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婷婷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纤维化
  • 3篇显像
  • 3篇显像术
  • 3篇肝脏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蛋白
  • 2篇乙酰唑胺
  • 2篇鼠肝
  • 2篇肝硬化
  • 2篇大鼠肝
  • 1篇蛋白抑制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受体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5篇张新
  • 5篇曹礼
  • 5篇辛军
  • 5篇杜名
  • 5篇韩婷婷
  • 4篇郭启勇
  • 2篇杨帆
  • 1篇李秋菊
  • 1篇孙天娇
  • 1篇李加慧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采用[11C]N-甲基乙酰唑胺作为PET/CT的显像剂,研究肝脏纤维化不同阶段肝组织摄取率,探讨[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26只(雄性)、重量(29 240 g),对照组大鼠(N=8),硫代乙酰胺(TAA)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N=18),其中轻度肝纤维化(S1,N=10)及肝中重度纤维化(S2+S3,N=8)。以[11C]N-甲基乙酰唑胺为显像剂,先对大鼠进行PET/CT动态扫描,选择存活大鼠再以乙酰唑胺为抑制剂进行抑制实验。实验结束后大鼠处死、取材。每次扫描结束后进行数据重建,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45 min)肝脏标准摄取值(SUV),分析比较其与病理结果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90 s、5 min、10 min SUV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组内各时间点SUV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SUV值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对照组抑制实验呈阳性结果,而实验组抑制实验呈阴性结果,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抑制效率减低。结论:[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肝脏显像能够用于检测早期纤维化时功能受损,进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肝脏纤维化分期。
杜名韩婷婷张新曹礼赵周社李红辛军郭启勇
关键词:肝硬化乙酰唑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1)C)标记水通道蛋白抑制显像剂全自动合成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发全自动化一步法(11C)标记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显像剂。材料与方法:在TRACERlab FXC合成仪平台上,碱性条件下(11C)CH3I与乙酰唑胺在100℃条件下反应。然后以磷酸二氢钠为淋洗液,通过高性能液体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获得(11C)N-甲基乙酰唑胺。结果:合成效率在50%以上,放射化学纯度>98%,整个合成过程大约30 min。(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大鼠扫描获得(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大鼠体内分布,通过乙酰唑胺抑制剂抑制后,(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大鼠肝脏摄取明显降低。结论:(11C)N-甲基乙酰唑胺能够作为水通道蛋白显像剂。
曹礼杜名张新李宏利韩婷婷赵周社辛军郭启勇
关键词:放射性药物乙酰唑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3)N-NH_3·H_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像的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13N-NH3·H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大鼠5只;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2只,其中S1期(轻度肝纤维化组)7只,S2+S3+S4期(进展期及重度肝纤维化组)5只。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动态PET/CT扫描,进行数据重建及图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显像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对13N-NH3·H2O的摄取率,比较各组大鼠在血流灌注、组织扩散及13N-NH3·H2O代谢的差异。结果:自身配对t检验S0在10 min、15 min时点,S1在20 s时点,S2+S3+S4在10 min、15 min、20 min、25 min时点使用抑制剂前后的SUV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各时点SUV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3N-NH3·H2O PET/CT联合乙酰唑胺抑制实验能够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
韩婷婷杜名张新曹礼李红赵周社辛军郭启勇
关键词:肝硬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13)N-NH_3·H_2O PET/CT与多b值DWI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行13N-NH3·H2O PET/CT和多b值DWI对比研究,探讨不同b值DWI对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15只大鼠,对照组3只,肝脏纤维化模型12只(S1期、S2期和S3期分别是6只、5只和1只)。15只大鼠均先做13N-NH3·H2O PET/CT扫描,然后进行常规MR和多b值扫描。扫描结束后取出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和水通道蛋白1(AQP1)免疫组化分析。获得13N-NH3·H2O PET/CT 20 s、90 s、5 min、10 min和15 min肝脏标准摄取值(SUV),及单指数模型、多指数模型ADC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不同时相SUV和ADC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13N-NH3·H2O PET/CT 90 s时对照组和S1组、5 min时对照组和S2 + S3组,及多指数模型对照组和S2 + S3组的中b值和高b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指数模型ADC值与13N-NH3·H2O PET/CT肝脏在90 s的SUV相关性最高,多指数模型小b值、中b值和高b值ADC值分别与13N-NH3·H2O PET/CT肝脏在20 s、5 min和15 min的SUV相关性最高。结论 13N-NH3·H2O PET/CT肝脏SUV和ADC值并不能区分对照组和S1组、S1和S2 + S3分期。ADC值与13N-NH3·H2O PET SUV的相关性表明,单指数模型ADC值与水分子扩散密切相关,多指数模型小b值、中b值分别与组织血流灌注、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水分子扩散高度相关,而高b值与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转运相关。
杨帆韩婷婷李秋菊杜名李加慧张新曹礼辛军
关键词:PET/CT水分子扩散水通道蛋白
[^(18)F]FDG-RGD多肽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采用[18F]FDG直接一步法标记合成[18F]FDG-RGD,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RACERlab FX18F N平台,在酸性条件下将酸化的[F]FDG与RGD加热直接反应,然后采用固相柱进行分离目的示踪剂[18F]FDG-RGD。应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n=4)和肝纤维化组大鼠(n=4)经尾静脉注射[18F]FDG-RGD,采用Discovery Elite PET/CT的VIP模型进行动态扫描,用Sharp IR+VUE Point HD及OSEM迭代重建法对采集图像进行重建,通过勾画感兴趣方法(region of interest,ROI)处理图像,获取大鼠肝脏与心脏的放射性计数比值(liver/heart,L/H),比较对照组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脏摄取[18F]FDG-RGD的差异。结果 10次连续合成效率达到20%、放射化学纯度98%,整个合成过程大约30min。注射[18F]FDG-RGD后30min,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L/H分别为0.73±0.15、1.35±0.08,肝纤维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结论 [18F]FDG直接标记RGD多肽方法简单、方便可行,[18F]FDG-RGD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辛军张新曹礼杨帆韩婷婷孙天娇杜名郭启勇
关键词:肝脏星形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