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国建

作品数:49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学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篇诗歌
  • 11篇教学
  • 10篇艺术
  • 10篇写作
  • 7篇生命
  • 5篇新诗
  • 5篇现代诗
  • 5篇教学改革
  • 4篇应用写作
  • 4篇手法
  • 4篇写作教学
  • 4篇教学体系
  • 4篇高校
  • 3篇中国新诗
  • 3篇诗歌创作
  • 3篇思维
  • 3篇文学
  • 3篇高校应用
  • 2篇形象思维
  • 2篇艺术特性

机构

  • 33篇蚌埠学院
  • 8篇蚌埠教育学院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44篇姚国建
  • 17篇李桦
  • 2篇张相蓉
  • 2篇谢政伟
  • 1篇李本友
  • 1篇王怀平
  • 1篇王华

传媒

  • 7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写作
  • 4篇遵义师范学院...
  • 3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写作(中)
  • 3篇蚌埠学院学报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修辞学习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阅读与写作
  • 1篇新闻战线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郑敏的新诗语言观
2014年
郑敏以诗人和学者的双重目光透视百年新诗,发现影响新诗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方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一方面,她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写诗体验,提出了自己的新诗语言观:新诗语言应当是一种发自诗人生命内部的、富有生命感的语言;诗人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浮躁喧嚣的语言,追求语言的质朴、深沉和玄远;诗歌语言不应当过分透明,而应当是半透明的。另一方面,她从西方回首东方,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获得启示,认为新诗应当找回古典诗词在语言上的"文"性特征,增强新诗的含蓄性;应当借鉴古典诗词在语言表达上的各种特长,增强新诗的艺术魅力;应当继承中国古典诗语的音乐性传统,增强新诗的音乐美。
李桦姚国建
关键词:语言问题生命感语言魅力
论郑敏对中国现代诗学的贡献
2014年
郑敏着眼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现代诗学的诸多问题,为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她高度重视诗与生命、诗与文化、诗与哲学的关系,提出了要建立一种融生命诗学、文化诗学、哲学诗学于一体的具有更高境界的大诗歌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种种狭隘、偏激、平庸的诗歌观,提升诗人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中国新诗才能与世界诗歌发展同步,才有可能进入世界诗歌之林。她在"结构—解构"思维影响下,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国新诗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主张:认为中国诗学建设要认真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要树立正确的诗史观,编写"健全公正的诗歌史";要大胆消解对诗歌权威的迷信,从诗歌艺术、诗歌发展的角度去客观公正地评价诗人诗作;要重新审视权威的诗歌观,认识其不足及其负面影响;要消解中心,破除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诗歌创作、诗学研究的误导;要正确处理思维与感觉的关系,重视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姚国建李桦
关键词:现代诗学
把生命的火焰塑形为诗——论牛汉的诗歌创作被引量:1
2014年
在牛汉所有的诗歌作品中,那些浸透着他的血泪、裸露着他的伤疤、直立着他的硬骨、有着历史痛感的生命之歌,才是他最好最有价值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产生,与他充满苦难的人生经历、他和自然的关系、他的蒙古族血统和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牛汉的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高远、奇特的生命世界,其中给人印象最强烈的是四种类型:植物界生命形态、动物界生命形态、与自己命运相近者、个人自画像等,这些生命形态具有共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认识生命及人类精神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牛汉认为每一首诗的写作都是自己的生命在燃烧,写诗的奥秘就是把生命的火焰塑形为诗,其具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客观纪实、创设情境、心灵外化、自我写照等艺术方式去实现诗的塑形。
姚国建李桦
关键词:拯救生命生命形态
“写作育人”教育理念与应用写作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19年
"写作育人"主要体现在写作行为和写作教育两大层面。从写作行为视角来看,应用写作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人"这个"写作主体"综合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人"的潜能激活、自我完善和精神重塑,有利于开发"人"应对沟通需求、从业需求的应用性表达能力。从写作教育视角看,科学的写作教育同样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应用写作人才培养质量。而要落实"写作育人"教育理念,就要大力推进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李桦姚国建
关键词:写作行为写作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新诗发展的三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被引量:1
2010年
新诗倡导者全盘否定和抛弃古典诗歌的做法为新诗发展留下了隐患,导致新诗诗体特征的丢失和诗歌艺术质量的下降,对此必须重视和汲取古典诗歌、古典诗学的艺术智慧来创建新诗的艺术规范,以增强新诗的创造力和艺术性;新诗的诗体建设是一道始终没有攻克的难题,要明确诗体建设是新诗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加强研究为新诗诗体建设提供多元理论指导和多种参照体式,同时要准确把握新诗诗体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注重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多种相对定型化和规范化的新诗体式;由于诗人观、诗歌观的混乱导致诗人形象的自毁,诗歌精神的滑坡,诗歌内容出现殖民化、世俗化、粗鄙化、欲望化倾向,对此既要树立正确的诗人观,还要树立正确的诗歌观,要关注当下现实,发掘中国经验,进而抒写出境界高远、艺术性强的诗歌精品。
姚国建
关键词:诗体特征诗体建设诗歌观诗歌精神
用精美比喻构筑的艺术世界——论张晓风散文中的比喻
2003年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女作家。她的散文不仅有着独特的诗性感受,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语言优美、典雅、生动、形象,渗透着她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性特征,极富创造性和新奇感,这与她充分发挥她那“魔鬼”一般神奇的艺术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新奇、精美的比喻,构造出一个五光十色、神奇瑰丽、充满人情美的艺术世界,有着密切的关联。
姚国建
关键词:散文比喻感悟生命体验
精心写好诗的开头
1999年
文章开头难,诗作为最富主体性、最自由活泼、最短小精致的文学样式,它的开头更是难上加难。当生活触动诗人的情思、当灵感叩开诗人的心扉,当诗意的芬芳阵阵袭来之际,诗人的心灵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常常情绪高涨,感情热烈,思绪奔放,联想活跃,想象奇特,各种潜在的感觉、遐想、幻想、意念、思绪以及缤纷的物象都纷涌而至,如同大雾一般弥漫于诗人的心灵。
姚国建
关键词:基调主旨贫困山区文学样式
郑敏诗学研究的独特性
2012年
郑敏的诗学研究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与她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创作经验有关,其次体现在她的研究目标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其独特性具体体现在诗人经验和理论家智慧的最佳融合;衔接古今中外诗学的开阔视野;现代思维影响下的诗学思路;多种理论视角观照下的诗歌观以及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
姚国建
关键词:现代诗学现代思维
建构现代的开放的科学而实用的写作教学体系被引量:1
2012年
高等院校写作教学改革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明确写作教学改革的主张和目标;调整和规范写作课教学内容,建构合理而实用的写作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着力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推进写作教学改革;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写作实践活动,改革写作课考试及评分方式。
姚国建李桦
关键词:写作教学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成效低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遵循"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的特殊规律,建构科学实用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大训练力度,加强写作实践,改革考核方式,并在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很抓落实、学生积极配合下,改革才能取得明显实效。
李桦姚国建
关键词: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