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高校
  • 2篇知识分子
  • 2篇职业认同感
  • 2篇认同感
  • 2篇同感
  • 2篇文化
  • 2篇理工
  • 2篇理工科
  • 2篇工科
  • 2篇毕业生
  • 1篇大学生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课
  • 1篇哲学原理
  • 1篇哲学原理课
  • 1篇中国知识分子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思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成员

机构

  • 10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10篇刘晓明
  • 3篇王明友
  • 2篇赵炳琴
  • 2篇谭京敏
  • 2篇石雨湘
  • 1篇刘云清
  • 1篇欧阳放
  • 1篇张晶
  • 1篇王琦
  • 1篇姜海姗

传媒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成人高教学刊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教育(高...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应找好切入点
199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的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多年来,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各校曾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效果仍不尽人意,据有关 部门统计,北京市高校哲学课到课率为90%,而听课率 只有50%。 为使高校学生能较为自觉地、顺利地掌握马克思主 义哲学,我认为应改变过去不分文、理、工、农、林、医 学科都要系统讲授的作法,应对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不同 方法。对于文科学生以及党政干部,应力求他们全面系 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则,很难有高水准的理论 思维能力以及对人类社会高屋建瓴的把握,对于多数理 工科学生来说,大学哲学课只起引路作用,他们主要是 通过专业学习及实践理解哲学。因此哲学公共课的内容 要少而精,突出重点。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贯彻理论 联系实际的原则。
刘晓明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哲学课辩证关系
高校毕业生职业配置中的自由竞争与自觉调控
2007年
为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客观矛盾,根据调查获取的资料,研究了在职业配置中以"自由竞争"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提出政府有责任创设公平竞争的前提,即调控人才供需双方之间数量上的相当及结构上的均衡,并探讨了对人才市场进行自觉调控的具体措施,以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启发.
刘晓明张晶
关键词:公平
奉献价值高于索取价值
1996年
奉献价值高于索取价值北京工业大学社科部刘晓明从一定意义上说,索取价值和奉献价值的关系是价值观问题的核心。人们关注价值观问题实质上是关注索取与奉献是否适当。这是社会公平──这一绵延了几千年的引发社会冲突的焦点问题在新时期的特殊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更...
刘晓明
关键词:价值观利益纷争社会成员
“理想”的职位不一定适合自己——“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及厘正被引量:3
2006年
在对北京市高校04届及05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供需意向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概况了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和进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将职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名牌单位、公务员及涉外机构上;探索了引发这些现象的心理原因,并对某些积淀已久的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厘正。
刘晓明赵炳琴姜海姗王琦
关键词:供求失衡
知识分子职业认同感初探——1997年对北京506名知识分子的现状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1997对北京市各行业506位知识分子的调查资料显示,当代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甘于奉献。但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知识分子职业态度中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个人职业价值取向与社会职业价值取向相左,职业认知与职业践履相悖。一部分知识分子敷衍塞责,千方百计搞第二职业或临时“外快”。造成部分知识分子职业认同感淡化的思想根源,是人生价值迷茫,表现为职业角色偏离,并由此导致职业素质低落。其社会根源在于:我国知识分子的收入与贡献不成正比,近年来,脑体倒挂开始缓解,但在从事脑力劳动的各行业之间极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同特点及激励机制。一般来说只有在解决了知识分子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使“成就”需要上升为最重要的需要,从而真正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刘晓明王明友欧阳放石雨湘
关键词:知识分子认同感
《周易》中的征兆智慧与征兆迷信辨识初探
1997年
《周易》中,有许多提示人们根据事物先期征兆把握其变化发展的思维养料,然而《周易》本身又是一本中国古代卜筮之书,其体系、结构充塞着迷信色彩。当代人要从《周易》中学习其精粹,防止滥解《周易》,必须辨识良莠,避免将《周易》中的体悟与臆测、具象与抽象、偶然与必然相混淆。对此,应站在当代科学思维的高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转化的根据和机制。注意在理解和运用《周易》等传统文化时,出现主观随意、牵强附会,陷入神秘主义之中。本文还就现今社会中存在的迷信、愚昧的思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驳。为使人们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剔除其糟粕,作了有益的探索。
刘晓明石雨湘
关键词:周易文化迷信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优势及缺憾被引量:1
1999年
对北京工业大学部分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知识的迁移性、融通性优于严谨性、规范性。学生的学习动力呈现功利化、市场化的趋势。40%的学生表示对文科不感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不适应文科的学习方法。学生对现有文科必修课的评价是课程质量一般(或稍差),程度适宜(或偏淡)、数量略多,不少学生希望将“大学语文”、“实用经济类”、“实用法学类”课设置为必修课。本着改变业已存在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且各自相对封闭自成一体,学生知识结构偏窄的现状,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形成有机结合,本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晓明谭京敏王明友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的职业认同感:对北京市506名知识分子的调查
1998年
刘晓明
关键词:知识分子职业认同感
消除文理隔膜——把握科技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不同特点
1999年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如何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多年来重理轻文。因此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刘晓明谭京敏王明友
关键词:思维方法人文思维发散性思维理工科学生模糊性思维
健全人才配置机制 九项措施亟待实施
2007年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这一现实社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环境,即:1.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未达到饱和度;2.中国人才培养总量并未超标;3.症结在于人才供需结构换衡。那种以消极无力的态度任其恶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为了促进人才供需之间的契合,除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之外,当务之急是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全人才配置机制和机构。具体措施包括:重构高校培养目标,确立知识型和知识兼技能型(两栖型)人才培养的恰当比例;试行东西部地区人才联合培养,尽快培养"双师型"教师等九项措施。
刘晓明刘云清赵炳琴
共1页<1>
聚类工具0