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45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脂肪
  • 7篇肿瘤
  • 7篇肝病
  • 6篇脂肪性
  • 6篇胃癌
  • 5篇原发性
  • 5篇脂肪性肝病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内镜
  • 5篇PCNA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血吸虫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原发性肝癌诊...
  • 4篇生物学
  • 4篇胃肠
  • 4篇胃镜
  • 4篇吸虫

机构

  • 29篇嘉兴学院
  • 16篇嘉兴市第二医...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海盐县人民医...
  • 1篇绥棱林业局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5篇王波
  • 17篇杨志宏
  • 14篇阮水良
  • 13篇季霞
  • 12篇姚伟明
  • 8篇陆其明
  • 8篇殷新光
  • 7篇于亚威
  • 5篇斯淑英
  • 5篇吕宾
  • 5篇王桂华
  • 5篇俞蕾敏
  • 5篇吴君
  • 5篇陈松劲
  • 4篇毕军
  • 2篇曹宁殊
  • 2篇杜瑛媛
  • 2篇王敏娟
  • 2篇吴展
  • 2篇方芬

传媒

  • 11篇实用肿瘤学杂...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海峡药学
  • 2篇浙江省中西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河北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盘提取液对脂肪肝大鼠血清TNF-α IL-6水平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类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TNF-α、IL-6的影响。方法:34只W istar大鼠,雄性,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予既定试剂4周后,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胎盘提取液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组织学观察模型组均出现了中度以上大泡性肝脂肪变性,胎盘提取液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脂肪浸润状态较模型组有明显好转。结论:TNF-α、IL-6参与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人类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肝具有显著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IL-6水平有关。
王波吴展陈松劲杨志宏斯淑英俞蕾敏吕宾
关键词:胎盘脂肪性肝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
胎盘提取液对脂肪性肝病治疗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2只Wistar大鼠,雄性,分为正常对照组(n=8,予普通标准饲料)和模型组(n=34,予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喂饲12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造模组(n=8)、人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n=9)、人胎盘提取液低剂量组(n=9)、易善复对照组(n=8)。4周后取血和肝组织。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肝组织中Leptin、TNF-α、IL-6的含量。结果人胎盘提取液低剂量组和易善复组较造模组有好转,但无明显差异(P>0.05),人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脂肪浸润状态较造模组有明显好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大鼠血浆中Leptin、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人胎盘提取液高、低剂量组、易善复对照组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及肝组织溶浆中IL-6,TNF-α及Leptin的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人胎盘提取液对Leptin、TNF-α、IL-6等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脂饮食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王波陈松劲于亚威杨志宏斯淑英俞蕾敏吕宾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
浙江北部地区药物性肝病165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浙江北部地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致害药物和临床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调查浙北地区8所医院内科18 965例病人。结果发现药物性肝病165例,占0.87%。抗菌素、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所占比例最高,以纳差、腹胀表现为主。结论重在预防,应加强“药害”意识,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杨志宏王波季霞吴君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发病率
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特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2例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与胃癌生物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7.6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长部位、肿瘤浸润、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COX-2蛋白阳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殷新光杨志宏王波王桂华曹宁珠
关键词:胃癌COX-2生物学特征预后
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沈海燕阮水良于亚威王波陆其明杨志宏
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表现病理学
联合检测GGT、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PHC84例,转移性肝癌组48例,肝炎组57例,正常对照组79例。GGT、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结果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91.7%、80.9%、69.0%。AFU、AFP联检其阳性率为92.4%;GGT与AFU、AFP联检其阳性率可提高到97.1%;AFP阴性的PHC26例中,血清GGT、AFU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76.9%(20/26)。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GGT、AFU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优于单项检测,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王波姚伟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谷氨酰转肽酶Α-L岩藻糖苷酶
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对AFP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对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AFP阴性PHC患者进行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同时检测血清ALT、AST、GGT、ALP。结果 CA50、CA19-9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5%、47.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0.5%,而ALT、AST、GGT、ALP与CA50、CA19-9间无明显相关性。结果 血清CA50、CA19-9对AFP阴性PH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而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ATP阴性PHC诊断的敏感性,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王波姚伟明
关键词:肝癌AFPCA50CA19-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中与肝功能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诊断明确的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另以3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F-1、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
阮水良王波毕军季霞吴君杜瑛媛
文献传递
内镜下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影响。[方法]对连续100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后接受内镜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的患者开展临床随访研究,评估聚桂醇治疗后对PHG的影响。[结果]注射聚桂醇前33例患者存有PHG(33%);初次注射聚桂醇治疗后PHG患者为74例,其中新增轻度PHG患者41例;2次及以上注射聚桂醇治疗后PHG患者达88例,经注射聚桂醇后PHG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注射聚桂醇的次数与PHG的发生相关(P<0.01)。[结论]内镜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术(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在控制出血和消退曲张静脉的同时,具有产生和加重PHG的可能,但大多为轻度PHG。患者经硬化剂治疗后控制出血,全身状况好转后应择期手术治疗或长期应用降门脉压药物,控制和改善PHG,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和PHG出血。
沈海燕吴云林王波朱燕华陶凤来范嵘张梦茵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聚桂醇
人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肝Lepti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及肝组织中Leptin的影响。方法42只Wistar大鼠,雄性,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予既定试剂4周后,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
王波陈松劲斯淑英俞蕾敏吕宾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