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富强

作品数:202 被引量:1,051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3篇出血
  • 56篇脑出血
  • 39篇动脉
  • 31篇脑梗
  • 30篇缺血
  • 29篇出血患者
  • 28篇脑出血患者
  • 27篇血管
  • 25篇卒中
  • 25篇脑血
  • 22篇细胞
  • 21篇血性
  • 20篇血肿
  • 19篇急性
  • 18篇梗死
  • 17篇梗塞
  • 16篇蛋白
  • 15篇血流
  • 15篇脑梗塞
  • 15篇脑卒中

机构

  • 194篇四川省人民医...
  • 11篇西南医科大学
  • 8篇泸州医学院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成都市第一人...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北京医院
  • 3篇成都市新都区...
  • 3篇绍兴市第六人...
  • 3篇乐山市人民医...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00篇郭富强
  • 65篇杨友松
  • 42篇代红源
  • 39篇余能伟
  • 34篇吴文斌
  • 31篇孙红斌
  • 24篇王多姿
  • 24篇王建红
  • 19篇曾宪容
  • 18篇杨树
  • 18篇肖军
  • 16篇周波
  • 16篇孙祥荣
  • 15篇黄雨兰
  • 15篇孙皓
  • 13篇张天
  • 12篇许飞
  • 12篇韦永胜
  • 12篇董凌琳
  • 11篇张红艳

传媒

  • 20篇实用医院临床...
  • 14篇临床神经病学...
  • 14篇国际脑血管病...
  • 12篇中华神经医学...
  • 8篇华西医学
  • 8篇医学科技
  • 7篇四川省医学会...
  • 6篇脑与神经疾病...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四川医学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18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19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脑缺血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超声特点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有无差异,可在疾病早期尽早给予干预措施,减少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42例及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与斑块形成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血脂、血压、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阻力指数(RI)高于慢性脑缺血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慢性脑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37/43,86.05%)较慢性脑缺血斑块检出率(28/42,66.67%)高;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年龄:OR=1.073,P=0.021;吸烟史:OR=0.123,P=0.018;饮酒史:OR=9.422,P=0.022)。结论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至关重要,在疾病早期可出现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斑块发生率增加,可尽早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等措施预防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
杨旭唐勇杨波李盈洁王卢郭富强余能伟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急性脑梗死颈动脉超声
法舒地尔抑制犬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新生内膜形成:Periostin的作用
<正>目的观察支架置入术后急性期给予法舒地尔(Rho激酶抑制剂)后Periostin与Rho激酶的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16只健康老龄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两大组,对照组(A组)仅暴露颈总动脉,实验组(E组)建立颈...
魏本杨树刘丹黄惠英郑辉郭富强
文献传递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特点,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60例CCVI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行血流变学检查及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CCVI患者全血高切、低切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均较正常对照者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正常对照者降低(P<0.01);CCVI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异常(颅内血流异常率为80%)、颅内血管狭窄率为23.33%、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峰/舒张峰流速(S/D)值增高,而正常对照组颅内血流异常率为8.33%,颅内血管狭窄率为5%,CCV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CV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这可能是CCVI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新证据。
余能伟刘英杨友松郭富强孙红斌
关键词: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根据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AIP及血脂水平差异。分析颈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及AIP对颈动脉ISR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66例患者,其中再狭窄组35例,非再狭窄组231例,再狭窄组AIP值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AIP与ISR独立相关(OR=3.850,95%CI1.095~13.539);AIP为0.13时对颈动脉ISR预测价值最高,敏感性为81.0%,特异性44.2%。结论AIP是颈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预测颈动脉ISR有一定临床价值。
郭蕾王建红杨树王多姿陈鑫瑶郭富强
关键词: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
SIRT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张轩郭富强魏本
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动态观察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量 (rCBF)临床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分别于发病 3d内、10~ 15d、2 0~ 2 5d行SPECT和临床评分检查。静脉注射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 740~ 92 5MBq后 1h显像。视觉分析按常规读片法 ;半定量分析采用感兴趣区 (ROI)技术。图像处理和临床评分采用盲法分析。结果 ①发病时缺血灶体积和数量明显大于CT的改变 (P <0 .0 0 1) ,且临床表现随缺血改善而好转 ;②老年组脑缺血性改变和临床状况在发病 3d内与老年前期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在 10~ 15d和 2 0~ 2 5d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③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脑缺血和临床状况的严重程度更明显 (P <0 0 5~ 0 .0 1)。结论 动态SPECT对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后rCBF变化规律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及预后估计都有重要价值。
郭富强宋文忠杨友松陈明曦余能伟谢红军周波代红源许飞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局部脑血流量SPECT老年人
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大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频繁的癫痫发作且呈迟发性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及运动系统受损,CT及MRI特征性表现为左额、颞、顶灰质团块突入大脑半卵圆区及侧脑室旁的白质内,并见脑裂畸形;右侧大脑半球中央沟明显加深,其周围灰质伸入白质区域,并部分突向右侧侧脑室体部,透明隔部分缺如。抗癫痫药物可作为对症治疗,γ-刀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癫痫发作。结论必须提高对大脑灰质异位症的认识,熟悉其CT及MRI表现及其与难治性癫痫的关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余能伟杨友松郭富强肖军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
乙型肝炎合并格林巴利氏综合征(附2例病例报告)
1989年
乙型肝炎合并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就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处理作初步探讨。例1,男,31岁.四肢进行性无力伴吞咽、咀嚼困难4日,于1987年12月19日入院。病前5个多月因黄疸,在当地医院查肝功异常,诊断为黄疸性肝炎。
郭富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例报告黄疸性肝炎保肝治疗肝功异常肺呼吸音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七总皂甙加基础治疗(A)组(n=30)和基础治疗对照(B)组(n=30),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血浆HCY、维生素B12、叶酸(THF)水平,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HF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降低(P<0.01);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HF和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A组较B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HF和维生素B12水平均升高明显(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对血浆HCY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三七总皂甙能显著升高血中THF和维生素B12水平有关。
董凌琳郭富强吴文斌汪瑾宇曾宪容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急性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报告
1989年
原发性脑室出血报告较少。CT 前,诊断往往依靠尸检,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准确的诊断,及时恰当的治疗,对其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女,60岁。突然头剧痛,伴颈背痛,呕吐半日,于1988年12月16日入院。
郭富强
关键词:原发性脑室出血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脑脊液循环腔隙性梗塞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