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前列腺
  • 11篇前列腺癌
  • 11篇腺癌
  • 8篇前列腺癌根治
  • 6篇前列腺肿瘤
  • 6篇肿瘤
  • 6篇腺肿瘤
  • 6篇机器人辅助
  • 5篇前列腺癌根治...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辅助腹腔镜
  • 3篇前列腺切除
  • 3篇前列腺切除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机器人
  • 3篇机器人辅助腹...
  • 3篇根治性
  • 3篇根治性前列腺...

机构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孙颖浩
  • 15篇王海峰
  • 15篇高旭
  • 15篇王燕
  • 15篇马春飞
  • 11篇鲁欣
  • 9篇许传亮
  • 7篇施挺
  • 6篇侯建国
  • 6篇杨波
  • 6篇朱峰
  • 6篇董振阳
  • 5篇李耀明
  • 4篇王辉清
  • 4篇盛夏
  • 3篇王林辉
  • 2篇瞿旻
  • 1篇任善成
  • 1篇张火俊
  • 1篇叶华茂

传媒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CUA201...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3位手术经验背景不同的术者实施的35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48~87岁,平均67岁.术前PSA 0.308~214ng/ml,中位PSA 12ng/ml.术前肿瘤临床分期T1aN0M0~T3bN1M0期,其中≤T1c期74例,T2a期119例,T2b期63例,T2c期68例,≥T3a期26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作为学习曲线的衡量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120 ~ 555min,平均220.5min.术中出血量20~1300ml,平均216.3ml,术中输血5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 32d,平均9.3d.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明显减少(P<0.01),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3位术者均成功度过第1个学习曲线,其中1位术者进入第2个学习曲线平台期.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呈现双平台模式,而术者在学习该术式前的外科背景会影响对该术式的学习.
朱峰高旭杨波王林辉许传亮王海峰王燕任善成施振凯马春飞瞿旻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癌
机器人辅助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术后尿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总结21例行机器人辅助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探讨该方法对患者术后尿控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长海医院单一术者实施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00例,其中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21例,21例中4例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行盆内筋膜重建。4例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均低于T2期,平均PSA为11.1 ng/ml。在成功进行双侧筋膜内前列腺切除术后,应用尿道吻合剩余的倒刺线,自尿道吻合位置,将两侧剩余的盆内筋膜缝合,使膀胱颈口在两侧的盆内筋膜的挤压下形成一定长度的功能性尿道。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260 ml,术中输血1例,术后14 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为6-19 d,平均9 d。术后病理切缘阳性5例,其中4例为尖部阳性,包膜侵犯2例,精囊腺侵犯1例。术后4周血清PSA〉0.2 ng/ml 2例,〈0.2 ng/ml 19例。随访1-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4个月。本组21例,术后2周拔管排尿可控6例,术后1个月、3个月尿控有效率(以每天应用尿垫≤1块为标准)分别为61.9%(13/21)和90.5%(19/21)。结论选择肿瘤分期较早的患者,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机器人辅助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提高患者术后尿控。
施振凯高旭王海峰王燕施挺鲁欣马春飞朱峰董振阳何必鸣常易凡侯建国许传亮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尿失禁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尿道双针滑线吻合法与双针倒刺线吻合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在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LP)开展初期,比较双针滑线吻合法与双针倒刺线吻合法,在手术操作难度,术后吻合口相关...
高旭王海峰王燕施挺鲁欣马春飞施振凯朱峰董振阳何必鸣常易凡侯建国许传亮孙颖浩
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的技巧及短期随访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资料和患者术后的短期随访结果,总结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神经的技巧.方法 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的80例在我院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
高旭施振凯施挺侯建国许传亮孙颖浩杨波王海峰王辉清鲁欣王燕李耀明方梓宇马春飞
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技术对既往穿刺阴性患者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验证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矩阵定位靶向穿刺技术对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2月至6月行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共15例。15例患者既往有至少1次阴性穿刺的病史,有行再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证,且穿刺前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可疑发生前列腺癌的位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4-5分,根据磁共振图像对前列腺腺体中的可疑位点进行三维定位(X、Y、Z轴3个坐标)。全麻后,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后根据三维定位的坐标在经直肠超声图像中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的位置行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4例确诊为前列腺癌(93.3%),单纯靶向穿刺活检阳性13例(86.7%),单纯系统性穿刺活检阳性6例(40.0%),系统性穿刺活检阳性而靶向穿刺活检阴性1例(6.7%),靶向穿刺活检阳性而系统性穿刺活检阴性8例(53.3%),系统性穿刺活检和靶向穿刺活检均为阴性1例(6.7%)。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并靶向穿刺磁共振显示的可疑位点,对经直肠系统性穿刺活检易漏诊的位置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其确切的效果仍需大样本的病例验证。
王海峰高旭王燕施振凯马春飞董振阳朱峰孙颖浩
单术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最初100例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单术者最初10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ic-assisted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RALR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者快速度过RALRP学习曲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单术者最初100例RAL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87岁,平均67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3~214.0μg/L,平均值20.3μg/L。临床分期T1a~T2b期89例,T2c期4例,T3a~T4期7例。低危患者16例,中危患者37例,高危患者47例。采用移动平均法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学习曲线分析。结果100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20~480min,平均221min(包括机械臂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50~800ml,平均207ml,术中输血2例。切缘阳性26例(26%)。术后3个月尿控恢复(尿垫使用≤1块)80例(89%);另10例随访不足3个月,其中5例尿控恢复。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分析提示,85~90例后进入比较稳定的时期。结论RALRP学习曲线短,即便处于学习初期,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仍较好。
