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春
- 作品数:3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立宪旨意、渊源、变迁——兼论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宪法依据
- 2014年
- 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对科学历史观提倡的规定,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构造的肇始和开端,也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新篇章。以科学历史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设计既以1949年前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的理论探索为思想渊源,也以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历史观方面重大实践为历史基础;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科学历史观"到1982年宪法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反映的不只是概念表达的简单变化,而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历史观教育实践的重大变迁。
- 何景春束贤子
- 关键词:《共同纲领》宪法渊源
- 生命交易与死刑存废
- 2005年
- 以生命作成本、以孤注一掷为蓝本,以一方的强迫或蒙蔽、欺诈为形式的生命交易是大千世界中数不胜数的交易中交易成本最高昂、最贵重,交易情形也最特殊的一种,死刑制度则是这种交易的必要外在形式和规则。文章从生命交易的角度阐述死刑制度的法理依据,揭示在抽象的人道主人层面上废止死刑主张的虚妄和荒谬,指出生命交易的现实存在及其规范要求正是死刑制度存在的人道主人基础。
- 何景春
- 关键词:死刑人道主义
- 转型期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的问题与对策——以大学学科建设为例
- 2009年
-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转型期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既有中国高校改革的历次转变留下的时代烙印,又面临着新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的定位、完善相关制度性安排和组织创新,是转型期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 夏兵何景春付艳锋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是学生评教,还是国家评教?——再论高校学生评教权被引量:1
- 2007年
- 在针对教师教学权的学生评教权的权利行使的同时存在一个国家(形式上是学校)包括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内的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问题。作为公权的学校评教既是权力,也是义务;作为私权的学生评教,则仅仅是权利,其运行原本不需要仰赖公权的组织、支持,就能获得对教师教学决定的效力。学生评教权借助学校管理权、评教权实施、运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可能导致对学生评教权的误解和滥用。
- 何景春
- 关键词:学生评教
-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任务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点明了问题的缘起.指出了众多研究者对“纲要”课程的教学任务的认同。阐释了“纲要”课程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并分析了“纲要”课程如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
- 何景春孙华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任务
-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聘任县长”——关于县人大常委会“聘任”副县长行为的反思
- 2006年
- 国家公务员产生中的聘任制是行政机关通过聘任方式将非国家公务员系统的公民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制度。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聘任国家公务员的适格主体,于法无据。强调“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形式”,是对法治行政的极大的破坏,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与政治文明相背离。
- 何景春
- 关键词:法治行政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党史教育功能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力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彪炳千古的历史功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高校开展中共党史教育,对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
- 曾会易博何景春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党史教育教育功能课程历史功绩
- 汉奸问题与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被引量:4
- 2007年
-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社会确有一些"不忠臣民"没有站到清朝政府一边。战争的进程显示:腐败的清朝政府不仅仅是被自己的敌人——英国侵略军所打败,而且也是被自己的不忠臣民——遍地活动着的汉奸所打败。
- 何景春
- 关键词:鸦片战争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近五年来教育教学研究概述被引量:2
- 2009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新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规定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的教材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探索、研究。现就这些研究现状作一初步的梳理,供关注和思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人们参考。
- 何景春孙华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 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教育场所条件、内容、形式等方面因其非时空性、平等性、可选择性等优势实现了对传统学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发展与超越,但又因其鲜明的政治性、内容的排他性、主体的无可替代性等基因蕴含着与传统科学历史观教育一母同胎的共性与坚守。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特征是我们探索重构互联网环境下科学历史观教育体系的前提。
- 何景春邱宇冰
- 关键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