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锋

作品数:128 被引量:712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建筑科学
  • 5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2篇隧道
  • 24篇围岩
  • 17篇混凝土
  • 14篇衬砌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路面
  • 12篇科技期刊
  • 12篇值模拟
  • 10篇隧道围岩
  • 8篇断面
  • 8篇岩体
  • 7篇应力
  • 7篇大断面
  • 6篇动光弹
  • 6篇软弱
  • 6篇软岩
  • 6篇受力
  • 6篇水泥混凝土
  • 5篇地铁
  • 5篇水泥

机构

  • 11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0篇重庆交通科研...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中建隧道建设...
  • 3篇广东省南粤交...
  • 2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建设...
  • 2篇重庆市轨道交...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 1篇河南省交通规...

作者

  • 127篇黄锋
  • 18篇黄雅意
  • 16篇谷建义
  • 13篇杨庆国
  • 13篇马银华
  • 13篇易志坚
  • 13篇辛亮
  • 12篇朱合华
  • 12篇林志
  • 12篇赵朝华
  • 11篇何小兵
  • 10篇唐羽
  • 10篇文云波
  • 10篇万国庆
  • 8篇何兆益
  • 6篇李亚
  • 6篇周超
  • 5篇李科
  • 5篇蒋伟
  • 5篇徐炳超

传媒

  • 10篇编辑学报
  • 6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铁道建筑
  • 4篇中国科技期刊...
  • 4篇铁道科学与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公路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混凝土
  • 3篇岩土力学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施工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科技和产业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科技传播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4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19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弯曲应力对混凝土碳化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2023年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角区与其两侧碳化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面:(1)实际中的角区碳化深度比通过两侧碳化深度几何叠加得到的碳化深度要大。(2)弯压应力对混凝土碳化起抑制作用,弯拉应力则起促进作用。(3)考虑弯曲应力影响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误差在10%左右。
黄锋屈志豪张班冯虎张瑞林
关键词:弯曲应力
不同初始地应力条件下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分析
2017年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隧道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现有的稳定性判据多是针对均质岩石或土体而言的,尚缺少针对节理岩体隧道提出的判别指标。文章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以探索合理稳定性判据为目标,对不同地应力条件下节理岩体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均匀应力场条件下,隧道围岩受拉屈服塑性区与节理张开区的分布相似,岩体节理滑移破坏区明显大于围岩塑性区和节理张开区;(2)侧向压力系数对围岩屈服区的影响较小,而对节理剪切滑移破坏区的影响却非常显著,因此以节理滑移破坏区作为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的判别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郑艾辰黄锋吴创周
关键词:节理岩体初始地应力稳定性分析离散元模拟
应力波在不同界面中传播规律的动光弹研究
本文采用动光弹实验的方法,对应力波在不同界面的结构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界面情况下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即没有刻槽、刻槽以及完全割断的情况,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了刻槽对应力波的传播起到了一些阻碍作用,但效果...
田刚马琨黄锋毕谦
关键词:动光弹衬砌钻爆法施工
文献传递
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支护受力特性实测与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加上相邻隧道间相互扰动频繁,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极易引发隧道塌方与地表变形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以重庆海天堡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与复合式衬砌内力的施工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邻隧道施工相互扰动明显,后行隧道核心土开挖对先行隧道围岩压力释放影响最为显著;先行隧道支护可通过加固围岩实现小净距隧道压力拱水平减跨,进而提高后行隧道围岩承载力;针对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及压力释放。基于该隧道开挖方法的围岩压力及支护受力施工响应规律可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李晓军杨正旭黄锋王程平刘星辰
关键词: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数值模拟
一种下穿高地应力采空区隧道模型试验方法
本发明属于岩土及地下工程中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穿高地应力采空区隧道模型试验方法。该方法中采空区相似材料采用石英砂、石膏、重晶石粉、水按一定配比制成,具有较大孔隙率和较强的离散性,较真实的模拟实际采空区;隧道模型...
黄锋向晋扬屈苗迪万国庆王毅刘星辰童小东
文献传递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易志坚李祖伟杨庆国张太雄马银华钟宁赵朝华韩均崔海琴霍晓春唐伯明何小兵阳光黄锋佘健谷建义杨红高春君符礼兵唐羽周超常国强彭凯韩西李建伟甘贤军董明思陈强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中的应用研究开展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材料、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及施工工艺等研究。  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在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自行研制成功了强度高、变形性能优的路用聚合物水泥胶结料...
关键词: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
挤压大变形隧道泡沫混凝土让压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大变形隧道泡沫混凝土让压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沿纵向构筑于基础拱部内侧的预衬砌,所述相邻预衬砌的端部交错搭接并通过拱架固定支撑;所述预衬砌内侧设置有拱墙二衬;围岩仰拱部内侧依次构筑有与预衬砌和拱墙二衬...
黄锋冯虎刘星辰郑艾辰何兆益滕伟张班屈苗迪
文献传递
用动光弹方法研究隧道岩爆的爆破扰动机理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动态光弹性方法,以Lamb模型为依据,研究了不同荷载形式下,模型内应力波的传播、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刻槽的拦截效应。实验结果与弹性动力学解答基本一致:(1)倾斜冲击荷载作用下,模型内传播的有P波、S波和Rayleigh波,其中P波和Rayleigh波对岩爆有突出贡献;(2)等差条纹图的分布规律,可以合理解释岩爆高发区段与开挖面的位置关系;(3)模型表面的刻槽,可以实现对Rayleigh波的大量拦截,说明隧道表面切槽的岩爆控制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
黄锋徐则民
关键词:动光弹岩爆
不同地应力场软岩隧道渐进破坏试验与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软弱地层中常常发生的隧道塌方事故,以Ⅳ级围岩深埋公路隧道为对象,利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特定应力场下无支护隧道围岩的渐进破坏机理。采用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对模型试验工况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初始地应力场的情况进行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破坏区主要集中在隧道拱顶上方,数值计算中用损伤变量最大值表示的破坏区与模型试验吻合较好;2)随着侧向压力系数的增大,松动破坏区面积随之扩大,且主要区域由隧道边墙两侧逐渐转变为隧道拱顶、拱底区域;3)随着侧向压力系数的增大,边墙水平收敛位移逐渐减小,拱顶收敛位移逐渐增大。
黄锋朱合华徐前卫
关键词:软弱围岩初始地应力模型试验数值模拟
一种衬砌背后带有空洞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衬砌背后带有空洞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衬砌背后带有空洞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多根PPR管,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可拆卸...
黄锋金成昊唐维饶永进李天勇王毅徐炳超万国庆赵培超蒋伟文云波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