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鑫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口腔
  • 2篇颌面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聚体
  • 2篇口腔鳞
  • 2篇口腔鳞状细胞...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二聚体
  • 2篇D-二聚体
  • 2篇FDP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血浆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陈鑫
  • 5篇景娟
  • 5篇刘亚东
  • 4篇牛洁
  • 3篇孙斌
  • 2篇牛洁
  • 1篇饶国洲
  • 1篇郭昱成
  • 1篇李锦峰
  • 1篇苗群爱

传媒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腔中不同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活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口腔中假丝酵母菌的种属分布及其毒力因子活性,以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活性与OSCC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OSCC患者病灶区拭子标本,所有患者无手术、放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史。同时收集100例健康者颊黏膜拭子标本为对照组。对所有标本分离培养假丝酵母菌,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对进行鉴定。采用牛血清清蛋白琼脂平板、卵黄琼脂平板、吐温80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检测假丝酵母菌的蛋白酶、磷脂酶、酯酶、溶血的活性,同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结果 OSCC组白假丝酵母菌59株(72.0%),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9.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株(8.5%),克柔假丝酵母菌5株(6.1%),杜氏假丝酵母菌3株(3.7%);对照组仅检出白假丝酵母菌[20株(83.3%)]和克柔假丝酵母菌[4株(16.7%)]。将OSCC组中分离出的5种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进行比较,不同菌种间的磷脂酶活性、蛋白酶活性、酯酶活性、溶血活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探究口腔中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其毒力因子活性与细胞癌变的相关性,对研究肿瘤机制和临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陈鑫陈鑫李锦峰郭昱成
关键词:毒力因子生物膜口腔鳞状细胞癌假丝酵母菌
CLIS质控管理软件在尿液干化学法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应用CLIS质控管理软件进行尿干化学法室内质控。方法根据每个批次质控品的参考范围建立实验室的均值和标准差。质控品在Uritest-50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11项测试,除尿液比重、pH外,其它定性测定项目结果定义为:0代表阴性,0.5代表±,1代表1+,2代表2+,3代表3+,4代表4+。定性数值以阳性数值均值的系数为均值,标准差根据阳性级别取1或0.5输入CLIS质控管理软件。任意一个试剂模块的测定结果与质控尿液期望“靶值”允许有一个等级的差异,超过此范围或结果在“正常和异常”之间跳跃均应视为失控。结果CLIS质控管理软件将尿液干化学定性结果数量化,可直观反映每日的室内质控结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检验科工作效率,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是一个有效的质控图绘制方法。
景娟牛洁陈鑫刘亚东孙斌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室内质控
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血浆D-二聚休和FDP的联合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与血浆D-二聚体(D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了口腔外科疾病患者444例,其中口腔外科间隙感染组(A组)30例、颌骨骨折组(B组)30例和颌面软组织损伤组(C组)31例、口腔良性肿瘤组(D组)113例、口腔恶性肿瘤组(E组)104例、恶性肿瘤术后组(F组)96例、恶性肿瘤术后转移组(G组)40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炎症外伤组为A组、B组和C组,肿瘤组为D组、E组、F组和G组.结果 血浆DD含量为:A组1.42±1.42 mg/L,B组2.30±2.83 mg/L,C组0.71±0.44 mg/L,D组0.56±0.67 mg/L,E组1.42±1.86 mg/L,F组0.72±0.67 mg/L,G组1.00±0.89 mg/L和正常对照组0.52±0.34mg/L.血浆FDP含量为:A组6.29±1.63 mg/L,B组7.16±3.41 mg/L,C组5.46±1.37 mg/L,D组5.34±1.47 mg/L,E组5.94±3.42 mg/L,F组5.18±1.36 mg/L,G组5.28±1.78 mg/L和正常对照组2.91±1.28 mg/L.A组、B组、C组、E组、F组和G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8~ 2.182,P均<0.05),D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浆FD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72~ 6.053,P均<0.05).肿瘤各组血浆DD水平E组和G组高于D组(t=4.454, 2.894,P均<0.05),E组高于F组(t=3.621,P<0.05),G组高于F组(t=2.082,P<0.05);血浆FDP水平E组高于F组(t=2.095,P<0.05),肿瘤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D=10.245和FFDP=34.204,P<0.05).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DD=10.568和FmP =17.487,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颌骨骨折、颌面软组织损伤和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和FDP的联合检测,可及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同�
景娟牛洁陈鑫刘亚东孙斌
关键词:D-二聚体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118例未经治疗的OSCC患者(OSCC组),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实。同时收集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300)对空腹ALP的活性进行评价,分析ALP水平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26.3%(31/118)的OSCC患者出现ALP水平升高。OSCC组平均AL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5,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血清平均ALP水平较Ⅰ~Ⅱ期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平均ALP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在OSCC中表达增高,且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
陈鑫饶国洲牛洁刘亚东景娟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
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口腔洁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口腔洁治术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完善口腔健康的管理系统。方法选取该院牙周病科和口腔预防保健科2016―2017年就诊的欲行口腔洁治术患者15 836例。患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对患者病例资料及4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17年15 836例患者总阳性为866例,阳性率为5.47%,总阳性率各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阳性患者487例,阳性率为3.08%;女性阳性患者为379例,阳性率为2.39%,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HBsAg(3.89%)、抗-TP(0.73%)、抗-HCV(0.71%)、抗-HIV(0.14%)。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总阳性率呈不规则分布。结论口腔洁治术患者进行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以明确血液传播,有利于解决是否为医源性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及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陈鑫张佳牛洁刘亚东景娟
关键词:感染性标志物
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血浆FBG,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的变化水平与口腔颌面肿瘤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4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和3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50例口腔颌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BG,D-D和FDP含量.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组血浆FBG,D-D和FDP含量水平分别为:3.88±1.14 g/L,1.76±1.58 mg/L和5.55±2.14 m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血浆D-D,FDP含量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0.62±0.44 mg/L和4.36±1.16 mg/L(P〈0.05);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组,经治疗后血浆D-D,FDP含量分别为:0.87±0.73 mg/L和4.04±1.20 mg/L,低于恶性肿瘤组(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口腔颌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FDP含量为:4.36±1.16 mg/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组血浆FBG,D-D和FDP的方差值分别为:5.222,17.742和24.986,其组间方差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定期进行血浆FBG,D-D和FDP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景娟牛洁陈鑫刘亚东孙斌
关键词:口腔颌面肿瘤D-二聚体
口腔真菌感染31例两种检测方法对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方法:对31例疑似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黏膜标本检测法和唾液标本检测法。黏膜标本检测法:用一次性无菌拭子取病发或病损部位黏膜,用10%KOH方法处理,以镜下检见孢子或菌丝为阳性;标本同时进行培养,以检出真菌为阳性随之鉴定到菌种。唾液标本检测法:用一次性无菌针管采集患者唾液,唾液标本用革兰染色法,镜下检见孢子或菌丝为阳性;唾液标本同时进行真菌培养与鉴定,以检出真菌为阳性随之鉴定到菌种。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黏膜标本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为9.67%;唾液标本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为16.12%;黏膜及唾液标本真菌培养与鉴定阳性率分别为32.25%、70.96%。结论:患者唾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与鉴定的阳性检出率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尽可能使用唾液标本作为口腔感染真菌的诊断依据。
牛洁黄萍苗群爱陈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