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志毅

作品数:58 被引量:63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麻醉
  • 16篇手术
  • 13篇镇痛
  • 10篇疼痛
  • 9篇病人
  • 8篇术后
  • 8篇自控镇痛
  • 8篇细胞
  • 8篇吗啡
  • 7篇嗜铬
  • 7篇嗜铬细胞
  • 7篇嗜铬细胞瘤
  • 7篇细胞瘤
  • 7篇开腹
  • 6篇切除
  • 6篇麻醉管理
  • 6篇妇科
  • 6篇病人自控
  • 6篇病人自控镇痛
  • 5篇剖宫产

机构

  • 55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8篇龚志毅
  • 28篇叶铁虎
  • 20篇罗爱伦
  • 19篇黄宇光
  • 12篇任洪智
  • 7篇姚允泰
  • 6篇郭向阳
  • 6篇薛杨
  • 4篇赵晶
  • 4篇洪溪
  • 4篇王任直
  • 4篇于广祥
  • 4篇桑诺尔
  • 4篇秦晓涛
  • 4篇刘薇
  • 3篇穆宇新
  • 3篇陈广俊
  • 3篇陈雪华
  • 3篇王静捷
  • 3篇王俊科

传媒

  • 12篇中华麻醉学杂...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麻醉与监护论...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诺昔康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非劣效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氯诺昔康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及其与芬太尼相比较的非劣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后出现中度以上疼痛[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者117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65例)和芬太尼组(52例),分别予负荷量氯诺昔康4 mg或芬太尼50μg静脉注射用于镇痛。患者自控镇痛药液配置:氯诺昔康0.4 g/L或芬太尼5mg/L,单次给药剂量为2.5 mL,锁定时间10 min,持续观察至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即刻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的差值(即疼痛程度差值,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以及24 h疼痛程度差值总和(sum of PID,SPID-24,即术后6、12、24 h PID之和)。如果两组SPID-24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预先设定的SPID-24非劣效性界值-3,则可以认为两种药物用于中至重度疼痛的治疗具有非劣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诺昔康组与芬太尼组SPID-24分别为12.0±6.1和10.2±5.4(P>0.05),两组间SPID-24差值为0.66,95%置信区间为(-1.24,2.56),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3,因此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氯诺昔康具有相对于芬太尼的镇痛非劣效性。氯诺昔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芬太尼组。结论:氯诺昔康在全子宫切除术后中到重度疼痛的治疗中具有与芬太尼相比较的非劣效性。
赵红叶铁虎龚志毅
关键词:镇痛病人控制氯诺昔康子宫切除术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麻醉管理一例
2015年
妊娠期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疾病,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误诊,产前漏诊或误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母婴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即使产前明确诊断,其围产期管理也存在巨大挑战。本文报告一例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龚亚红陈广俊刘薇黄宇光龚志毅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妊娠麻醉
丁丙诺啡与吗啡用于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随机双盲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应和安全性。方法:60例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B组,n=30)和吗啡组(M组,n=30),接受PCA治疗。B组使用丁丙诺啡(每次0.03 mg),最大用量每天1.2 mg;M组使用吗啡(每次1 mg),最大用量每天40 mg。两组PCA药液中均加入氟哌啶4 mg。结果:丁丙诺啡组与吗啡组24 h总的疼痛缓解程度(totalpain relief,TPR)分别为16.9±5.9和22.2±7.4(P>0.05),两组病人24 h总的疼痛差值(sum of 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s,SPID)分别为46.5±22.0和40.0±19.1(P<0.01)。B组和M组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分别为53.3%和50%。结论:丁丙诺啡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PCA的镇痛效应与吗啡相同,其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接近于吗啡。
龚志毅叶铁虎栾秀姝田鸣李玉华王芳崔伟华朱斌赵文晖
关键词:丁丙诺啡吗啡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随机双盲研究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
细胞瘤切除术是嗜铬细胞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仍然是目前所有手术麻醉中最具挑战性的麻醉之一.手术麻醉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术前的麻醉评估,麻醉诱导插管,肿瘤分离及肿瘤血管结扎引起的循环动力学急剧改变.
龚志毅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手术麻醉术前评估
嗜铬细胞瘤危象合并肿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一例的抢救及麻醉体会被引量:9
2002年
郭向阳罗爱伦龚志毅赵晶李勇任洪智李汉忠刘大为马遂曾正陪姜玉新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危象合并症肿瘤破裂失血性休克抢救麻醉
