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毅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岷江下游11种杂草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被引量:9
- 2015年
- 为了解岷江下游11种杂草不同部位(根、地上部)中5种重金属(As、Cd、Cu、Pb、Zn)的含量特征,选取五通桥段典型集水区,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该区杂草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集水区土壤除Cd污染严重外,整体污染较轻。11种草本植物重金属含量为Zn>Pb>Cu>As>Cd,且根系都对As有明显的滞留效应。淡竹叶、巴天酸模、一点红、云南海金沙、铁芒箕、麦冬、绣球藤、酸浆草和蜈蚣草植株都存在地上部均有2种或者2种以上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根部。11种杂草对重金属As富集能力都不强,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小于1。铁芒箕和蜈蚣草对重金属Cd、Cu、Pb、Zn,淡竹叶、一点红、云南海金沙和酸浆草对Cd、Pb、Zn,麦冬对Cd和Cu,绣球藤对Cd和Zn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这些植物均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些重要特征,具有成为超富集植物的潜力。
- 简毅张健杨万勤林静
- 关键词:集水区杂草重金属
- 模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亚高山冷杉(Abies faxoniana)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8
- 2007年
- 采用控制环境生长室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与C、N、P循环有关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月动态及其对模拟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以及交互作用的动态响应。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其中,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6月份,但土壤矿质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7月份,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7月份,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升高大气CO2浓度处理(EC)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升高温度处理(ET)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酶活性,并且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更显著。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之间的交互作用(ECT)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
- 冯瑞芳杨万勤张健邓仁菊简毅林静
- 关键词:温度升高土壤酶活性
- 四川丘陵平原区代表性植物的农药残留特征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丘陵平原区主要植物的农药含量,揭示区内植物农药残留特征,初步筛选吸收农药能力较强的植物和农药含量较少的植物,为该区农林业生产布局及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调查和区内土壤中农药残留状况,确定93个样点,采集215个植物样品,植物种类43个,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农药含量,分析农药残留特性,筛选农药含量高和含量低的植物。【结果】有机氯农药(OCP)含量高的植物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149.30μg.kg-1)、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112.99μg.kg-1)、蕉芋(Canna edulis)(88.18μg.kg-1)、甘薯(Ipomoea batatas)(75.90μg.kg-1)和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999.43μg.kg-1);含量低的植物有榕树(Firmiana simplex)(5.91μg.kg-1)、南瓜(Cucurbita moschata)(1.60μg.kg-1)和柚(Citrus grandis)(1.44μg.kg-1);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三叶草(Medicago sativa)未检测出OCPs。所有植物样品中有机磷农药(OPP)残留量都比较低,只在巨桉(Eucalyptus grandis)(31.22μg.kg-1)、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nobcides)(6.45μg.kg-1)、黄花蒿(Artemisia annua)(43.23μg.kg-1)、甘薯(1.70μg.kg-1)、叶芽南芥(Apium graveolens)(22.90μg.kg-1)、大豆(Glycine max Merr)(49.57μg.kg-1)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4.95μg.kg-1)中被检测出。【结论】农药残留量高的蕉芋、乌泡、山茶和小叶榕可能是很好的富集植物,紫云英、三叶草和血皮菜(Gynura pseudochinabicolor)可能为很好的排异植物。
- 林静杨万勤张健简毅王奥周利强
- 关键词:植物农药残留
- 丘陵平原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特征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农药的替代品而被广泛使用,在农林业清洁生产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因此,进一步...
- 简毅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农药残留土壤酶活性生态安全气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5种重金属通量及其源-汇格局
- 重金属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大气中的重金属富集在气溶胶颗粒上,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地表土壤和河流,土壤中重金属通过地表扬尘进入大气。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又以自...
- 简毅
- 关键词: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物生态修复
-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碳、氮、磷储量特征被引量:47
- 2007年
- 同步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层(OL)和矿质层(MS)的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储量特征.所有土壤剖面上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即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9.38(±1.28)thm-2、22.70(±1.20)thm-2和8.63(±0.95)thm-2,矿质土壤中分别为17.84(±1.92)thm-2、19.74(±1.76)thm-2和14.92(±1.64)thm-2.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剖面上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但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全氮储量分别为0.85(±0.11)thm-2、0.68(±0.06)thm-2和(0.36±0.03)thm-2,全磷储量分别为0.29(±0.03)thm-2、0.22(±0.03)thm-2和0.06(±0.02)thm-2.
- 邓仁菊杨万勤张健胡建利冯瑞芳简毅林静
- 关键词:碳储量亚高山森林
- 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不同林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解岷江下游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以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小型集水区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阔叶混交林4 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土壤不同层次(0-10、10-40、40-80 cm)5 种重金属(As、Cd、Cu、Pb、Zn)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来源进行初步解析.结果表明:集水区中4 种林分类型土壤中重金属As、Cd、Cu、Pb 和Zn 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7、0.36、14.20、24.69、162.65 μg·g-1.土壤总体pH 值为4.73-6.49,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为4.32-19.72 μg·g-1,重金属As 和Cd 含量与土壤pH 值为显著负相关,5种重金属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也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体上4 种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Cd 污染最严重,只存在轻微的As、Pb 和Zn 污染,但都未受到Cu 的污染.杉木人工林和水杉人工林重金属高于阔叶混交林和巨桉人工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均为:Cd〉Pb〉As〉Cu〉Zn.4 种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的生态风险指数(RI)的范围为:102.11-247.05.表层土潜在的生态危害等级均为中等,下层土潜在的生态危害等级为中等或轻微.源解析的结果表明集水区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自然源和人为源的双重影响,其中Cu 主要来自成土母质,As 和Cd 主要来自农业生产,Pb 主要来自采矿业,Zn 同时受到采矿业和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 简毅张健杨万勤林静
- 关键词:集水区林分类型重金属污染特征
- 丘陵平原过渡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及潜在风险被引量:6
- 2009年
- 林静杨万勤张健简毅王奥周利强
- 关键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 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8
- 2009年
- 为了解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岷江下游(五通桥段)103个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六六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0μg.kg-1),大部分样品中滴滴涕(DDT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有机磷农药(OPPs)杀螟硫磷(60.40%)和溴硫磷(55.45%)超标率较高,重金属Cd的地积累指数高达2.79。有机氯农药(OCPs)禁用20a后在区内的降解程度较高,OPPs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是由于农药的无序使用,外源输入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区内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复合污染较严重,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 简毅杨万勤张健杜波林静王奥周利强
- 关键词: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丘陵平原过渡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及评价——以四川省五通桥区为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丘陵平原过渡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为其农业生产布局及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五通桥区为例,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丘陵平原过渡区103个样点的土壤样品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10种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量,利用地统计方法和GIS技术,评价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结果】94%的样品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500μg·kg-1),70%的样品中DDTs含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50μg·kg-1)。10种OPPs中杀螟硫磷和溴硫磷超标率最高,检出率分别达到60.40%和55.45%。【结论】区内HCHs和DDTs残留不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安全,OPPs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同功能区、自然乡镇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大,岷江两岸以及丘陵/河流冲积平原区之间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小。
- 简毅杨万勤张健林静王奥周利强
- 关键词:农药残留地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