高旭王海峰王燕马春飞常易凡孙颖浩
关键词: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的技术改进及短期随访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通过分析长海医院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资料和患者术后的短期随访结果,总结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的技巧。方法 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的80例在我院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资料(80例手术由4名术者分别完成),筛选采用我中心建立的改良的“面纱”技术,即“头盔”技术的保留双侧性神经的手术9例,保留单侧性神经的手术5例,分析其手术技巧,并进行了短期性功能随访。结果 14例手术均为经腹膜途径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15-382 min,平均175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50-1400 ml,平均145 ml,术中输血1例,术后2-4 d下床活动,14 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为6-19 d,平均9 d。术后4周血清PSA均〈0.01 ng/ml。术后3个月尿控有效率(以每天应用尿垫≤1块为标准)为92.9%(13/14)。术后3个月能恢复完整性过程的共5例(其标准为ESI或者SHIM〉17分)。保留双侧性神经的9例中有4例恢复,保留单侧性神经的5例中有1例恢复。结论 “头盔”技术能够保留更多的前列腺周围的筋膜,并尽量减少了耻骨前列腺韧带等尖部结构的破坏,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尿控和勃起功能。
高旭王海峰杨波马春飞王辉清鲁欣王燕李耀明方梓宇施振凯施挺侯建国许传亮盛夏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手术随访
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预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效能验证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验证Kattan列线图和Cancer of the Prostate Risk Assessment(CAPRA)评分对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的预测能力.方法 筛选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295例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剔除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后,共纳入211例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经腹膜外途径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第2周拔除尿管前查血PSA,术后第6周查血PSA,此后每3个月复查PSA,1年后改为每6个月复查一次.生化复发标准为连续两次PSA>0.2 μg/L.回顾性收集患者的PSA、Gleason评分、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和手术年龄,计算Kattan和CAPRA评分预测的5年无生化复发率.并将本研究的患者资料与两项关于Kattan和CAPRA评分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5年总体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83.9%,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预测的5年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52.8%±25.6%和47.6%±26.9%.比较本研究的临床资料和建立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的源数据样本可以发现,本研究PSA≤10 μg/L患者所占的比例(30.3%)明显低于另两项研究(70.1%和81.6%)(P<0.01);本研究中低危Gleason评分(1~3/1~3)患者比例(44.1%)明显低于另两项研究(68.3%和74.2%)(P<0.01);在T分期方面,本研究资料与另两项研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预测本组患者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5%CI,0.60~0.78)和0.65(95%CI,0.56~ 0.73).结论 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与建立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的人群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更高PSA水平和更高Gleason评分的中国人群,不适用于Kattan列线图和CAPRA评分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预测.
王海峰高旭王燕鲁欣马春飞施振凯杨波盛夏许传亮侯建国孙颖浩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生化复发
多种方法联合在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总结应用多种方法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经验,提高困难输尿管开口置入双J管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我院11例有困难输尿管开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7 ~ 73岁,平均54岁.其中7例为肿瘤侵犯或压迫,4例为腺性膀胱炎.应用电切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结合输尿管导管、沿肾造瘘口注入造影剂后盆腔CT和术中沿肾造瘘口注入亚甲蓝的方法寻找输尿管开口并置入双J管.结果 11例患者(17个困难输尿管开口)联合应用1~5种方法,其中15个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寻找使用了2~3种方法,有2个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寻找使用了全部5种方法.17个开口均顺利找到输尿管开口并置入双J管,术后腹部平片确认双J管一端在肾盂,一端在膀胱内.结论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包括电切镜结合输尿管导管)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可以明显提高输尿管开口寻找的成功率.
王海峰高旭王燕施振凯马春飞董振阳常易凡孙颖浩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输尿管开口双J管
单术者前30例机器人与前30例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单术者前30例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与前30例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P)的对比研究,探讨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单术者前30例RALP(A组)与同期该术者前30例LP(B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A组前10例,中间10例,后10例分别为A1亚组、A2亚组、A3亚组。B组前10例,中间10例,后10例分别为B1亚组、B2亚组、B3亚组。结果A组与B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各亚组间基线资料未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途径实施手术,6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无直肠、膀胱等脏器副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ALP组(A组)患者术中失血量100~900ml,输血1例,术后无尿瘘发生。LP组(B组)术中失血量200~1100ml,输血3例,术后发生尿瘘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RALP组中各亚组手术时间分别为:A1亚组124~442min(中位时间280min),A2亚组手术时间118~189min(中位时间164min),A3亚组手术时间105~159min(中位时间128min);LP组中各亚组手术时间分别为:B1亚组135--402min(中位时间276min),B2亚组125~240min(中位时间206min),B3亚组122~192min(中位时间145min)。结论与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且具有3D视觉,手术操作灵活方便,术者操作更为舒适,学习曲线更短。
马春飞高旭王海峰盛夏王辉清鲁欣王燕李耀明方梓宇施振凯施挺孙颖浩
关键词: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肿瘤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