6%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术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2006年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6% hydroxyethyl starch(200/0.5) for expand plasma volume during operation. Methods multiple centers, random and double blind procedure. 144 adault patients, ASA gradeⅠ-Ⅱ, scheduled for selective surgery. Both the test group(6% hydroxyethyl starch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HES group) are all 72 patients. The liver functions, renal functions, acid-base changes and coagulation variables were observed after administration. Result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liver functions, renal functions, acid-base changes and coagulation variables (P> 0.05 ),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ly in FⅧ:C activity between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volume treatment. but the numerical value of FⅧ:C in both groups are all in normal range in clinic. Conclusion 6% hydroxyethyl starch (200/0.5) is safe for expand plasma volume during operation.
桑诺尔龚志毅叶铁虎薛张纲王俊科马琦张倩
关键词: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溶液人工胶体右旋糖酐类扩充血容量
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时不同体位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蛛网膜下隙阻滞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时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产科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侧卧位组(LL组)和右侧卧位组(RL组).两组均取L2~3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固定导管后嘱产妇平卧.记录各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5,10,15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新生儿l,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RL组麻醉后3,5 min与麻醉前比较血压明显降低,SBP分别为(120.1±11.2),(106.7±17.2),(127.3±13.6) mmHg(1 mmHg=0.133 kPa); DBP分别为(77.5±6.3),(55.2±21.2),(80.3±10.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明显低于LL组,SBP分别为(123.2±12.4),(110.3±16.3)mmHg; DBP分别为(80.1±9.9),(63.1±13.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穆宇新吴迪龚志毅
关键词:体位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
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苏醒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麻醉复苏质量。方法:选择ASAⅠ级,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播管后,S组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组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维持麻醉。两组均同时复合瑞芬太尼连续输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给药速度,维持循环稳定。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肌力等级,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并记录。结果:P组在手术开始时血压低于S组(P<0.05),其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苏醒时间、肌力、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低。
穆宇新龚志毅黄宇光吴迪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苏醒
肥胖对吸入麻醉药异氟醚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观察肥胖对吸入麻醉药异氟醚摄取、排出及临床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作为肥胖的判断标准,将26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肥胖组(A组,BMI≥27,n=13)和正常体重组(N组,BMI≤24,n=13)。两组患者采用标准的异氟醚吸入麻醉,麻醉中监测吸入气及呼出气中麻醉气体浓度,计算异氟醚摄取分数,记录苏醒时间、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结果A组患者在各观察点所需要的挥发罐浓度为(1.8±0.3)%,均明显高于N组的(1.5±0.1)%(P<0.05或P<0.01)。A组异氟醚的摄取分数在各观察点均明显高于N组(P<0.05,P<0.01或P<0.001)。停止吸入异氟醚后,两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下降50%的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无显著性区别。结论肥胖组患者需要吸入较高的异氟醚浓度,以补偿机体对异氟醚摄取的增加,从而满足其临床需要;在本研究时间(66±33)min内,这种摄取量的增加尚未对异氟醚体内排出过程及临床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龚志毅叶铁虎黄一丹桑诺尔段赫任洪智
关键词:肥胖肥胖指数异氟醚药代学药效学
Bonfils纤维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被引量:3
2010年
薛杨龚志毅黄宇光
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困难插管麻醉医师气道处理辅助器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