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小说
  • 3篇乡土
  • 2篇秦腔
  • 2篇文学
  • 2篇方言
  • 2篇《秦腔》
  • 2篇长篇
  • 2篇长篇小说
  • 1篇戴厚英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冬雪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化
  • 1篇拥抱
  • 1篇赞歌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教育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表达
  • 1篇生态

机构

  • 7篇蚌埠学院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王华
  • 1篇姚国建
  • 1篇李贤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求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当前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高校人文教育的边缘化与被忽视,教育的功利性与短视现象,反映高校教育偏离了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宗旨,造成学生轻视人文学科,不利于社会现代精神文化的发展,文理兼修的教育理念需要落实到教育计划上。此外,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日趋严重,造成对高校的评价的简单化与模式化,仅仅关注就业率与科研成果已经阻碍了中国高校的发展,呼唤弹性而多元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特色办学是目前许多非重点高校的发展动力。
王华
关键词:人文教育功利性行政化
改革三十年重估“十七年”农村小说中关于土地现代化问题的价值
2009年
新世纪农村再次面临土地改革问题。或许此时正是我们认真评估"十七年"作家关于农村题材、关于土地集中问题的思考和现代化想象,而不应因"政"废言。因为当年"十七年"作家正是与新世纪的作家一样面临土改之后,农村土地再次集中与农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重估"十七年"作家这一方面的探索有助于新世纪作家创作中对农村土地现代化问题、农村改革问题的把握。"十七年"作家对于农村土地集中的可行性探索,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对互助组的需求;二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三是土地集中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王华
论淮河文化对戴厚英小说创作的影响
2015年
以淮河文化为研究视角,对戴厚英的小说及其创作进行分析,探寻淮河文化在潜意识中对她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民风民俗的展现与方言土语的运用;淮河的变迁与个人成长的书写;刚烈、雄浑与宁静、柔婉为一体的写作风格。
李贤王华
关键词:淮河文化戴厚英小说
方方中篇小说的女性婚姻困境被引量:1
2012年
方方的三部重要中篇小说《奔跑的火光》、《树树皆秋色》与《万箭穿心》揭示了各类女性面对婚姻家庭的困境。本文通过探讨方方塑造不同女性形象,展示她们共同的婚姻困境,揭示女性的性别困境。方方秉承中性写作立场,在批判男权文化造成女性婚姻、性别困境的同时,也反思批判女性自身的弱点与不足。
王华
关键词:女性形象婚姻困境女性主义
“国学热”背景下对个体实现现代的前景思考
2008年
本论文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与中国现代之间相互对抗和互动的关系,分析了现代流体中的乡土个体由于各种社会问题和浓厚的传统重负,要实现乡土个体转变成为现代个体前景艰难。
王华
关键词:国学热
解构、重建还是皈依中国传统?--网络作家冬雪晚晴系列小说研究
本文运用细读、具体微观的方法,对网络作家冬雪晚晴系列小说进行研究.研究她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解构、重建塑造的'第二世界','第二世界'投射出她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第二世界'里的许多价值观呈现出现实世界的复杂、无奈、暧...
王华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学价值观
文献传递
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
本文题为《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是以2000年至2009年间发表出版的乡村生活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学批评的社会学分析法与作品细读的方法,参照比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乡村小说主题,着重归纳和梳理新世纪乡村小说的几...
王华
关键词:主题文化构建生态文化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新世纪方言下的真实乡土——评长篇小说《秦腔》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这部方言作品的分析,发现作品展示了方言下新世纪乡土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作家完全使用方言时不自觉地对乡土封建宗法制的美化,对男权意识的无意识认同,以及方言审丑效果而获得对整个乡土的真实性的表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示了新世纪乡土现代性的复杂。
王华
关键词:宗法制民粹主义
新世纪乡土如何现代——以第五、六、七届茅盾文学奖乡土小说为分析对象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阿来的《尘埃落定》、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1、2)、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新世纪以来,作家的现代与传统观念的纠结与互动,其乡土小说中显示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挽歌和赞歌,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拥抱的含混复杂的表述。总结了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方式与随之产生的二元思维模式;其次是发展中的现代性的负面影响;再次是作家自身的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王华姚国建
《受活》与阎连科的方言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和具体实例来分析阎连科的方言表达,包括方言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对他塑造地域文化特色的作用及对他独特的审美表达的影响。
王华
关键词:方言写作地域文化审美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