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梗死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3篇预后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血小板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期预后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液体衰减反转...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银娟
  • 2篇郑冲
  • 2篇陈衍贵
  • 2篇陈明生
  • 2篇曾秀丽
  • 2篇范道丰
  • 2篇胡小红
  • 1篇林祺
  • 1篇陈金银
  • 1篇李雪春
  • 1篇汤琅琅
  • 1篇赖汉林
  • 1篇黄幼珍
  • 1篇刘丽萍
  • 1篇廖良彪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比较FLAIR、增强T1WI及增强FLAIR对柔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比较FLAIR、增强T1WI及增强FLAIR三种序列对不同柔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2例均行FLAIR、增强T1WI和增强FLAIR检查的柔脑膜病变患者的MR图像和资料,分析柔脑膜病变在不同序列上的MRI表现,对比三种序列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柔脑膜病变呈不同程度的异常脑回样或线样高信号,82例中对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FLAIR 14.63%(12/82)、增强T1WI 19.51%(16/82)、增强FLAIR 87.80%(72/82),三种序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1.290,P<0.03)。结论:FLAIR、增强T1WI及增强FLAIR三种序列对不同柔脑膜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其中增强FLAIR对柔脑膜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者,对柔脑膜病变更具有诊断价值。
陈金银汤琅琅李雪春陈银娟刘丽萍林祺
关键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评估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24例,稳定斑块组56例,无斑块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4±6.18)%vs(24.67±5.34)%,P<0.05]。结论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可作为斑块易损性指标。
胡小红陈衍贵陈银娟廖良彪范道丰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大脑中动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1、2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脑梗死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s-1、2)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及基因交互作用对急性脑梗死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连续收集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32例,同期体检中心263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改良Rankin...
陈银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基因多态性预后
文献传递
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交叉性瘫痪18例;非交叉性瘫痪如中枢性面舌瘫、偏瘫14例,单瘫、脑神经瘫痪等10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均发现病灶,8例发病<6 h的患者DWI均发现新鲜责任病灶。结论脑干梗死临床表现有交叉性瘫痪和非交叉性瘫痪,且瘫痪程度较轻;DWI有助于早期确诊。
赖汉林陈银娟黄幼珍
关键词:脑干梗死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响及急性期疗效评估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latelet-monocyte aggregations,PM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的研究,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及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所有病例PMA水平,对联合用药及单药组治疗前后PMA水平及NIHS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PMA水平(24.67±4.09)较治疗前PMA水平(29.63±6.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单药组PMA水平(26.5±4.14)较治疗前PMA水平(29.44±5.2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19.51±3.26)及NIHSS(1.9±0.7)与单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24.57±4.8)及NIHSS(3.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更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并能改善脑梗死患者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范道丰郑瑞锋胡小红陈银娟陈衍贵
关键词:氯吡格雷脑梗死流式细胞术
丘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丘脑出血是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病残率和病死率高,自CT问世以来,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认识和重视。我们回顾了228例丘脑出血患者的资料,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陈明生曾秀丽陈银娟郑冲
关键词:颅脑出血预后
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入院的第1 d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严重程度、生理参数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第7 d记录感染和预后。结果共有432例患者纳入研究,79例在7 d内出现感染(18.3%)。下列情况更容易发生感染:(1)高龄;(2)大面积脑梗死;(3)入院前无独立生活能力;(4)昏迷;(5)导尿;(6)吞咽困难。脑梗死后感染与住院期间7 d的病死率明显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感染可以影响短期预后。
陈明生曾秀丽郑冲陈银娟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