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小说
  • 10篇民国
  • 9篇文学
  • 8篇周瘦鹃
  • 5篇抒情
  • 5篇国初
  • 4篇抒情传统
  • 4篇文化
  • 4篇民国初期
  • 3篇电影
  • 3篇紫罗兰
  • 3篇民国时期
  • 2篇大众
  • 2篇代文
  • 2篇都市
  • 2篇新闻
  • 2篇新闻职业
  • 2篇影迷
  • 2篇鸳鸯
  • 2篇鸳鸯蝴蝶

机构

  • 20篇香港科技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哈佛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

  • 37篇陈建华
  • 1篇关纪新
  • 1篇徐斯年
  • 1篇范伯群
  • 1篇吴福辉
  • 1篇吕蒙
  • 1篇张春田

传媒

  • 5篇现代中文学刊
  • 3篇苏州教育学院...
  • 3篇东吴学术
  • 2篇电影艺术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学术月刊
  • 2篇中国学术
  • 1篇文艺争鸣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狼爱上羊”和全球化都市寓言被引量:1
2011年
新动物话语乔治·奥威尔的名作《动物庄园》是一部寓言小说,讲一个庄园在一场革命胜利后,动物们生活在乌托邦的灿烂阳光里,但不知不觉的在绿油油的草地中钻出了蛆虫。小说出版于1945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所影射的现实政治。一部动物寓言成为现世的预言,其实动物故事从来是写人的,
陈建华
关键词:寓言小说《动物庄园》小说出版现实政治动物寓言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被引量:6
2014年
“冯梦龙们”一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范伯群(苏州大学文学院):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明代的冯梦龙被称为“市民文学小说家”是不够的,明以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市民社会越来越成熟,可是中国文学史中反而没有“市民文学”了。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疏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范伯群徐斯年吴福辉陈建华关纪新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市民社会网络类型
喧嚣的“左翼”——1920年代末北伐革命与上海世界主义被引量:3
2015年
20世纪,中国"左翼"思潮不绝如缕。它既是世界革命浪潮冲荡之产物,亦是知识阶级为解救劳苦大众的乌托邦情怀所致。在20年代的上海,由于北伐革命的推动,左翼思想迅速扩展,与租界的印刷资本、文化机制渗透交合,产生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张力与融合。从思想、政治及印刷、影视传播的角度举田汉、卢梦殊、刘呐鸥、周瘦鹃等人为例,略述他们的左翼倾向,可见中外文艺的脉络跨越地缘政治、党派社团与图文想象而交相错综,藉此重构富于活力与多元的"情感结构"的历史风景,并着重探讨具世界主义的"先锋"形式革新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商业机制之间的拉锯角逐,或有助于消解文学史、电影史中"正典"的迷思及新/旧、雅/俗的惯用观念的局限。
陈建华
关键词:左翼北伐世界主义
从影迷到银幕情缘:但杜宇、殷明珠与早期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被引量:4
2015年
1922年公映的《海誓》是中国最早的爱情片。影片中的殷明珠是第一位中国女明星,她与该片导演但杜宇结成银幕夫妻,这些一直为电影史家津津乐道。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脉络里考察这两人的恋爱与结合,特别是夫妻俩合作的电影生产、殷明珠成为银幕人体美的象征,突出体现了性别与身体的文化政治,涉及妇女解放、好莱坞影响、表演美学和大众消费等议题。
陈建华
关键词:女明星
但杜宇与殷明珠——图说一对早期影迷星迷的情缘
2014年
由但杜宇导演的《海誓》是中国第一部"爱情片",片中的殷明珠是中国第一位"女明星"。她与但杜宇结成夫妻在影坛传为佳话。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的,不仅是他们发展中国电影事业的共同愿望,好莱坞女明星"白珠娘"也是他们共同兴趣的纽带。各自的教育背景与生活环境牵涉到《百美图》、大世界游戏场、侦探片、滑稽片等,都与中国电影的"前史"有关。而新近见世的有关殷明珠的资料则反映了当时女子从影的艰辛历程。殷明珠的银幕形象成为"人体美"的象征,蕴含着性别与身体的文化政治,涉及妇女解放、好莱坞影响和大众消费等议题。
陈建华
关键词:女明星身体政治
