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庆礼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合金
  • 5篇钛合金
  • 4篇有限元
  • 3篇氮化
  • 3篇氮化物
  • 3篇碳氮化物
  • 3篇热力学计算
  • 3篇轴承钢
  • 3篇微合金
  • 3篇析出物
  • 3篇化物
  • 3篇厚度
  • 2篇低碳钢
  • 2篇调质
  • 2篇调质钢
  • 2篇硬化层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碳氮
  • 2篇碳钢
  • 2篇热力学

机构

  • 15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鞍山科技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作者

  • 15篇韩庆礼
  • 13篇刘国权
  • 12篇王安东
  • 12篇向嵩
  • 3篇李长荣
  • 3篇王永迪
  • 2篇杨才福
  • 2篇董雷
  • 1篇王亮
  • 1篇刘胜新
  • 1篇金永龙

传媒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过滤与分离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8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Thermo-Calc和双亚点阵模型研究微合金钢中的碳氮析出物
钒是钢中重要的合金元素,且铌、钒的碳氮化物能细化晶粒从而提高钢的强度。本文利用Thermo-Calc软件以及双亚点阵模型对铌、钒微合金钢的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利用双亚点阵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含铌的研究钢种中,钛和铌开始析出温...
向嵩刘国权王安东韩庆礼
关键词:微合金钢晶粒细化
钛合金表面电镀纳米镍层厚度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07年
在Ti6Al4V合金表面电镀适当厚度的纳米纯镍,是提高其表面强度和耐磨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种整体结构件,在实际应用中镍硬化层的厚度对部件的内应力分布以及尺寸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确定钛合金表面镍硬化层的合适厚度,利用纳米显微力学探针测量了材料的弹性模量,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钛合金表面电镀纳米镍硬化层在受压情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对纳米镍硬化层的厚度进行了模拟设计.研究表明:当电镀纳米镍硬化层厚度在0.25~1.25mm范围时,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钛合金和镍之间,容易引起界面处裂纹的产生;合适的电镀纳米镍硬化层厚度范围应在1.25~2.5mm,最佳厚度约为2mm.
韩庆礼刘国权王永迪向嵩王安东
关键词:钛合金硬化层ANSYS有限元尺寸稳定性
低碳钢碳氮析出物的热力学计算及其应用
钢中的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 Ti(CxN1-x)-AlN-MnS三者共存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
向嵩刘国权李长荣王安东韩庆礼
关键词:碳氮化物热力学模型低碳钢
文献传递
V-Ti-N微合金非调质无缝油井管钢中碳氮化物的热力学计算被引量:14
2006年
用包括奥氏体γ相和两个碳氮化物相三相溶解度间隙平衡处理的方法计算了V-Ti-N微合金非调质油井管钢中的碳氮化物析出.计算结果表明,此钢奥氏体中的析出模式为1473℃时TiN即开始析出;其后部分TiN逐渐转变为复合(TixV1-x)(CyN1-y)颗粒,而其他的TiN直到低温仍保持其化学性质;最后富V-C的V(CxN1-x)在846℃开始析出.实验数据验证了这种析出模式.计算结果支持了中碳含钒微合金钢中800℃以下奥氏体中的析出对其后的奥氏体分解相变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的观点.
王安东刘国权刘胜新杨才福李长荣向嵩韩庆礼
关键词:微合金非调质钢碳氮化物热力学计算
钛合金表面焊接碳化钨硬质合金层厚度的有限元模拟设计
2006年
在Ti6Al4V合金表面焊接上适当厚度的碳化钨硬质合金,是提高其表面强度和耐磨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种整体结构件,在实际应用中碳化钨硬质合金层的厚度对部件的内应力分布以及尺寸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实际工况出发,利用先进的纳米显微力学探针测量了材料的弹性模量,然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钛合金表面焊接碳化钨硬质合金层,在受压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对碳化钨合金层的厚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碳化钨合金层厚度在0.25~0.5 mm时,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钛合金和碳化钨合金层之间,容易引起界面处裂纹的产生;合适的碳化钨硬质合金层厚度范围应在0.5~1.5 mm之间,最佳的厚度应该是1 mm左右.
韩庆礼刘国权王永迪向嵩王安东
关键词:钛合金
钛合金表面扩散焊接轴承钢硬化层厚度的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确定钛合金表面扩散焊接轴承钢硬化层的合适厚度,利用先进的纳米显微力学探针测量了材料的弹性模量.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钛合金表面扩散焊接轴承钢硬化层在受压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以此对轴承钢硬化层的厚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当轴承钢硬化层厚度在0.10~0.50mm内时,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镍与铜之间,容易引起界面处裂纹的产生;合适的轴承钢硬化层厚度范围应为1.00~2.00mm,最佳的厚度为1.50mm左右.
韩庆礼刘国权王亮王安东向嵩
关键词:轴承钢钛合金硬化层有限元分析
基于硬度-弹性模量实测关系的镀层硬度数值模拟与优化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ANSAYS有限元法对材料的硬度进行直接数值模拟,输入参数中无硬度参量。利用纳米显微力学探针技术确定Ti6Al4V合金表面镀Ni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来反应硬度的变化,以镀镍层在受压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分析为例,实现ANSYS软件对材料硬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Ti6Al4V合金表面镀Ni层的硬度和厚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于钛合金表面电镀纳米镍工艺,镀镍层硬度不宜超过448HV0.05;当镀镍层的硬度为439HV0.05时,合适的镀镍层厚度为1.5mm左右。
韩庆礼刘国权王永迪王安东向嵩
关键词:钛合金镀镍层ANSYS软件
低碳钢碳氮析出物的热力学计算被引量:21
2006年
钢中的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碳氮化钛、氮化铝以及硫化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研究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CSP过程.经计算得Ti(CxN1-x),MnS和AlN的析出温度分别是1200℃,1440℃和1010℃,最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315×10-5,4·18×10-4和3·1×10-4.对比发现热力学的计算结果与Thermo-Calc的计算结果和有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向嵩刘国权李长荣王安东韩庆礼
关键词:低碳钢碳氮化物热力学模型
C和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了C含量0.26wt%~0.42wt%及N含量0.0041wt%~0.021wt%变化对中低碳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锻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词质钢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及分布存在显著影响。钢中的N含量一定,C含量约为0.33wt%时,组织中形成的晶内铁素体数量最多、组织最细小均匀;钢中的C含量一定,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含量对先共析铁素体数量的影响要远小于C含量的影响。采用基于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计算所得析出动力学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王安东刘国权杨才福向嵩韩庆礼
关键词:微合金钢非调质钢先共析铁素体
轴承钢的室温尺寸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经过理论推导,结合实验数据得到GCr15轴承钢室温时效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公式。利用C++语言编制了轴承钢室温时效过程尺寸变化的可视化预报模型。根据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影响轴承钢硬化层尺寸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回火温度以及回火时间。残余奥氏体含量越低,回火越充分,则相应的试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因此控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提高回火温度,延长回火时间,使不稳定的马氏体尽量发生分解,是保证轴承钢材料尺寸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韩庆礼刘国权向嵩王安东
关键词:轴承钢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尺寸稳定性动力学方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