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炜

作品数:34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公务
  • 8篇公务员
  • 7篇政府
  • 6篇公务员法
  • 5篇《公务员法》
  • 4篇行政
  • 4篇中国公共政策
  • 4篇利益博弈
  • 4篇教育
  • 4篇公共政策
  • 4篇国公
  • 3篇实证
  • 3篇情感
  • 3篇情感教育
  • 3篇自治
  • 3篇民主
  • 3篇公务员考核
  • 3篇公务员考核制...
  • 3篇公务员制度
  • 3篇国家公务员

机构

  • 3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共青团上海市...

作者

  • 34篇谢炜
  • 5篇蒋云根
  • 2篇李悦
  • 1篇朱奕
  • 1篇杜二帅
  • 1篇王柏俊
  • 1篇王检
  • 1篇孟文海
  • 1篇郝宇青
  • 1篇丁宝华
  • 1篇胡志宏

传媒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社会科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人力资源...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宿州教育学院...
  • 2篇上海市社会科...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农村经济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中共银川市委...
  • 1篇重庆行政(公...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被引量:13
2008年
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和程度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实践成果也表明,我国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有诸多普适性的国际经验可供参照。
谢炜陈进红
关键词:教育公共服务
渐进、契约与功绩: 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演进逻辑被引量:1
2021年
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职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得以正式重塑.2015年县以下机关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矫治了基层公务员经济待遇主要由职务决定的实然偏差,因以"任职年限和级别"为职级晋升依据而具有一定的"普惠"特征.2019年整体推进的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在职务晋升的"过度竞争"和基层职级晋升的"全面普惠"之间寻求平衡,以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为综合考量因素,形成从年功制到功绩制的转向.从初步确立到全局拓展,我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呈现从试点到扩散、从保障到激励、从普惠到竞争的运行特点,并蕴含相应的制度演进逻辑.
谢炜洪莹
关键词:公务员职务职级演进逻辑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路径——解读《公务员法》中有关考核的规定被引量:9
2005年
我国首部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公务员法》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考核制度进行了修改。文章解析了考核制度新规定的积极意义,提出一些模糊性条款的保留可能会延续考核实践所出现的偏差,并针对此提出了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路径。
谢炜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公务员法》人事管理
情感教育对学生道德建设的作用被引量:10
2002年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掌握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其奋发向上的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实现情感迁移,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谢炜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生道德建设学生情感苏霍姆林斯基书本知识科学文化知识
中国宪法的宪政价值取向缺失及对策分析
宪政是政治学和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宪政以良性宪法为前提,在法治和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限政府,实现‘限制国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精神要义。”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基础,没有宪法便谈不上...
谢炜
关键词:宪法宪政
文献传递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若干逻辑阶段,其中政策执行是实践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利益博弈是研究公共政策问题极为重要的视角之一。公共政策既是一定利益的确认形式,也是利益的调整...
谢炜
关键词:公共政策利益博弈
对口支援“项目制”:控制权的限度被引量:5
2021年
府际关系是理解我国对口支援制度的重要视角。在对口支援干部联络"小组制"耦合受援地"科层制"的组织框架下,"项目制"作为联结府际关系的关键载体诱发了援受双方政府行为的互动。支援地对项目的控制权集中体现于立项控制、流程控制、风险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呈现"适配力"逻辑。受援地政府则充分利用地方治理经验与治理环境,通过"项目制"融合、捆绑和转化所形成的地方发展规划,形成一种横向的逆控制逻辑,蕴含"助推力"取向。基于援受双方控制权程度差异的组合,可区分项目吸纳式运作、变通式运作、自主式运作和搁置式运作四种不同的形态,隐含援受双方在项目内容、运作方式、决策结果和治理空间等方面的"共识性"合作,亦体现顶层设计的制度要素对援受双方的控制与逆控制行为实现了有效控制。
谢炜李悦
关键词:对口支援控制权
引咎辞职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0
2006年
我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制度纳入法律范畴,这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要步骤。现代意义的引咎辞职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困境十分明显。因此,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有必要考量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具体实践路径以保障该制度的实现与进一步完善。
谢炜蒋云根
关键词:引咎辞职制度《公务员法》依法行政
乡村振兴视域下“三治融合”实施成效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被引量:8
2021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既有的研究表明,依托自治、法治和德治的不同组合形式,可有效回应多元治理需求,基层政府、村两委、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等不同治理主体在多类别矛盾化解中呈现不同效用。当前乡村"三治融合"建设仍存在德治基础缺失、自治参与广度不足、村规民约操作性有待加强、民主评议与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较低等现实问题,须从构建共同价值准则、拓展村民公共参与渠道、激发新乡贤引领价值、实现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双重效应等方面补齐乡村治理短板,促进村民满意度提升。
谢炜郝宇青
关键词:自治法治德治
国家公务员培训滞后的七个原因被引量:5
2005年
国家公务员培训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要求,按有关规定开展的旨在提高公务员政治业务素质、各种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有效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一环,是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谢炜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政治业务素质政府职能公共人力资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