周瘦鹃与民初文学文化转型简论——文言白话的辩证关系与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被引量:2
2015年
周瘦鹃在民国初期的文学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跨越翻译、创作、电影、报刊、政治等方面,其中贯穿的对于文言白话"新旧兼备"的语言立场及其文化政治,为"旧派"作家所共享,成为建构民国市民大众新文化的基本动力,而在近三十年来全球都市发展中重现其活力。周瘦鹃有其思想谱系,即渊源于二十世纪初"国粹""复古"思潮,至民初由于南社内部分化而走向大众传媒,秉承共和宪政理念,批评时政、鼓吹家庭伦理;其小说以抒情传统融汇现代价值,为都市大众展开感情教育。本文提出以语言的辩证关系来重新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和开展,对于雅与俗、新与旧等流行观念进行了历史化复杂化的描述,涉及如何使文学史书写更合乎历史真实的方法论问题。
陈建华
关键词:周瘦鹃鸳鸯蝴蝶派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以文学杂志“通信”与“谈话会”栏目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1921年《小说月报》和1932年《申报·自由谈》的编辑更换在现代文学史上一向被视为“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象征性事件。在这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语言转向”是要素,而报纸杂志的印刷文化在民族“想象共同体”与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之间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探讨。 本文比较分析1920年代《小说月报》、《申报·自由谈》、《半月》、《星期》、《小说世界》的“通信”和“谈话会”等栏目,指出“新文学”的“白话”取得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地位,其“读者”作为一种隐形机制,对文坛具有规训的功能。 在1920年代初的文学争论之后,“旧派”处于下风,对于“新文学”作了复杂的回应,呈现抵御、商榷、规避或沉默的种种形态。其“谈话会”形式可视作某种资产阶级“公共空间”的开展,既体现运用“理性”的批评,也出现自我防卫而衰微的迹象。
陈建华
关键词:通信白话文言
民国初期上海消闲杂志与名花美人的文化政治被引量:3
2015年
名花美人与抒情传统源起于《离骚》的"香草美人"的审美政治,自17世纪以来经历了文学文化世俗化的过程。才子佳人小说、百美图等为市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成为表现民族"情感结构"的艺术形式。研究20世纪20年代《社会之花》《红玫瑰》和《紫罗兰》这三种消闲杂志,发现它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产阶级核心家庭、自我完善、新旧兼备的文化议程,与上海租界的特定历史条件相联系,几乎成为一个资本自由流通和交换的乐观时代的象征。在20年代末社会政治条件恶化的情形中,这一传统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是与市民社会的公共空间一起萎谢的。
陈建华
“诗的小说”与抒情传统的回归——周瘦鹃在《紫罗兰》中的小说创作被引量:1
2011年
民国初年,周瘦鹃以"哀情小说"蜚声文坛,此后二十年间创作了数百篇小说,从男女之情到家庭与社会百态,对于都市现代性不无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他大力从事翻译相平行,思想与形式方面多方包容吸收,融会了欧美浪漫主义、维多利亚宗教意识及好莱坞"情节剧"的艺术表现,万花筒般体现了上海"五方杂处"的镜像舞台,创造了作者特有的通俗风格。在语言方面,文言与白话并重,承传了中国抒情传统。文章以1920年代后期周氏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的言情小说为中心,系统梳理了其抒情语言在现代境遇中经历的历史变迁。
陈建华
关键词:周瘦鹃抒情传统
民国初年的共和主体、私密文学与文化转型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把《玉梨魂》放在从"革命"到"共和"的转型的语境中考察,更关注这部小说的主体建构与"私密领域"倾向,以及其与美学、文化政治的关系。1910年代中期杂志潮中,由南社为主干的一些文人确立了小说的"纯文学"地位。他们空前拓展了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的文学"私密领域",通过"情教"的自我进化使抒情传统负载具普世爱与美的语码,借以重建一种现代国民主体与家庭伦理。这一转型意味着"情感结构"的自我修复及其建设,其"私密领域"包括与暴力绝缘、治愈创伤记忆、调整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陈建华
关键词:抒情香艳家庭伦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