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国煜

作品数:181 被引量:1,54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建筑科学
  • 67篇天文地球
  • 3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水利工程
  • 9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9篇地质
  • 32篇优势面
  • 28篇岩土
  • 23篇土工
  • 22篇岩土工程
  • 20篇工程地质
  • 17篇地质灾害
  • 16篇地基
  • 16篇稳定性
  • 16篇环境岩土
  • 16篇环境岩土工程
  • 15篇优势面理论
  • 15篇面理
  • 15篇城市
  • 15篇大桥
  • 10篇断层
  • 9篇地震
  • 9篇边坡
  • 8篇滑坡
  • 7篇岩体

机构

  • 180篇南京大学
  • 16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篇南京理工大学
  • 1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5篇江苏省交通规...
  • 3篇南京建筑工程...
  • 3篇焦作工学院
  • 2篇长沙铁道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淮南工业学院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鲁东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1篇罗国煜
  • 49篇阎长虹
  • 46篇李晓昭
  • 30篇蒋建平
  • 25篇汪明武
  • 24篇章杨松
  • 18篇陈新民
  • 12篇储同庆
  • 10篇严三保
  • 9篇许宝田
  • 8篇陈征宙
  • 7篇李丽
  • 7篇倪宏革
  • 7篇高广运
  • 7篇闫长虹
  • 4篇李俊才
  • 4篇刘广才
  • 4篇吴浩
  • 4篇陈强
  • 4篇庄乾城

传媒

  • 28篇工程地质学报
  • 21篇水文地质工程...
  • 8篇岩土力学
  • 7篇地质论评
  • 7篇岩土工程学报
  • 7篇地震学刊
  • 7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江苏地质
  • 5篇中国矿业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科技导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地震地质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工程勘察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17篇2003
  • 29篇2002
  • 18篇2001
  • 25篇2000
  • 12篇1999
  • 10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5篇1994
  • 6篇1993
  • 5篇1992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工程地质学基本理论的认识被引量:1
2001年
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工程地质5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即条件工程地质学阶段、问题工程地质学阶段和环境与灾害工程地质学新阶段,指出岩土工程特征成因控制论、岩土体稳定性的结构控制论和人地协调论是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在基本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优势面理论,同时也讨论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罗国煜阎长虹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
我国城市地质研究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前景的认识被引量:17
2004年
城市地质以调查研究和解决与城市建设及发展有关的各种资源、环境等地质问题为其基本任务。它随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 2 1世纪是人类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作者基于环境地质的发展演化理论认识和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认为城市地质主要任务更是要强调环境问题 ,即城市地质着重解决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问题 。
罗国煜李晓昭阎长虹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地质地质灾害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质调查
场地断裂活动效应的风险分析与评价——以宿迁三线船闸为例被引量:1
2003年
断裂研究是区域和场地稳定性评价以及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有断裂通过的工程场地,从断裂、场地土层和工程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场地断裂活动效应及地震稳定性研究,对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和可靠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以宿迁三线船闸的建设为例,对场地断裂活动效应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陈新民严三保阎长虹罗国煜刘义怀陈家伟
关键词:稳定性风险分析抗震设计
粘性土变形和强度参数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解长江下游苏通公路大桥地基土工程特性,基于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水下地基粘性土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特性。发现粘性土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的变异系数比物理参数的变异系数大;压缩模量与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干密度等物理参数成指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87;压缩系数与3个物理参数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超过0.91;粘聚力与3个物理参数成较好的指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84,而内摩擦角与物理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差,线性相关系数小于0.41。
蒋建平罗国煜高广运
关键词:粘性土
地下开采中优势面控水控稳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优势面对矿区灾害事故发生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据诸多实例论述了地下开采中优势面的控水、控稳两类机制 ,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势指标和评价准则 ,为地下开采灾害控制研究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倪宏革罗国煜
关键词:优势面灾害突水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了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次、每一期次的强度、断层应力场、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的环境条件和最后一次活动的时代等问题。由于方解石脉双晶纹发育的广泛性,使之具有推广价值。
蒋建平章杨松罗国煜储同庆阎长虹
关键词:工程勘察断层活动
地质工程与优势面防灾减灾原理
一、引论工程地质的根本任务是为防灾服务(孙广忠,1989)。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一词的出现,标志着工程地质更直接为防灾减灾服务有着更深层次内涵的新的发展方向。所谓地质工程,它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建筑...
罗国煜
文献传递
等截面桩的抗拔机理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本文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 ,对等截面桩在抗拔情况下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与抗压情况下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在分析了桩土荷载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变化规律、桩侧压力变化规律、土中位移变化规律后 ,得出了抗拔桩具有“越拉越松” ,而抗压桩具有“越压越紧”
许宏发罗国煜廖铁平郑凯
关键词:等截面桩抗拔桩桩侧摩阻力侧压力
优势面理论及其在大型桥梁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2008年
介绍了优势面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区域优势断裂和场区优势断裂这两类优势面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优势断裂等级划分的四个基本优势指标;结合活动性断裂研究方法,介绍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工程实例.
倪宏革李林罗国煜
关键词:优势面理论大型桥梁
地下工程中岩土结构面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8
2003年
研究已表明岩土体中都存在结构面 ,工程岩土体的变形破坏一般受结构面控制。本文依据结构面 (断层 )优势指标综合值 (Ri)的量化比较 ,可得出各结构面 (断层 )对隧道稳定影响程度的大小 ,从而针对各结构面 (断层 )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本文分析还表明 ,结构面和地下工程中的水害、瓦斯突出、岩体质量好坏等也有密切关系。
蒋建平汪明武罗国煜
关键词:隧道稳定水害瓦斯突出岩体质量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