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判断大鼠是否发生肺水肿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检测大鼠红细胞储存前后及受血大鼠血浆中s CD40L含量以探讨s CD40L在TRALI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7 d浓缩红细胞(PRBC)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7 d PRBC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13.17±5.76)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66)mg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4.94±2.15)mg(F=17.605,P<0.001)。7 d PRBC组大鼠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0.0109±0.0067)%/min显著高于NS对照组(0.0026±0.0006)%/min(t=2.998,P=0.03)。储存7 d PRBC中s CD40L含量(451.58±73.28)pg/ml显著高于0 d PRBC(277.94±98.18)pg/ml(t=2.834,P=0.03)。7 d PRBC组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878.21±125.3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9.78±62.60)pg/ml和NS对照组(418.07±47.68)pg/ml(F=78.715,P<0.001)。结论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TRALI模型,接受大量输血的TRALI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NS对照组,提示s CD40L可能在TRALI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目的评估3种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恢复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11月全麻下行择期切除垂体瘤患者,分为3组:生长激素组(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组(ACTH)和无功能组(control)。在恢复室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RSAS)记录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患者带管呛咳的严重程度,头痛评分(VAS评分)。术后24 h随访记录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患者头痛(VAS评分),恶心呕吐(VRS评分),是否有咽喉疼痛及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GH组共纳入51例,ACTH组44例,control组68例。苏醒期及术后24 h各组患者躁动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 VRS评分提示CT组高于control组(P<0.01),VAS评分提示ACTH组高于control组(P<0.001)。术后咽喉疼痛中ACTH组发生率高于control组(P<0.05)。术后24 h QoR-40评分,ACTH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结论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术后恶心、头痛、咽喉痛的发生率显著升高、QoR-40的评分显著减低。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共281例,研究组141例,对照组14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07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 ml。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七氟醚吸入和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评价术后0-6 h、6-72 h、0-72 h 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和治疗失败时间。结果在0-6 h、6-72 h 和0-72 h 时的 CR%研究组分别为107(75.89%)、104(73.76%)和92例(65.25%),对照组分别为81例(57.86%)、70例(50.00%)和62例(42.86%),研究组的 CR%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失败时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6.5 min 和300.0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能有效预防 PO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