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护理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被引量:3
- 2009年
- 韩斗玲李秀丽何宗池
-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 护士工作倦怠与归因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目的:了解九江市四家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及归因方式、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九江市四家综合性医院37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于2008年7月中旬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问卷包括:自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 李秀丽
- 关键词:工作倦怠归因方式社会支持
- 文献传递
-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惑与心理压力剖析
- 2013年
- 大学扩招以来,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猛增势头和就业率每年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竣。虽然国家和社会采取许多措施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大学生就业仍日益困难的矛盾短时间内很难缓解。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创业是解决就业的必然途径,是国家、全社会当前关心、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 李文妮李秀丽
- 关键词:心理压力就业大学生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人参防治创伤性应激障碍药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获得人参防治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药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方法利用TCMSP研究平台获取人参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检索GeneCard和OMIM数据库获取与PTSD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信息,将两者进行匹配获得人参防治PTSD的药用成分和靶点基因。应用R和Perl两种计算机语言绘制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并对靶点基因进行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论(GO)和信号转导通路(KEGG)富集分析。结果根据中药药理学通行研究方法设定药效成分筛选参数,获得11种人参高价值药用成分。11种药用成分与PTSD疾病相关的16个靶基因具有药靶作用关系。经过PPI、GO和KEGG分析发现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神经递质、突触可塑性、离子通道等生理功能上。结论人参具有防治PTSD的药理作用,可能通过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及受体活性途径发挥作用。
- 王中立干丽君刘秀秀李秀丽易本谊
- 关键词:人参创伤性应激障碍药物靶点
- 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在护理专升本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为探讨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在护理专升本《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继续教育学院2004级护理专升本班作为实验组,2005级专升本班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病例引导式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并对学生的满意程度、考试成绩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习成绩及能力培养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病例引导式教学法符合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可提高临床课的教学效果。
- 汪小燕王绍锋吴丹叶永如李秀丽
- 关键词: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专升本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并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状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0.5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的同时并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分别于入出院时SDS、肝功能、HBV DNA检测,对病情恢复时间进行评估。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83%,SDS总分均值54.98±10.50,与国内常模比较,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经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指数显著降低(P<0.01),病情恢复时间(肝功能、HBV DNA复常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合并忧郁症状,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可改善抑郁症状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
- 王绍锋汪娩南汤雄李秀丽朱莹莹孙小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抑郁健康教育心理社会干预
- 医院血压计及其袖带清洁消毒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06年
- 叶永如周会祥杨江波邹敏汪娩南李秀丽
- 关键词:血压计袖带医院使用清洁消毒细菌传播免疫功能低下防御屏障
- 《健康评估》教学方法改革与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随着国内外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护理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护理特色性教育越来越强[1].<健康评估>作为新兴的护理学科,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势在必行.笔者在我校2003级护理大专班中就<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尤其加强和突出了实践教学,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汪小燕王绍锋李秀丽
-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理教育
- 当前中国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关注的主要问题被引量:2
- 2006年
-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社会交往中的谦让(modestly declination)、合作(co—operation)、共享(sharing)、帮助(helping)甚至为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等行为,既包括自愿帮助他人,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altruism),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西方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课题: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及特征是什么?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亲社会行为在人格中的地位及作用。此外,还有对亲社会行为动机以及培养干预措施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集体主义文化的背景下,逐渐兴起并成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笔者主要介绍当前中国学者在亲社会行为研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
- 李秀丽
-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道德水平
- Banach代数中Mn(A)广义逆的稠密性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将C*-代数中的相关结论推广到Banach代数中.在本文中均假设A是有单位元的Banach代数.本文主要证明了以下结果:(1)若M(A)中的广义可逆元全体在M(A)中稠密,则A中的广义可逆元全体在A中...
- 李秀丽
- 关键词:广义逆稠密性BANACH代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