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革

作品数:74 被引量:536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手术
  • 19篇内镜
  • 17篇入路
  • 17篇外科
  • 16篇垂体
  • 15篇肿瘤
  • 14篇切除
  • 11篇外科手术
  • 11篇颅底
  • 11篇鼻蝶
  • 10篇腺瘤
  • 9篇切除术
  • 9篇垂体腺瘤
  • 8篇蝶窦
  • 8篇术后
  • 8篇显微外科
  • 8篇瘤切除术
  • 8篇经鼻蝶入路
  • 8篇鼻蝶入路
  • 7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72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作者

  • 73篇陈革
  • 27篇郭宏川
  • 26篇李茗初
  • 21篇张秋航
  • 19篇梁建涛
  • 18篇鲍遇海
  • 16篇凌锋
  • 13篇孔锋
  • 12篇杜建新
  • 9篇李萌
  • 7篇宋刚
  • 6篇张鸿祺
  • 6篇单永治
  • 6篇王旭
  • 5篇支兴龙
  • 5篇陈真
  • 5篇赵瑞林
  • 4篇李建宇
  • 4篇李勇杰
  • 4篇陈文劲

传媒

  • 11篇中国微侵袭神...
  • 8篇中国现代神经...
  • 7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股血管病...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嗅觉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迄今为止,对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嗅觉功能障碍的研究甚少,且结果存在相悖之处。本文综述了经鼻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后对嗅觉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不同的手术细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嗅黏膜直接损伤及术后鼻腔气流阻塞是术后发生嗅觉障碍主要原因;与显微镜相比,内镜下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嗅觉功能保存具有一定优势;术中制备鼻黏膜瓣可能加重患者术后嗅觉减退。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循证学证据级别较低,且研究的质量控制不足,亟需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后嗅觉功能障碍的真实发生率,同时对手术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利于嗅觉的保存。
刘小海李茗初陈革
关键词:经鼻蝶窦入路嗅觉功能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0
2003年
目的 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脊髓MRI和血管造影确诊的 110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首选经全椎板切除入路夹闭瘘口至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 61例 ,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手术 3 7例 ,经血管内栓塞 12例 ,栓塞后复发再手术 3例。患者术后采用了抗凝、血液稀释、早期康复等辅助治疗。 10 6例患者术后复查脊髓血管造影证实瘘口全部闭塞。 89例复查脊髓MRI显示髓周血管流空信号全部消失 ,其中 74例髓内T2高信号消失、15例缩小。术后 98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12 0个月 ,5 4例症状完全消失 ,3 4例症状改善 ,10例无变化 ,其中 3例栓塞 1~ 5年后瘘口再通而手术。 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后良好。经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 。
李萌张鸿祺支兴龙陈革单永治陈文劲吴浩凌锋
关键词:动静脉瘘脊髓硬膜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503例)和钻孔引流组(477例),进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和钻孔引流血肿两种不同...
杜建新张鹏凌锋谌燕飞赵瑞林徐庚李萌陈革单永治陈文劲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小骨窗开颅术钻孔引流术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术中腰穿注林格溶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本研究从1993~1995年对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2组:注液组26例,采用单孔钻颅,术中腰穿注入林格溶液,血肿冲洗,不放引流的方法,对照组26例,采用双孔钻颅,血肿引流的方法。结果表明:注液组术后脑组织复位,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无血肿复发及并发症,且术终颅压监测在正常范围。将血肿液和最后一次冲洗液分别进行了渗透压和纤溶功能测定,同时与静脉血作对比,证明血肿局部纤溶功能亢进在CSDH病因中起重要作用,提出术中腰穿注液使脑组织早期复位和同时彻底的血肿腔冲洗使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得以清除是手术效果良好、无血肿复发的关键。
方绍明张国君段安安何平陈革杜建新王拥军高蔚然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一种基于影像的颅咽管瘤治疗辅助决策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影像的颅咽管瘤治疗辅助决策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获取颅咽管瘤患者脑部影像;将所述脑部影像输至训练好的预测模型中得到CAF预测含量;基于所述CAF预测含量给予患者治疗决策;其中,训练...
陈奕光张鸿祺陈革刘小海李茗初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处理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监测,分为无TCR组63例和TCR组16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的差异。分析术中发生TCR患者的处理措施及近期预后。结果 (1)TCR组高血压病史比例31.2%(5例)高于无TCR组的7.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2)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过程中,TCR组16例患者共出现TCR 19次。操作前基线心率(74±10)次/min,TCR发生时心率降至(51±6)次/min;基线平均动脉压为(102±13)mm Hg,TCR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为(74±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R出现后停止操作,患者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4例次,应用药物15例次,其中应用阿托品12例次,剂量为0.2~0.5 mg;应用麻黄素3例次,剂量5~10 mg。患者心率及血压在20 s内或给药后20 s内恢复至基线水平;患者术后至出院时,无TCR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若发生TCR,需尽早选择性使用抗胆碱能类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TCR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齐猛冯鲲鹏刘洋李茗初郭宏川陈革梁建涛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血管活性药物预后
