PF4的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血浆PF4治疗前为15.12±6.32ng/ml,治疗后为9.83±4.93ng/ml,治疗后PF4的明显下降(P<0.01),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50±2.70ng/ml,P<0.01);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血浆PF4治疗前为15.48±3.16ng/ml,治疗7d后为7.66±1.47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也明显低于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6.50±2.70ng/ml,P<0.05)。结论拜阿司匹灵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PF4含量水平,抑制血小板活性。
罗永杰刘洁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
血浆β-TG、PF_4的变化在急性脑梗死与多灶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探讨血浆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血小板 4因子 (PF4)在急性脑梗死 (ACI)病人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 4 0例ACI患者 6~ 72h、7d和 3 3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β -TG、PF4 的变化。结果 :发现ACI组 6~ 72hβ -TG和PF4 、7d后PF4 及多灶性脑梗死组PF4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ACI组 7d后PF4 较 6~ 72h显著下降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CI组 7d后 β -TG与多灶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均无差异 (P >0 .0 5)。这些变化与病灶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 ,多灶性脑梗死组病灶愈多 ,PF4 愈高 (P <0 .0 5)。结论 :本研究提示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 ,β -TG、PF4 均升高可能为ACI 6~ 72h患者 ,仅有PF4 升高可能为多灶性脑梗死。因此 ,可将 β -TG、PF4 的改变 ,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分类判断指标之一。
罗永杰
关键词:脑梗死Β-血小板球蛋白
大鼠脑梗死急性期HIF-1α、bcl-2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中脑梗死急性期HIF-1α和bcl-2随时间的表达变化情况,分析两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为脑梗死的治...
罗永杰
关键词:脑梗死低氧诱导因子1BCL-2
三七通舒胶囊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三七通舒胶囊有效成分三七三醇皂苷(PT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PTS组和尼莫同组,以年龄、性别与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匹配的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脑梗死病人于发病后3、7、14和28天四个时间点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VEGF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病人的血清VEGF水平在四个时间点均持续升高,IL-6含量在病后第3天显著升高,以后下降。PTS组与尼莫同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可使IL-6明显下降(P<0.05)和使VEGF表达明显上升(P<0.01)。结论 PTS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增加脑梗死后血清VEGF的含量,且能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在早期降低血清IL-6水平,推测这可能是PT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分子机制之一。
罗永杰王晓平
关键词:三七三醇皂苷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病的系列研究
杨友松郭富强肖军罗永杰孙红斌
该研究采用生化、免疫、影像和动物实验对脑血管病进行系列研究,在国内外首先报道了血清间接胆红素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发现H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中含量很高,提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发病有...
关键词:
关键词: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动物实验
血小板活化物在脑梗死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罗永杰
选用血小板α颗 粒分泌的β-TG和PF4两种特异性蛋白质作为研究指标,以客观反映脑梗死病变情况主要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防治干预措施领域。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生成素1与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生成素1(Ang-1)与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15例AI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MP-9及Ang-1水平,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诊断效能。观察组入院时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缺损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组间血清MMP-9及Ang-1水平。依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结果组间MMP-9及Ang-1水平。分析AIS患者血清MMP-9及Ang-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Ang-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AIS的曲线下面积(AUC),血清MMP-9为0.839,Ang-1为0.811,两者联合诊断为0.907;均可作为AIS患者的早期诊断指标(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组间MMP-9、Ang-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MP-9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Ang-1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Ang-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AIS患者MMP-9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均呈正相关性,Ang-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AIS患者MMP-9异常升高,而Ang-1水平显著降低,临床早期检测可辅助诊断,且均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有密切关系。
沈杰钟明罗永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生成素1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脑出血后缺氧诱导因子-1α及热休克蛋白70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缺氧诱导基因转录的关键环节,并且是缺氧诱导基因转录过程中缺氧信息传递的共同通路;而热休克蛋白70(Hsp70)具有调控细胞凋亡和参与应激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缺氧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HIF-1α、Hsp70与脑出血后脑组织的保护及损伤有密切联系。本文就HIF-1α、Hsp70的生物学特点,在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范贤敏罗永杰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热休克蛋白70脑出血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