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果的影响分析
- 2014年
-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对维库溴铵肌松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76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每组19例,以A组作为参考组,给予B组患者吸入1MAC七氟烷,给予C组患者吸入1.5 MAC七氟烷,给予D组患者2 MAC七氟烷,对比各组间的维库溴铵肌松效果。结果 B组与A组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D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T125%(注药结束到T1恢复到25%)与T175%恢复时间与恢复指数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的T125%与T175%恢复时间与恢复指数均明显比A组延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吸入的七氟烷在1.5 MAC以上,可以有效提高维库溴铵的肌松效果,使维库溴铵的作用时间得以有效延长,值得推广。
- 何清华欧汝奋陈海明
- 关键词:七氟烷维库溴铵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和硬膜外麻醉方式的老年骨科患者共167例,其中全身麻醉组(A组)83例;硬膜外麻醉组(B组)84例。在麻醉前和手术后一周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评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1-3天两组MMSE评分结果分别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第七天与麻醉前差异轻微(P>0.05)。将手术后两组各时段评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1-2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3-7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为15.5%,全身麻醉组为34.9%,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短期认知障碍影响小于全身麻醉方式,可作为优化麻醉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谭瑞丹熊理锋王竹陈海明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骨科
- 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病人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索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42例择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P,n=23例)于诱导后转机前以腺苷预处理,腺苷总量以1.5mg/kg,以30~50μg/(kg·min)输入腺苷,30min内用完。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分别在术前、阻断前30min、阻断后30min、开放后1h、3h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测定以下指标:cTnI、CK-MB。并记录CPB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电除颤、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围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腺苷预处理组心肌损伤的指标cTnI及CK-MB升高梯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腺苷可模拟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病人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 林洁玲陈海明许雪梅张良清
- 关键词:腺苷缺血预处理心脏瓣膜疾病体外循环心肌
- 氯诺昔康复合氟哌利多在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复合氟哌利多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T组为曲马多1000mg,L组氯诺昔康40mg,LF组氯诺昔康40mg+氟哌利多5mg:三组均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mg,所有患者均不用首次剂量,在术后接镇痛泵持续静脉输注2ml/h,自控剂量为0.5ml,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h、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总体评价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F组在术后4h、12h、24h、48h的VAS评分和镇痛总体评分明显优于T组和L组(P<0.05),而T组和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LF组明显低于另两组,而L组又低于T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氟哌利多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良好,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是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
- 许雪梅林洁玲陈海明
- 关键词:氯诺昔康氟哌利多腹腔镜术后镇痛
- 1例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应用于重症肌无力的体会
- 2005年
- 黄庆陈海明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全麻硬膜外麻醉胆碱脂酶神经肌肉
- 乌司他丁、立芷雪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立芷雪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18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立芷雪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60例,乌司他丁30万U、立芷雪3 kU分别以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20 ml,对照组为20 ml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经静脉用微量泵30 min泵入。分别于麻醉后(T1)、体外循环转机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24 h(T4)4个时点自桡动脉取血,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并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结果三组血浆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于T2、T3、T4时明显下降,乌司他丁组和立芷雪组手术结束时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量也少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和立芷雪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血液纤溶系统亢进,血小板功能受损,乌司他丁可抑制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具有和立芷雪相似的血液保护作用。
- 谭瑞丹梁仁强陈海明
- 关键词:乌司他丁立芷雪体外循环血液保护
- 体外循环运用异丙酚麻醉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过程中运用异丙酚麻醉对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PB下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各1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麻醉维持异丙酚组采用异丙酚0.5-4.0mg/(kg·h),咪唑安定组采用咪唑安定0.03-0.2mg/(kg·h)并吸入低浓度的氨氟醚或异氟醚。分别测定手术前(T1)、CPBOh(T2)、CPB5min(T3)、CPB停止时(T4)和CPB后1h(T3)等时间点NO和ET在外周血中的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两组的NO浓度均逐渐升高,异丙酚组在CPB前后的各个时间点的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咪唑安定组T1和T5与T1,T2,T3各个时间点相比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性。两组相比,在T4和T5,异丙酚组的NO浓度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定异具有显著性,而CPB停止前各个时间点的NO浓度无明显差异。两组的ET浓度均逐渐下降,异丙酚组在CPB停止前后各个时间点的E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咪唑安定组CPB停止时与CPB停止前的各个时间点相比ET浓度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PB后1hET浓度与CPB停止时相比显著升高并达到术前水平。两组相比异丙酚组的ET浓度在CPB停止时明显高于咪唑安定组,而在CPB后1h却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两组在CPB停止前各个时间点的ET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采用异丙酚麻醉可以维持NO/ET的动态平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吴越宏黄瑞云陈海明龙春梅
- 关键词:体外循环异丙酚一氧化氮内皮素
- 全麻术后躁动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被引量:48
- 2010年
-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探讨科学的防治方法。方法 450例全麻苏醒期患者进入PACU后,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使用催醒药、术后镇痛剂应用等因素对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手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120例,发生率为26.6%。腹部手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成年患者、男性患者、术后未采用镇痛措施、保留尿管的男性患者等易发生躁动(P<0.01)。引起躁动的诱因为气管导管刺激、疼痛、导尿管刺激、短时性缺氧等。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术后适当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 黄瑞云宣庆陈海明
-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躁动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