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苏轼诗词中四大意象研究
- 在苏轼的诗词中,有“病兽”意象、月意象、梅花意象、水意象四种核心意象。苏轼诗词中的四大意象继承前人之所长,并融入苏轼独特的创造,不但对研究苏轼的生平思想具有很重要的认识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病兽...
- 高云鹏
- 关键词:古代诗词意象表达审美风格
- 苏轼的“审丑”理论阐释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关于"美"与"丑"的文艺理论中,"以丑为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苏轼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审丑"理论。苏轼的"审丑"理论形成于求奇尚怪的宋代,建立在他个人人生际遇、哲学观、文艺观的基础之上。苏轼的"审丑"理论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丑"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并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 高云鹏
- 关键词:审丑以丑为美
- 苏轼诗中的“病兽”意象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在苏轼的诗中存在着大量的以“病马”、“瘦马”为代表的“病兽”意象。这类意象作为苏轼审美情趣的凝结,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对苏诗中的“病兽”意象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这类意象的审美内涵及苏轼钟爱这类意象的原因。
- 高云鹏
- 关键词:审美
- 苏轼的“枯淡”论研究——兼论“东坡和陶诗”的文化史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 高云鹏
-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穷”与“工”关系理论论略——兼谈苏轼“穷”与“工”关系理论的意义
- 2007年
- "穷"与"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司马迁的"发愤著述"、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欧阳修的"穷而后工",都从不同方面对这个诗学命题进行了建构和阐释。苏轼对"穷"与"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考察。同时他从一己的遭遇出发,对"非诗能穷人"提出了怀疑,并进一步上升到对诗人悲剧命运的思考。此外苏轼还分析了如何使诗歌"工巧"。这三方面开启了后人对"穷而后工"这个诗学命题阐释的三个角度。
- 高云鹏
- 关键词:诗学
- 苏轼“道统”论的文化史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苏轼根据自己对儒学发展的理解排列了"孔子—孟子—韩愈—欧阳修"这样一条"道统"传承的谱系。苏轼本人还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居,积极投身于"斯文"的建设事业之中。苏轼"道统"论的提出建立在他对孟子心性儒学的信奉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关切的基础之上,体现了苏轼对儒道本质的看法——重视"士人"的内在修养并将儒道发扬光大。苏轼的"道统"论从侧面反映了唐宋两代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转折,它在儒学史上的意义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 高云鹏
- 关键词:道统儒学
-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被引量:3
- 2009年
-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这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作以全面的界定。
- 高云鹏
- 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物赋形",指的是苏轼诗文表意自然顺畅而又灵活多变的特点。其形成表面上看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然,但归根到底则与其观照世界和立意取境的独特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佛教的"现量"观和禅宗"随缘自适"、"任心"等思想的影响下,苏轼要求创作主体在观照外物的时候拥有"空且静"的内心,且不主动向外界搜求,而是即景会心,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即为诗料。苏轼对水"随物赋形"这一特征的认识并不限于文学领域,它体现在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上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儒家思想的人生观。
- 高云鹏
- 关键词:随物赋形表现手法佛教禅宗
- 苏轼诗词中的乡村意象研究
- 2005年
- 苏轼诗词中大量的乡村意象不但是苏轼对出处矛盾的思考和对乡村生活强烈的认同感的体现,同时也是他探究人生哲理的媒介。本文从分析苏轼诗词中乡村意象的思想内涵出发,探究了苏轼在作品中频繁使用这种意象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了苏轼诗词中乡村意象在文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和意义。
- 高云鹏
- 关键词:乡村意象
- 苏轼研究的一种“范式”——论《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作家研究的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朱靖华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苏轼研究上造诣颇深。《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一书以"用学术论文为东坡作传"为核心目的,注意把苏轼放在文学发展史中进行论述,尤其重视苏轼在文学史中具有的开创性贡献。在对作品和现象分析的时候注意把握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还重视文学史上一些经常被忽视的细节问题,挖掘其中的内在原因和规律,从而为苏轼研究建立了一种"范式"。朱靖华教授的研究"范式",不仅对苏轼研究,而且对中国古代其他作家的研究,也是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的。
- 冷成金高云鹏
- 关键词:范式古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