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世军

作品数:148 被引量:59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1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油藏
  • 45篇水平井
  • 45篇平井
  • 26篇稠油
  • 21篇压裂
  • 20篇渗流
  • 19篇稠油油藏
  • 12篇页岩
  • 12篇井网
  • 11篇低渗
  • 11篇低渗透
  • 11篇页岩气
  • 11篇储层
  • 9篇蒸汽驱
  • 9篇产能评价
  • 8篇气藏
  • 8篇注采
  • 8篇井筒
  • 7篇低渗透油藏
  • 6篇油气

机构

  • 14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北京市燃气集...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48篇黄世军
  • 96篇程林松
  • 37篇李春兰
  • 28篇薛永超
  • 20篇赵凤兰
  • 15篇曹仁义
  • 13篇魏绍蕾
  • 11篇张雪娇
  • 10篇黄成辉
  • 8篇庞占喜
  • 6篇贾品
  • 5篇冯金德
  • 5篇郝斐
  • 5篇刘红君
  • 5篇刘昊
  • 5篇许建红
  • 4篇郝炳英
  • 4篇高海红
  • 4篇刘帅
  • 4篇石海磊

传媒

  • 8篇石油钻采工艺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计算物理
  • 6篇特种油气藏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油气井测试
  • 3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油气储运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年份

  • 9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9篇2017
  • 12篇2016
  • 2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3篇2009
  • 2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评价新方法被引量:24
2010年
为了更加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研究不同渗透率级别下的垂直裂缝井产能,基于垂直裂缝井渗流特征,应用位势理论,推导了垂直裂缝井产能公式。在考虑垂直裂缝井与直井泄油半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产能公式改进了压裂直井增产倍比传统计算方法,使垂直裂缝井增产倍比从理论上更加合理。对不同渗透率级别储层中的垂直裂缝井,分别应用新方法和其他学者的方法进行对比,从泄油半径、增产倍比、无因次产能随渗透率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出,产能评价新方法更符合低渗透油藏实际情况。
黄勇李春兰程林松黄世军
关键词:垂直裂缝井产能泄油半径低渗透油藏
用于衰竭开采的动态电模拟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衰竭开采的动态电模拟装置,包括油/气藏模拟系统、低压电路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油/气藏模拟系统包括油/气层、井和边界;所述低压电路系统为所述边界和所述井之间施加电压以模拟储层与生产井之间的能量差,且通过...
黄世军滕柏路程林松刘红君刘雪莹
直平组合SAGD注采井网及参数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辽河油田某区块馆陶组油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区实际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了油藏数值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根据测井曲线和动态分析,确定地层中有3段物性较差的地层,且油藏顶部和底部分别发育有水层。对比了2种不同的轮换注汽方式及连续注汽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轮换注汽能更好地驱替直井井间的剩余油,因而效果好于连续注汽,能够得到较长的稳产期和更高的采收率。关于注采参数,主要研究了注汽速度对最优采注比的影响,模拟了不同注汽速度和不同采注比组合下的SAGD生产过程。通过对比累计产油量,得出了注汽速度与最优采注比的关系曲线。
张辉登李春兰黄世军魏绍蕾韩建亭
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采注比
夹层对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区块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为了揭示非渗透夹层条带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效果的影响,开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针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的特点,提出基于Subcool值的边界条件相似准则数,为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开展提供调控依据。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区块为原型,设计并建立二维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室内物理模拟装置,开展4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其中1组为均质模型,其他3组为存在夹层的非均质模型。结果表明,均质模型蒸汽腔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产量增加阶段、产量稳定阶段和产量下降阶段。对于非均质模型,夹层的存在及其分布模式对蒸汽腔发育和生产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夹层距离注采井越近,蒸汽腔发育受影响的时间越早,其发育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对生产指标的影响越大;当夹层位于注采井中间时,常规的蒸汽循环预热方式失效,而生产井单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预热方式可以建立注采井间的连通。
魏绍蕾程林松张辉登黄世军杨洋
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夹层
不同完井方式下复杂结构井一体化模型研究
针对复杂结构井生产压力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基础理论,采用整体压力系统分析方法,在考虑多分支水平井各分支在主井眼井底相互干扰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完井方式下以主井眼井底为求解节点从油藏到井口的多分支水平...
黄世军
关键词:多分支水平井层间干扰完井方式
一种裂缝性油藏不同裂缝尺度的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性油藏不同裂缝尺度的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压制组件和固定组件。包括:加压活塞、模具上盖板、模具侧挡板、模具支撑平板、模具空腔、模具侧面可视化挡板、模具固定螺栓、模具后侧挡板、模具前侧挡板、模具后侧挡...
黄世军杨明洋赵凤兰孙浩月陈新阳
复杂结构井变质量管流与地层渗流耦合模型
基于井筒液体流动与管路液体流动的流动相似性,并综合考虑了不同完井方式下地层渗流、水平段变质量管流、弯曲段和垂直段多相管流之间的耦合作用,采用整体压力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完井方式(裸眼完井及射孔完井)复杂结构井地层渗流与...
黄世军程林松
关键词:复杂结构井地层渗流完井方式
文献传递
多分支井近井油藏地带渗流的电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多分支井由于其井身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该种井型近井油藏地带渗流特征研究和产能评价的难度。采用电模拟实验手段,针对不同井型的平面多分支井描述了其油藏势的分布,并分析了分支数和分支长度对多分支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分支井等势线呈现距离井筒近的地方密集、距离井筒远的地方稀疏的特点,在井的指端较密集,相邻两分支之间较稀疏。当分支长度相等时,各分支对整口井的产量贡献相等;但当分支长度不相等时,各分支对整口井的产量贡献发生变化,多分支井生产时存在支间干扰。
郭迎春黄世军
关键词:多分支井渗流特征电模拟产能
三叠系特低渗油藏水平井优化布井技术研究
程林松李春兰黄世军薛永超黄勇崔书姮余华杰黄灿
该项目研究结合长庆油田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藏开发特点,在对特低渗透油藏地质认识基础上,进行水平井开发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的适用性研究;根据所选择的典型区块建立油藏数值模型,结合油藏工程方法进行常规直井和水平井开...
关键词: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油藏开发
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井网系统研究
程林松李春兰薛永超黄世军许建红刘昌鸣田国庆付宁海李晓涛庞占喜曹仁义周体尧
中国东部老油区的主力产层稳产和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国内近年发现和未投入开发的油田则主要是以长庆油田为代表的低渗、特低渗透油田,加快低渗透储量的动用已成为影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随着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的不断...
关键词: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