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祚伶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PETM
  • 3篇碳循环
  • 3篇热事件
  • 2篇早始新世
  • 2篇生态效应
  • 2篇始新世
  • 2篇碳同位素
  • 2篇同位素
  • 2篇气候
  • 2篇气候效应
  • 2篇南阳盆地
  • 2篇CIE
  • 1篇碳同位素记录
  • 1篇同位素记录
  • 1篇温室气体
  • 1篇冷事件
  • 1篇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
  • 1篇大气CO2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8篇陈祚伶
  • 5篇丁仲礼
  • 2篇杨石岭
  • 2篇唐自华
  • 2篇王旭
  • 1篇季军良
  • 1篇朱茂炎
  • 1篇罗攀
  • 1篇董欣欣
  • 1篇蒋汉朝
  • 1篇纪伟强
  • 1篇朱敏
  • 1篇王旭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阳盆地PETM事件的高分辨率碳同位素记录被引量:13
2010年
PETM事件是发生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由大量甲烷注入大气圈引发的全球快速增温事件.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地层研究表明,南阳盆地玉皇顶剖面的湖相泥灰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PETM事件,其δ13C值负偏幅度达6.1‰,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PETM记录.记录显示,PETM事件在2cm厚的泥灰岩沉积中触发,其δ13C值由-3.2‰迅速降低到-5.2‰,表明大量甲烷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其原因很可能同灾难性地质事件有关.全球记录对比表明,PETM事件可以概括为三阶段模式:δ13C值的快速负偏、继续缓慢负偏和逐渐回返,分别对应于甲烷的快速释放、继续缓慢释放和逐渐消耗.
朱敏丁仲礼王旭陈祚伶蒋汉朝董欣欣季军良唐自华罗攀
关键词:PETM碳同位素温室气体南阳盆地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碳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发生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56 Ma)、由巨量轻碳注入到海气系统引发的一次快速增温事件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该事件发生期间的碳释放过程与当前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CO_(2)非常相似,因此对该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为理解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提供地质参考,同时有助于定量评估自然背景下生态系统、海洋和岩石圈的固碳潜力和速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该事件的碳循环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得到三点初步认识:(1) PETM时期巨量轻碳的释放是响应于事件前期增温的一个正反馈过程,说明巨量碳的来源可能是大陆坡水合物分解或高纬冻土消融;(2) PETM时期碳释放的平均速率要比现今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速率低一个数量级,暗示人类活动可能触发地球表层系统的正反馈过程,加剧全球变暖;(3) CO_(2)的施肥效应和海洋“生物泵”效率的提高加快事件的回返.
陈祚伶
关键词:早始新世碳循环
定量解释冰期-间冰期大气CO2的变化
陈祚伶丁仲礼
早始新世极热事件:来自陆相煤系地层的证据
早始新世(56 ~50 Ma)全球变暖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极端快速的全球变暖事件,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ETM2/H1、H2、I1和I2.这些极热事件在地质记录中主要体现为大幅度碳同位素负漂(CIE),...
陈祚伶丁仲礼唐自华王旭杨石岭
关键词:PETM早始新世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事件)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大气CO_2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增温。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高低纬度间温度梯度减小,同时伴随有水循环加快及大规模生物灭绝、演替和迁徙现象。据估算,PETM时期从地层释放到表生系统的CO_2总量同预期人类过去与未来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总量可资对比,因此国际学术界将其视作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增温效应、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该事件的触发机制、碳排放量、气候及生态效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陈祚伶丁仲礼
关键词:PETM碳循环CIE气候效应生态效应
地球深部过程与极热和极冷事件被引量:1
2024年
地球气候以频繁冷暖波动为特征,在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温室期和冰室期,期间发生持续时间相对短的极热和极冷事件.大多数学者将这些温室期、冰室期以及极热和极冷事件归因于大气CO_(2)浓度变化,即地球深部碳释放和表层碳消耗之间的动态平衡.地球深部碳是CO_(2)的主要来源,通过大火成岩省、俯冲带、裂谷岩浆活动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全球增温.但是,深部过程又可通过4种途径引发降温:(1)火山活动释放SO_(2)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火山冬天”;(2)岩浆活动峰期之后的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_(2),其中,镁铁质岩化学风化速率高于长英质岩,降温作用更显著;(3)火山喷发及岩浆岩化学风化释放营养元素,促进大洋初级生产力,加快碳埋藏;(4)板块运动增大陆地面积以及使大陆聚集于高温、湿润的低纬地区,增强化学风化对CO_(2)的消耗.大体上,温室和冰室气候与俯冲带大陆弧岩浆活动强度(通常用大陆弧长度和年轻碎屑锆石相对丰度指代)及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长度有关,如果大陆弧活跃且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规模小,易形成温室气候,反之则形成冰室气候.极热事件普遍由镁铁质大火成岩省的快速巨量碳释放引发;极冷事件成因较为复杂,例如低纬地区大火成岩省强烈化学风化(如前寒武纪斯图特雪球地球)和硅质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长英质火山活动的“火山冬天”效应(如晚古生代冰期极盛期).目前,从发生时间一致和关联机制合理性这两个角度考虑,大部分极热和极冷事件的发生都可归因于大规模岩浆活动,但是岩浆活动引发的系列反馈过程以及对极热和极冷事件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仍缺乏深入理解.就此而论,高精度定年、岩浆活动过程及其气候反馈的数值模拟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王永达杨石岭沈冰朱茂炎陈祚伶朱茂炎陈祚伶纪伟强张师豪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研究进展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事件)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大气CO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增温。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高低纬度间温度梯度减小,同时伴随有水循环加快及...
陈祚伶丁仲礼
关键词:PETM碳循环CIE气候效应生态效应
文献传递
中国南阳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时期环境变化研究
王旭陈祚伶丁仲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