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瑞宏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基因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慢性
  • 3篇耐药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3篇干细胞
  • 3篇WNT/Β-...
  • 3篇成骨
  • 3篇成骨潜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伊马替尼
  • 2篇伊马替尼耐药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机构

  • 15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黄瑞宏
  • 11篇杜新
  • 11篇李明
  • 8篇卓家才
  • 7篇楼瑾
  • 6篇张琼丽
  • 3篇蔡云
  • 3篇陶小梅
  • 3篇李玉珠
  • 3篇史敦云
  • 3篇李祎
  • 2篇罗先红
  • 2篇蔡力生
  • 2篇李长钢
  • 2篇陈成坚
  • 2篇刘秀卿
  • 2篇罗蓉
  • 2篇陈伟红
  • 2篇张羽
  • 2篇王宁

传媒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表达水平及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监测81例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血浆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排斥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术后8日)hsCRP为(9.0±1.2)mg/L,与术前的(2.1±1.1)mg/L、术后(4日)无排斥反应时的(2.4±1.7)mg/L及排斥反应控制后(术后12日、20日)的(2.5±1.3)mg/L、(2.5±1.4)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正常组术前、术后比较及与排斥组急性排斥反应控制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sCRP水平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密切,监测其血浓度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罗先红罗蓉刘秀卿黄瑞宏张羽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移植前正常组血浓度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成年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42名健康者外周血CXCR5+CD4+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21浓度.结果 初发ITP患者组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5±6.82)%比(8.79±4.91)%,P< 0.005];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有所下降[治疗后(9.01±5.13)%,P< 0.001],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97.56±29.48) μg/ml比(30.36±12.93) μμg/ml,P<0.001];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67.35±20.58) μμg/ml,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结论 慢性ITP患者存在Tfh细胞分布及功能异常,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玉珠楼瑾李明史敦云张琼丽黄德善黄瑞宏杜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1
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疗效分析(附1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男,43岁,主诉腹胀伴白细胞增高2周,于2008年1月就医。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5cm,质软,边缘光滑,无触痛。血常规:WBC 30×10^9/L,Hb 110g/L,PLT 510×10^9/L,嗜碱粒细胞比例0.08。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比例0.03,中性中、晚幼粒比例0.38,嗜碱粒细胞比例0.05,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减少;NAP染色:阳性率0.01,积分3分;
张晓瀚杜新蔡云楼瑾黄瑞宏李明卓家才
关键词:尼洛替尼耐药伊马替尼
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TAZ和Wnt/β-catenin基因表达及其成骨潜能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诱导后,成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和Wnt/β-catenin mRNA的表达,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王宁黄瑞宏李祎蔡云蔡力生李明卓家才杜新
文献传递
混合系白血病基因重排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研究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发生率、融合基因类型及其临床意义,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MLL基因重排,对于MLL基因重排阳性的患者,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MLL基因重排形成的6种常见融合基因类型。结果表明:7例AL患者有MLL基因重排,发生率为11.67%,其中2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AML-M5),融合基因均为MLL/AF9;另5例为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其中2例融合基因为MLL/ENL,1例MLL/AF4,2例未扩增出融合基因产物。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检测ALMLL基因易位重排的快速、特异、灵敏的方法,巢式RT-PCR是检测MLL基因重排产生的融合基因类型的简便可行的方法;MLL基因重排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陈伟红陈成坚汪明春李长钢游伟文黄瑞宏李明陶小梅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基因重排荧光原位杂交
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伊马替尼治疗失败而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10例患者,其中慢性期7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6.7个月,停用原因为丧失疗效或未达主要分子学反应(MMR)7例、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2例、原发性耐药1例。4例患者检测出5个点突变,其中1例慢性期患者检出2个突变点。10例患者接受尼洛替尼的剂量均为400mg q12h,每个月复查血常规,每3个月监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缓解情况(FISH及RQ-PCR法),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胰酶、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并记录有无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10例患者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5(3~30)个月。8例获得主要遗传学反应以上疗效,其中5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3例获得MMR。2例加速期患者中,1例恢复至慢性期并持续获得MMR,1例死亡。1例急单变患者(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获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后丧失疗效,最终死亡。不良反应依次为轻度皮疹6例、胆红素升高3例、转氨酶升高2例、头痛1例、血糖升高1例及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例。结论:尼洛替尼结合ABL激酶的效价更高,选择性更强,能抑制除T315I、Y253H、F359V/C及E255K/V以外的致伊马替尼耐药的点突变,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伊马替尼耐药及不耐受的慢性期或加速期CML。
许家健杜新楼瑾蔡云黄瑞宏李明卓家才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尼洛替尼安全性
深圳地区12960例地中海贫血筛查受检者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特征,及其罕见基因型碱基突变位点。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296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的门诊及住院患者;②于本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加本试验者;②已被确诊为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受试者先进行血常规MCV、血红蛋白(Hb)电泳和红细胞脆性检测的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对筛查试验阳性(红细胞脆性〈70%)的患者,采用跨越断裂点PCR及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常见缺失型和点突变的基因型检测。对常见基因型检测不能确诊的患者,采用巢式PCR和PCR-直接测序(SBT)技术进行罕见基因型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2960例受检者中,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阳性患者为2194例,通过常见基因型检测,确诊1019例为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46.4%。537例a地中海贫血患者中,以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比例最高,占66.1%(355/537),其次为α地中海贫血2(-α^3.7/αα)占15.6%(84/537),而基因型(α^CSα/α^CSα、α^QSα/α^Qsα、α^WSα/α^WSα)和4种HbH病基因型(-α^3.7/α^QSα^QS、--^SEA/α^CSα^CS、--SEA/α^QSα^QS、--^SEA/α^WSα^WS)较为少见。α地中海贫血罕见基因型检出率为0.1%(3/2194),包括2例HKαα/^--^SEA及1例HKαα/αα。在456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β^41-42(-TCTT)/β和β^654(C〉T)/βA基因型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3.8%(154/456)和30.3%(138/456)。在26例β复合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以p复合a地中海贫血1(--^SEA
李玉珠高素青史敦云楼谨黄瑞宏黄德善张琼丽李明杜新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突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方法选取30例初发(PV)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V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1PV组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比例(2.9±5.6)%高于健康对照组(1.6±4.2)%;PV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2.0±5.4)%,低于健康对照组(4.6±4.4)%;2PV组血浆中IL-17表达水平(36±2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21±15)pg/mL;PV组IL-21水平(36±14)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15)pg/mL。结论 PV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发病可能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楼瑾杜新李明史敦云李玉珠张琼丽黄瑞宏黄德善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1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1年来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检出的176株铜绿假单胞菌,用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并做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7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的分布以痰液为主,占56.3%,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骨外科、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阿米卡星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依次17.0%、20.4%、22.2%、22.7%、28.4%;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依次为100%、97.7%、97.6%、93.8%、92.0%、96.5%。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1.2%至68.8%。结论:我院临床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患者的痰液标本中,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耐药性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
黄瑞宏杜新李明卓家才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TFPI-2对K562细胞体外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TFPI-2基因转染到K562细胞,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前后TFPI-2mRNA和其蛋白质的表达。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小室穿透实验测定转染前后3组细胞生长、恶性增生能力以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转染成功TFPI-2基因的K562细胞(K562-T)有TFPI-2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与对照组K562组、K562-V组细胞相比,K562-T细胞生长速度缓慢,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前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穿膜细胞数(16±4.51)明显低于前两者(33.67±4.51)及(28.67±3.5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FPI-2基因对K562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许云杜新张蕴芳陶小梅楼瑾黄瑞宏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K562细胞增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