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的再评价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对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进行再评价。 方法 对30例经正规内科治疗后仍有颈内动脉系统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脑血流改善情况及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术前患者均为一过性缺血发作神经性缺损(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障碍(RIND)和不典型脑缺血症状,术前CT,MRI检查无大面积脑梗死,SPECT·rCBF均有脑血流减低区。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率为86.7%,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率为70%,随访仅发现2例患者有2次TIA,无完全性卒中发生,术前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的8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可预防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障碍性脑缺血发展成完全性卒中。
李萌凌锋张鸿祺缪中荣支兴龙陈革单永治莫大鹏
关键词: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重建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的三种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3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连续CT、MRI,脑室分流管造影3种检查方法来判断脑室分流管的分流情况,对16例脑外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外伤性静脉...
陈真李广庆华扬陈革高谦杨远滨周景升王茂斌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多普勒超声CTMRI脑积水分流管堵塞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共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听力下降、症状性缺血性卒中、面神经损伤)。结果 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均采取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85例,100%);81例(95.29%)术中可见责任血管;84例(98.82%)术后疼痛缓解;1例(1.18%)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患侧听力下降。15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12例(12/15)采取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3/15)采取颞下经天幕入路;术中除切除原发病变外,同时探查三叉神经脑池段,3例(3/15)可见责任血管;术后均疼痛缓解(15/15);7例(7/15)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患侧听力下降5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1例、面神经损伤6例;术后除1例(1/15)蛛网膜囊肿未行病理学检查外,余14例(14/15)病理诊断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包括听神经瘤5例(5/15)、表皮样囊肿4例(4/15)、内皮型脑膜瘤(WHOⅠ级)2例(2/15)和过渡型脑膜瘤(WHOⅠ级)2例(2/15)、小脑动-静脉畸形1例(1/1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发症状发病年龄高于[(51.61±12.21)岁对(44.87±11.87)岁;t=1.988,P=0.049]、术前听力下降比例低于[0(0/90)对7/15;校正χ~2=37.813,P=0.000]、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比例高于[100%(85/85)对12/15;校正χ~2=11.327,P=0.001]、术中可见责任血管比例高于[95.29%(81/85)对3/15;校正χ~2=48.32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18%(1/85)对7/15;校正χ~2=29.934,P=0.000]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结论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听力下降作为早期症状提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发病�
齐猛张雷梁建涛李茗初郭宏川陈革鲍遇海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2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岁50例(老龄组),<70岁236例(低龄组)]均采用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侧面部麻木感、术侧听力下降、脑脊液漏、手术切口愈合欠佳、颅内感染、脑积水;采用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BNI)三叉神经痛分级评价疼痛缓解;记录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 286例患者中36例(12.59%)出现术后并发症,低龄组29例(12.29%),老龄组7例(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为术侧面部轻度麻木感18例(6.29%)、术侧听力下降13例(4.55%)、脑脊液漏1例(0.35%)、手术切口愈合欠佳1例(0.35%)、颅内感染2例(0.70%)和脑积水1例(0.35%)。随访29.43个月,随访的216例低龄组患者中170例(78.70%)疼痛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10例(4.63%)疼痛部分缓解(BNI分级Ⅱ~Ⅲ级),14例(6.48%)疼痛无缓解(BNI分级Ⅳ~Ⅴ级),22例(10.19%)复发;随访的44例老龄组患者中35例(79.55%)疼痛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2例(4.55%)疼痛部分缓解(BNI分级Ⅱ~Ⅲ级),1例(2.27%)疼痛无缓解(BNI分级Ⅳ~Ⅴ级),6例(13.64%)复发,组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0,P=0.675)。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均逐渐下降。结论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未出现死亡或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宋刚鲍遇海郭宏川梁建涛李茗初王旭陈革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