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桂莲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BPY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催化氧化
  • 2篇电极
  • 2篇DNA
  • 2篇ITO电极
  • 2篇催化
  • 2篇催化氧化
  • 2篇RU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组装
  • 1篇化学组装
  • 1篇黄嘌呤
  • 1篇光谱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发光
  • 1篇复合膜
  • 1篇感器
  • 1篇PH传感器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甘桂莲
  • 4篇李红
  • 1篇陈琳琳
  • 1篇刘俊辰
  • 1篇姚夙
  • 1篇许旋
  • 1篇江臻燊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TO电极上Tris促进[Ru(bpy)_3]^(2+)对次黄嘌呤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加入Tris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均有明显的影响,Hx电催化氧化产物能与Tris发生后续的化学反应,[Ru(bpy)3]2+对Hx的催化氧化是基于后续化学反应增强均相电催化反应(EC'C)的机理.在10 mmol·L-1Tris/50mmol·L-1NaCl(pH 7.2)缓冲溶液中,Hx的电催化氧化电流在0.10~0.15 mmol/L区间随Hx浓度线性地增大,检测限为0.12μmol/L(S/N=3).
蔡雪萍许旋甘桂莲李红
关键词:次黄嘌呤电催化氧化
pH调控DNA-[Ru2(bpy)4(mbpibH2)]4+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谱性能研究
基于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化学和光物理学性能及与DNA的相互作用,两者可以应用于钌配合物-DNA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双核钌配合物[Ru2(bpy)4(mbpibH2)]4+(bpy = 2,2'-联吡啶,mbpi...
李红甘桂莲巢晖陈琳琳
关键词:PH传感器
[Ru(bpy)_2(tatp)]^(2+)介导d(AG)_(10)和d(AC)_(10)在ITO电极上的组装与氧化
2013年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Ru(bpy)2(tatp)]2+(bpy=2,2′-联吡啶,tatp=1,4,8,9-四氮三联苯)介导d(AG)10和d(AC)10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组装与氧化。结果表明,应用连续微分脉冲伏安法能有效地实现[Ru(bpy)2(tatp)]2+介导的d(AG)10和d(AC)10在ITO电极上的组装,并且d(AG)10的组装效果优于d(AC)10。ITO电极上的组装层在约0.64V出现1对由表面电化学控制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着伏安扫描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Ru(bpy)2(tatp)]2+能介导d(AG)10在ITO电极上的氧化,但对d(AC)10介导氧化效果不明显。此外,结合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探讨了d(AG)10和d(AC)10在ITO电极上电化学组装和电催化氧化的机理。
甘桂莲姚夙李红
关键词:电化学组装电催化氧化
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_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被引量:4
2013年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水(V乙醇∶VTris=1∶5)体系中,DN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均能增强[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其与[Ru(bpy)2(dppz)]2+间的键合常数分别为5.5×105和4.2×102L.mol-1;Cu(Ⅱ)离子能通过DNA和SDS介导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淬灭乙醇/水溶液中[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DNA介导的Stern-Volmer淬灭常数为2.0×105L.mol-1,远远大于SDS介导的淬灭常数(9.0×103L.mol-1)。此外,结合SDS、DNA和Cu(Ⅱ)对[Ru(bpy)2(dppz)]2+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DNA嵌入剂的发光和淬灭机制,为生物分子光开关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陈琳琳刘俊辰江臻燊甘桂莲李红
关键词:DNA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