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康复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5篇急性
  • 4篇偏瘫
  • 3篇早期康复
  • 3篇肢体
  • 3篇急性脑卒中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硬化症
  • 2篇肢体功能
  • 2篇日常生活活动
  • 2篇神经电
  • 2篇髓型
  • 2篇疼痛
  • 2篇脑出血
  • 2篇康复技术
  • 2篇肌萎缩
  • 2篇肌萎缩侧索硬...

机构

  • 15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江西医学院

作者

  • 16篇徐丽君
  • 6篇周玉珍
  • 6篇左惠玲
  • 6篇宋清
  • 5篇王春芝
  • 4篇卢洁
  • 3篇丁卫江
  • 3篇刘肇清
  • 2篇丁勇民
  • 2篇曾红梅
  • 2篇张明
  • 1篇胡海珍
  • 1篇邓丽影

传媒

  • 3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 1篇第四届全国康...

年份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卒中患者关节疼痛与早期康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发病后7d之内,无严重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无关节病变,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关节疼痛及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3.36±1.61,对照组为37.3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46,P<0.001)。治疗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对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宋清刘肇清徐丽君曾红梅左惠玲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关节疼痛早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
医疗体操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以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为理论基础的医疗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94例 ,分成早期体操组、后期体操组、对照组。分别于发病一个月内、一个月后按医疗体操编排的动作进行训练 ,采用Fugl Meger评价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上肢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结果 :1.体操组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 ,早期体操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0 .0 0 1)。 2 .早期体操组关节疼痛发生程度较对照组减轻 (P <0 .0 1)。 3、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0 1) ,对关节活动度已受限的患者有明显的扩大作用 (P<0 .0 0 1)。结论 :医疗体操能有效地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 ,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对关节疼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徐丽君邓丽影宋清左惠玲
关键词:医疗体操偏瘫脑卒中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肢体功能及关节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关节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规的康...
宋清刘肇清徐丽君曾红梅左惠玲
关键词:偏瘫日常生活活动
文献传递
脑出血急性期24h动态脑电监测与临床被引量:1
1996年
报告54例经CT证实为脑出血急性期的24h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98%,异常率与病灶的部位、体积大小及临床预后有关。痫波检出率与血肿的部位有关,与血肿大小及病情轻重无关。早期癫痫发作除与血肿部位有关外,尚与痫波检出的量、波幅、持续的时间、睡眠周期中是否持续存在有关。
徐丽君卢洁王春芝周玉珍
关键词:脑出血动态脑电图
50例脑卒中患者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测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1990年
本文对50例脑卒中患者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进行测定,表明急性脑卒中有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结构受损和功能紊乱,血糖及胰岛素同时升高,血糖升高随病情好转有自然下降趋势,动态观察血糖变化及正确使用胰岛素有其临床意义。
徐丽君卢洁
关键词:血糖变化脑卒中急性期垂体激素高血糖症空腹采血卒中类型
脑出血血肿与肢体运动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部位及血肿大小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7例脑出血患者对肢体功能、ADL能力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混合型及影响顶叶的脑叶出血患者上肢、手的功能较下肢差。(2)内外侧型及除顶叶外的脑叶出血,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3)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可直接从BrunnstromⅠ期进入Ⅳ~Ⅵ期。结论脑出血血肿部位,有助于判断患者运动功能及ADL的预后,肢体功能恢复过程并不完全遵循Brunnstrom6阶段。
徐丽君宋清左惠玲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运动功能预后康复
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
1999年
目的探讨现代康复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现代康复技术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表与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下肢功能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提高,上肢二次损伤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现代康复技术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地防治二次损伤,尤其对下肢功能改善明显。
徐丽君宋清左惠玲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下肢神经通路
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 6 4例 ,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康复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康复前后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康复前Barthel指数评估 ,结果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经常规治疗护理与早期康复后两组患者用Barthel指数评估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但两组改善程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秩和检验 ,脑出血P <0 .0 5 ,脑梗塞P <0 .0 1。结论 :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效果。
刘肇清宋清徐丽君左惠玲胡海珍
关键词:早期康复偏瘫日常生活能力急性脑卒中
112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动脉系统微栓子 (MES)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 112例 MES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微栓子检出率为 33.93% ,且全部见于有明显脑卒中症状者 ;脑梗死 MES检出率为35 .87%且以原发性大面积梗死为主 ;MES阳性与病程有明显相关 ,病程 <72 h易检出微栓子 ,阳性率为 4 7.72 % ;颅内血管狭窄是微栓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颈动脉异常与正常组微栓子出现率无明显差异 ,但发现本组病例中微栓子出现以左侧为主 ,与颈动脉病变部位一致率为 5 5 .5 5 % ;确定微栓子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外颈动脉 2例 ,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内颈动脉系 5例 ,来源于同时伴有颅内外血管病变 12例 ,表明颅内外动脉同时伴有病变时微栓子检出率增高 ;MES的阳性率与血液成分无相关性 ,但在血液成分异常组中血粘度增高以及血小板聚集降低 MES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脑动脉系统中监测到微栓子说明患者有活动的栓子来源 ,易发生或复发脑梗死 ,TCD能正确的监测、判断脑循环中微栓子 ,确定其发生率、性质。
周玉珍徐丽君王春芝丁勇民
关键词:微栓子脑动脉阳性率血小板聚集
神经电图与肌电图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差异(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症状往往局限于某部位,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此时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的多部位检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可作为区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客观指标。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电生理改变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2/2004-11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例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患者。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30例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神经电图测定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波幅。主要观察指标: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肌、胸锁乳突肌与棘旁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肌电图检测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尤其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的异常率高达93.3%(28/3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仅占3.3%(1/30)(P<0.00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波幅增高异常与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两病的鉴别诊断中并不具有特征性。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率明显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5.6%,86.7%,χ2=7.25,P<0.01)。运动
王春芝丁卫江徐丽君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肌电描记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