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颖

作品数:40 被引量:3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CGE模型
  • 4篇社会核算
  • 4篇社会核算矩阵
  • 4篇环境核算
  • 4篇核算矩阵
  • 3篇人口
  • 3篇人口结构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资源环境
  • 3篇资源环境核算
  • 3篇民工
  • 3篇SAM
  • 3篇初婚
  • 3篇初婚年龄
  • 2篇人口流动
  • 2篇人口迁移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通婚

机构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国务院发展研...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作者

  • 38篇高颖
  • 10篇张秀兰
  • 6篇李善同
  • 3篇祝维龙
  • 3篇雷明
  • 2篇何建武
  • 1篇胡宜朝
  • 1篇肖索未
  • 1篇吴昊
  • 1篇任婧玲
  • 1篇张欢
  • 1篇解伟
  • 1篇许召元
  • 1篇周瑜
  • 1篇李宁

传媒

  • 3篇人口学刊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统计研究
  • 2篇人口研究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南方人口
  • 2篇调查研究报告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中国投入产出...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2004建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近年涉外婚姻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随着涉外结婚数量的不断增多,北京逐渐跻身我国涉外婚姻密集地区之列。基于2004~2011年北京婚姻登记数据的分析表明,北京近年的涉外婚姻依然具有中国早期涉外婚姻所表现出的外嫁婚为主、再婚者比例偏高、外嫁婚夫妇年龄差偏大等特点,但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此外,涉外婚姻者普遍学历较高,"高知组合"占有较大比重。针对离婚数据的分析显示,尽管北京近年的涉外离婚量和离结率均有显著提高,但与国内离婚情况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闪离"现象也并不普遍。总体而言,北京近年的涉外婚姻所展示出的特点和变动趋势是积极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涉外婚姻也将进一步走向理性和平等。
高颖张秀兰祝维龙
关键词:涉外婚姻
基于CGE模型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减贫效应分析被引量:36
2006年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高颖李善同
关键词:减缓贫困CGE模型劳动力转移
人口流迁对北京市平均初婚年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婚姻登记业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近8年来北京市初婚人群的平均初婚年龄: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05岁,且在时序上基本保持稳定;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6.21岁,但在时序上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区分人口流迁类型的分析显示,迁移人口(京户非京籍)的初婚年龄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对总体的平均初婚年龄起到拉升作用;男性流动人口(非京户)的初婚年龄接近迁移人口,也推高了总体的平均初婚年龄,而女性流动人口的作用则相反。此外,由于跨户籍通婚比例的性别差异,女性本地人口(京户京籍)受到一定的婚姻挤压,同时受择偶梯度和男性"年龄向下婚"习惯的影响,从长期看北京本地女性的初婚年龄很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高颖吴昊
关键词:人口流迁
安徽亳州市劳务输出情况调研报告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安徽亳州市外出务工农民的访谈,总结了目前农民务工选择的一些特点,以及务工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其中超负荷劳动和低技能水平将导致未来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加强立法和监督,并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改革;此外,外出务工者会在不同阶段做出适当的个人选择,政策制订者应当考虑这种变化,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化,劳务输出地也应注重自我建设和发展,为务工者提供更多的出路和选择。
李善同高颖
关键词:劳务输出农民工
现金股利、成长机会与市场反应
现金股利是对投资者投资的回报,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不仅是保护投资者的一种方式,更能够减少资本市场的投机性,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配置功能,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分配不足的情况,中国证监会...
高颖
关键词:现金股利强制分红资本市场上市公司
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东部四城市的实证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在流入地获得社会支持有利于外来务工者的身心健康、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合。基于在北京、东莞、温州和青岛的947份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能够在流入地获得经济和情感支持,但男性在情感支持方面严重不足;外来务工者几乎完全依赖非正式社会网络获得社会支持,极少求助社会机构;工作地的亲属和同乡网络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而新生代、学历较高和与家人同在打工地的人群则更容易从城市新建构的同事网络中获取支持。鼓励举家外出、提高社会服务机构对外来人口的可及性将有利于增进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而促进社会融合。
肖索未高颖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社会支持流入地代际差异
大城市“两地婚姻”的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以北京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基于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本地通婚的夫妇仅占所有新婚夫妇的41%;两地婚姻中,外来人口(包括落户北京的迁移人口及尚未落户的流动人口)与北京本地人口的组合占比约36%,外来人口之间的组合占比约23%,但在时序上有上升趋势。相对于本地通婚,两地婚姻的夫妇普遍结婚较晚,且多为高学历男女的组合。"双外夫妇"的增多重塑了北京的文化,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高颖张秀兰
关键词:本地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
城市家庭贫困程度判定模型的构建——基于北京西城区社会救助工作实践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近年来,北京市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提高救助审批程序的科学性、减少救助对象和救助额度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需求理论建立贫困指标评价体系,在与民政工作人员充分沟通、探讨的基础上,运用AHP方法构建了城市家庭贫困程度的判定模型,从而为社会救助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颖张欢周瑜
关键词:社会救助城市贫困AHP方法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结构特点及变动趋势分析——以北京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宏观人口统计数据和2004~2013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以北京为例,对比分析了本地人口、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结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相对于本地人口,迁移人口普遍具有中心城区户籍以及较高的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序列层级,流动人口的结构相对复杂,但在婚配过程中出现明显分化。"两地婚姻"在形成稳定的北京新移民群体的同时,也蕴含着规模可观的潜在随迁人口,这对总体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并可能产生若干问题和矛盾,相关部门应做好政策应对,促进大城市人口多元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高颖张秀兰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需变动及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的日趋下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过渡到有限剩余阶段,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开始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作为转移劳动力的主体,16-30岁的新一代农民工的务工选择和决策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供需和转移的关键因素。在劳动力趋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增加技术和人力资本投资以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政府则应尊重劳动者的个人选择,主要发挥监管、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并在推进职业培训的同时,在农村学历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高颖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供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